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整整下了七日了。
原本这个季节,多是阵雨,顶多一天半天也就雨停了,可偏偏这场雨一直下个没完。
夕瑶摸了摸身上已经能够拧出水来的衣裳,望着灰蒙蒙的天,暗暗地叹了口气。明明是白天,天色却如此昏暗,可见云层厚重,这雨多半还是停不了。
“唐小姐,前面好似有个庙宇,咱们一路走来,也没看见附近有可以借宿的客栈,今夜怕是只能宿在庙里了。”大雨中,柳四的原本洪亮的声音也显得断断续续。
“无妨,庙里就庙里吧,能有片瓦遮雨已经很好了。”夕瑶生怕自己的声音也被雨声盖掉,艰难地回头对着柳四点了点头。
柳四回了个手势,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交替往前,表示他先去探探路,然后一打马,往前面的庙宇飞奔而去。
夕瑶也没想到,她一个闺阁女子,短短几日,竟然对于疾风军行军的各种手势已经非常熟悉。
事情要从8日前说起。
杭州城里,安济坊之前的弊案虽然已经肃清,可是要改头换面谈何容易。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夫数量的不足。之前的安济坊,其实原本大夫数量也远远不足,但是一来有吃空饷的问题,让账面看起来大夫数量是够的,如今一查,这亏空就凸显出来了。另外,在大夫的资质上,安济坊原有的大夫也是良莠不齐,导致不少庸医占了名额。
唐大人对坊内现有的大夫进行了一轮最最简单的考核,可是合格的大夫仅有三人。这可把人难坏了。三人哪里够用,就是邀请了别的医馆的大夫来轮流坐诊,缺口依旧很大。实在无奈,唐老爷子给原在白露山的师父白长亭写信求助,想问问有没有师门中表现不错,愿意来杭州当大夫的师弟们,请恩师给引荐一下。
这一问,出事儿了。
山中弟子回信,说就在前几日,师父接到了杭州通判大人的来信,信中说十四年前西南边陲疾风军主帅失踪的案子,牵扯到了白露山的独门秘药,请白山主前往协助探案。白长亭老爷子今年已经82了,虽说平日里身体健朗,可是毕竟也是个老人家了。弟子们都劝他不必亲自前往,派信得过的弟子前去就是了。可是老爷子哪里肯听,收到信的当天就收拾行李出发了,而且一个弟子都没带。
这封信,可把唐大人吓得不轻。郭不忘就是个疯子,为了报仇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次处心积虑把恩师诓骗了去,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呢。可安济坊这头呢,万事刚刚开始,千头万绪的。库房要重新进药盘货,大夫们要培训考核,更不用说,眼看着已经夏末,换季正是大家容易患病的时候,之前荒废已久的制药房得用起来,简单的成药都得备上,这样回头百姓们有需要了,不至于手忙脚乱的。
一时间,唐大人陷入两难。一头是年迈的师父,而且大概率还是被自己牵连的。而另一头是杭州城里的百姓。自古忠孝难两全啊。
就在这时,夕瑶提出来,替父亲去西南,寻回师公。
家里人自然是反对的,一个女子,又不会武艺,路途遥远,万一遇到歹人可怎么了得。更不用说,前面搞不好就有郭不忘设下的圈套。可是看了一圈,的确也没有比夕瑶更合适的人选了。母亲身体不佳,自是不方便出远门,而二叔一家,在郭不忘之事过去的第二天,就四辆马车,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回去了。
就这样,夕瑶踏上了去西南的远途。
“唐小姐,我里外都看过了,这庙宇似乎就是当地人用来供奉当地的土地爷的,里外一共三间房,没有厢房,也没有庙祝,估计是连日大雨的缘故,整个庙都是空的。”夕瑶刚下马,就看到已经探寻了一圈的柳四正走出门。
“辛苦你了,这庙里可有简单灶台?有马房吗?”夕瑶一手牵着马缰,一手抹了一把下巴上的水。虽说穿着蓑衣戴着锥帽,可这瓢泼的大雨,仿佛就像是从天上倒水一般,不仅身上湿透了,就连用油布包裹的行李,怕是也干不了多少。
“有,有灶台,我刚刚看过,边上还有一些柴火,够我们今晚烧水烧火用了。这里没有马房,但是有后院。唐小姐您把马给我,我牵去给他们歇一歇吃点草。对了,灶上我已经坐上了水,下面火也烧上了。”柳四说着,就牵着马儿去后院了。
夕瑶进屋,快速逛了一圈这个小庙。的确,除了供奉着土地公的正殿,剩下一间房,摆放着一桌四椅和窗边的一个高几,估计就是供香客们临时歇脚用的。另外就是后面的一间小小的灶房了。
灶上的水已经温热,边上有柳四刚刚刷洗过的木桶。夕瑶心里暖暖的,这趟出门,幸亏有柳四在。她装过了半桶水,拿到房里,又把灶上重新满上冷水继续烧,供一会儿柳四梳洗用。
一番简单梳洗,换了衣裳。虽说包裹里的衣裳也是潮潮的,但总比淌水的舒服不少。灶台这里,柳四也已经快速换好了干净的衣裳。
天色这会儿已经全黑,眼下这庙宇之中,只有灶房里头有火光照明,别的两间屋子,特别是正殿里头,风一吹,门窗发出呼呼的声音,伴随着飘起的香灰,多少有些阴森可怕。
夕瑶和