中的小女儿张安安——现在也是她的女儿了。
小女孩乖巧地依偎在她怀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她。
三个孩子的名字在记忆中浮现:大儿子张保国5岁,二儿子张卫国3岁,小女儿张安安3岁。
原本取名张安国,是原主觉得女孩子叫这个名字不好听,才改成了安安。
“娘,抱......”二娃见妹妹被娘亲抱着,也急急地伸出小手。
苏母笑着帮二娃脱下鞋子,把他塞到苏晚另一侧。
正要转身去抱大娃,却见小家伙已经利落地自己脱鞋爬了上来。
“大娃真能干!”苏母欣慰地摸了摸大娃的头,看了眼窗外渐暗的天色,“饿不饿?姥姥去给你们拿吃的。”
“饿!”二娃立刻扬起小脸。
“饿......”安安也小声附和。
“好好好,姥姥这就去。”苏母乐呵呵地往外走,临走还不忘叮嘱,“小晚,你看着点孩子们,别让他们闹着你。”
大娃熟练地把炕桌拉到中间,让弟弟妹妹规规矩矩地坐好,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苏晚裹着被子靠在炕柜上,静静地看着这三个孩子——从今往后,就是她的儿女了。
不一会儿,苏母端着木托盘进来。
晚餐是红糖小米粥、水煮蛋和烤红薯,分量只够三个孩子吃。
“娘,您也一起吃。”苏晚沉下脸,语气不容拒绝,“您这样,让我怎么有脸回去见爹?”
“姥姥,吃粥粥~”大娃已经舀起一勺小米粥,踮着脚往苏母嘴边送。
“哎哟,真是怕了你们了。”苏母看着女儿严肃的神情,恍惚间像是看见了自家那个说一不二的老头子,只得妥协。
转身去灶间端来一碗小米粥和半块烤红薯,至于鸡蛋,她是说什么也不肯碰的。
苏晚见状,知道这是老人家的底线,便不再多言。
饭后,苏母利落地收拾好碗筷,把灶台擦得锃亮。
“锅里还温着粥,热水也烧好了,睡前记得再吃些,然后泡泡脚再睡。”
苏母絮絮叨叨地叮嘱着,粗糙的手把女儿的被子又掖了掖。
“知道了,娘。”苏晚作势要起身相送,实则心里明白:一来年关将近,娘家离不开这个当家主母;二来自己与原主性情迥异,暂时还是保持些距离为好。
等“丧夫后性情大变”的说法传开,再亲近也不迟。
“躺着别动!外头风大,仔细又着凉。”苏母一把按住女儿,“有事就托人捎个信,别总闷着。”
“嗯。”苏晚乖顺地应下。
这副身子确实虚弱得厉害,摸上去只剩一把骨头了。
苏母临走前又挨个摸了摸三个孩子的头,这才裹紧头巾踏入暮色中。
虽然青山一大队和三大队相距不远,但积雪覆盖的山路,少说也得走上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