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我的爱人在七零 > 第6章 日常4

第6章 日常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目送两个哥哥的身影消失在村口,苏晚轻轻合上院门,转身回到厨房。

蒸笼还带着余温,她仔细地刷洗干净,倒扣在竹匾上沥水。

水珠顺着笼屉的缝隙滴落,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收拾停当,她望着剩下的馒头包子,又想起婆家的大伯一家。

自从丈夫走后,大伯娘没少帮衬他们孤儿寡母,送粮送柴,样样不落。

“该去趟大伯家。“苏晚轻声自语。

她取出一个崭新的搪瓷盆,将五个雪白的馒头和五个红糖包子整齐地码放在里面。

阳光透过窗棂,照得馒头表面泛着莹润的光泽,红糖包子则透出诱人的琥珀色。

“大娃,带上弟弟妹妹,咱们去大伯家。”她朝院子里唤道,顺手给搪瓷盆盖上块干净的笼布。

三个小家伙立刻像小鸟似的围了过来。

今日风雪停歇,冬阳暖融融地照在身上,连寒风都变得温柔起来。

苏晚一手端着搪瓷盆,一手牵着安安,大娃和二娃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

村路上静悄悄的,积雪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偶尔有炊烟从路旁的院落升起,却不见人影。不多时,他们就到了村中心的大伯家。

“大娃,拍门。”苏晚示意道。

厚重的木门发出“砰砰”的闷响,远比敲门声传得更远。

木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张建华憨厚的笑脸。

“是大娃啊!”他弯腰摸了摸孩子的头,抬眼看见苏晚端着搪瓷盆站在后面,连忙侧身让道:“大嫂快进屋坐!”

“建华叔。”苏晚温声问候,这是当地的习俗——跟着孩子们的叫法称呼。

“二娃,安安,叫人。”她轻轻推了推身前的龙凤胎。

“叔叔好~”两个奶娃娃异口同声,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却还是规规矩矩地行礼问好。

张建华眼睛一亮,蹲下身平视着两个孩子:“二娃、安安真乖!”

心里不禁感叹:大嫂把孩子教得真好,哪像自家那几个皮猴,整天上房揭瓦的。

“爹!娘!”他转身朝屋里喊,“大嫂和大娃他们来了!”

洪亮的声音惊飞了院里枣树上的麻雀。

棉布门帘一掀,大伯娘笑吟吟地迎了出来,手上还沾着和面的面粉:“小晚来啦!快进屋暖和暖和!”

“大伯娘。”苏晚温声唤道。

“大奶奶好!”三个孩子齐声问候,声音清脆得像屋檐下的风铃。

“哎哟,真乖!”大伯娘挨个摸了摸孩子们的小脸,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大娃又长高了,二娃和安安也越来越水灵了!”

里屋传来旱烟杆敲击桌面的声响,张大伯披着棉袄走出来,烟袋锅子还在冒着青烟:“来了?”

“大伯。”苏晚微微颔首。

“大爷爷好!”孩子们又乖巧地问候。

张大伯难得露出笑意,指了指炕头:“进屋坐。”

“不了大伯,”苏晚将搪瓷盆递给大伯娘,“家里还烧着水,得赶紧回去。今儿蒸了些馒头包子,拿来给您二老尝尝鲜。”

大伯娘掀开笼布一看,顿时惊呼出声:“哎哟,都是精白面做的!还有红糖包子!”她连忙将搪瓷盆往回推,“这可使不得,太金贵了!”

张大伯也放下旱烟杆,沉声道:“侄媳妇,拿回去给孩子们吃。”

苏晚却执意将盆子往前递:“就这一回。这段时日多亏大伯娘帮着照看大娃他们,我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她声音轻柔却坚定,“若是不收,往后我哪还有脸来麻烦二老?”

“这……”大伯娘为难地看向老伴。

“大娃他们乖着呢,”大伯娘搓着围裙解释,“就在院里玩,我也就是顺带瞧两眼……”

“那也是费心了。”苏晚不由分说地将搪瓷盆塞进大伯娘手里,顺势握住她粗糙的手,

“您就收下吧,让我这个做晚辈的尽点心。”

大伯娘迟疑地望向自家老头子,见张大伯微微颔首,这才接过搪瓷盆:“哎,那……那就收下了。”

她转身去里屋,不一会儿端着个青花瓷盆出来,将馒头包子小心地腾进去。

“侄媳妇啊,往后可不兴这么客气。”张大伯“吧嗒”吸了口旱烟,烟雾中那双眼睛却透着温和,“亲戚之间互相帮衬,本就是应当的。”

“诶,我记下了。”苏晚轻声应着,接过自家搪瓷盆。

大伯娘撩开棉门帘送他们到院门口:“得空常来坐坐,陪我说说话。”

“一定。”苏晚笑着应下,转头对孩子们道:“跟大奶奶道别。”

“大奶奶再见~”三个小团子齐声喊道,还像模像样地鞠了一躬。

“哎,好孩子……”大伯娘站在门口,一直目送他们走远。

寒风中,她摩挲着那个装着馒头包子的青花碗,心里又暖又酸——自家那几个皮猴要是有大娃他们一半懂事就好了。

回到家,苏晚仔细锁好大门,又往炕里添了几块木柴。

火苗噼啪作响,暖意渐渐在屋里蔓延开来。

“来,把外衣脱了睡会儿。”她轻声招呼着孩子们,顺手帮安安和二娃解开棉袄扣子。

三个孩子很快钻进被窝,不一会儿就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苏晚挨个检查被角,把露在外面的小胳膊轻轻塞回被子里。

忙活了一上午,她的腰隐隐发酸,便在孩子们身边躺下,心想试试看能不能跟着睡会儿。

暖烘烘的炕头让人昏昏欲睡。

苏晚合上眼睛,听着孩子们绵长的呼吸声,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下来。

窗外的风声渐渐远去,沉重的眼皮终于完全垂下,她沉入了久违的梦乡。

苏晚哼着小曲儿在三楼空间里忙活着,手里那把菜刀在案板上发出有节奏的嗒嗒声。

她特意挑了只肥嫩的老鸭,这会儿正仔细地焯水去腥。

白萝卜削成滚刀块,在清水里泛着晶莹的光泽。

“冬天喝这个最养人了,”她自言自语着把食材下锅,看着汤色渐渐转浓,“老人暖胃,孩子长个,我这身子骨也该好好补补。”

老鸭汤再加上早上做好的牛奶馒头和红糖包子,今晚的晚餐就搞定了。

现在的日子过得简单却充实。

不用为生计奔波,不必与人周旋,每日就是琢磨些养人的吃食,照看孩子们读书玩耍,顺带调理自己这些年亏空的身子。

这样悠闲的时光,倒像是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平淡中自有一番滋味。

原主的记忆里,三天后有个赶集,苏晚打算带孩子一起去见识见识。

而这三天,她的身体也该休养好了。

这三天也足够她把家里打扫一下,然后准备东西过年。

下个月就是过年了,很多东西都要准备起来了。

虽说她空间里啥都有,但是也需要一个仪式感。

今年有三个孩子陪她一起过年,她想要好好准备,她想要好好融入这个家,融入这个时代。

苏晚端着热气腾腾的老鸭汤走进里屋时,三个孩子已经在炕上闹作一团。

大娃正手忙脚乱地给弟弟妹妹系衣带,虽然系得歪歪扭扭的,但好歹都穿上了。

苏晚看着大娃认真的侧脸,心头一暖。

“我们大娃真能干,都会照顾弟弟妹妹了。”她放下汤碗,伸手揉了揉大娃的发顶。

记得育儿书上说过,正向激励最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果然,大娃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小胸脯不自觉地挺得更高。

“娘亲!我也棒!”二娃急吼吼地扑过来,像只急于表现的小狗崽。

苏晚忍俊不禁,故意逗他:“那二娃说说,自己哪里棒呀?”

小家伙顿时语塞,肉嘟嘟的小脸皱成一团,眼看就要哭出来。

“二娃会自己尿尿呢。”大娃连忙解围。

苏晚顺势把二娃搂进怀里:“是呢,我们二娃都会自己嘘嘘了,真了不起。”

怀里的孩子立刻破涕为笑,得意地冲哥哥挤眼睛。

这时,一直安静坐在角落的安安眨巴着大眼睛望过来,小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

苏晚心头一软,蹲下身与她平视:“安安最乖了,不哭不闹,还会帮娘亲看东西呢。”

小姑娘立刻绽放出甜甜的笑容,扑进苏晚怀里蹭了蹭。

有时候她觉得原主运气挺好的,从小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大家都让着她,宠着她。

长大了遇到张建业,爱她娶她,夫妻恩爱,又没有公公婆婆压着,没有婆媳矛盾,然后又生个三个性格不同但都是听话不闹腾的好孩子。

可以说是原主一生顺风顺水,幸福安康,唯一的坎就是丈夫去世了。

也可以说,就是一生太顺利了,遇到周折,她就过不去了,容易想不开。

不过这都不关苏晚的事,现在三个孩子归她了。

不要说她冷情自私,不同情原主的遭遇,这点波折对于上辈子的苏晚来说,不就是开胃菜,她都没有时间同情可怜自己,怎么可能会同情原主。

要她来说,原主就是太矫情。

是,丈夫是去了,是该伤心,但也不该起了死志。

她死了,她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多伤心?

还有三个孩子怎么办,失去爸爸了,唯一的妈妈也跟去了,成为孤儿,他们才几岁,怎么生存?

更不要说在70年代家家户户缺衣少食,自己都填不饱肚子,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养别人的孩子。

假如她没有穿来,原主也没了,三个孩子未来,苏晚是可以预料的。

算了,不想这个了。反正她就是冷漠寡情之人。

苏晚利落地给孩子们整理好衣领袖口,轻轻拍了拍他们的小屁股:“去洗手,准备吃饭了。”

转身时瞥见窗外飘着的雪沫子,不由叹了口气。

若不是外间冷得像冰窖,她也不愿总在卧房里用饭,实在是堂屋太冷了。

堂屋是没有炕洞的,周围冷得不行,有客人来才会在客厅里招待客人。

现在只有他们几个,炕桌也大,就暂时就这样吧。

也许可以把客厅的桌子抬她的屋子里,这样可以吃饭,但是客厅没有待客的桌椅也不行,总不能一来客人就往她屋子里请吧。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找人重新打一张小点的桌子和四条长条椅凳。

“妈妈,我们都洗好啦!”大娃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炕桌上的晚餐,小鼻子不停地嗅着香气。

二娃和安安也像两只小馋猫似的扒在炕沿,中午那香甜松软的馒头包子让他们惦记了一下午,这会儿闻到老鸭汤的醇香,三个小家伙都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

苏晚看着孩子们期待的小模样,眉眼间漾开温柔的笑意。

她一手抱起安安,一手揽过二娃,将他们稳稳地放在暖烘烘的炕上。

大娃已经利落地自己爬了上来,却还保持着长子的稳重,只是那双眼睛总忍不住往汤碗里瞟。

“先喝汤暖暖身子。”苏晚给每个孩子都盛了满满一碗汤,特意多舀了几块鸭肉。

雪白的馒头和泛着红糖光泽的包子摆在桌子中央,她特意控制着分量——晚上吃太饱反倒不消化。

大娃捧着碗,小眉头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他明明记得家里已经很久没吃肉了,这肥嫩的鸭肉是哪儿来的?

难道是姥姥偷偷给的吗?

可昨天姥姥来时,也没见带什么东西啊……

苏晚放下汤勺,神色突然严肃起来。她伸手轻轻抬起大娃的下巴,让孩子直视她的眼睛:“大娃,记住,家里吃什么都不能往外说。”

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娘身子虚得吃肉养着,你们正长个子也需要营养。这些肉是娘偷偷找人换的,要是说出去……”

她故意顿了顿,看着大娃瞬间绷紧的小脸:“那些戴红袖章的叔叔阿姨就会把娘抓走。“

话音未落,大娃已经吓得拼命摇头,小手紧紧攥住她的衣角。

“乖。”苏晚缓和了语气,抚平孩子皱巴巴的衣襟,“咱们关起门来吃自己的,不招摇不显摆,就没人知道。”

她余光瞥见二娃和安安也紧张地缩着脖子,便挨个揉了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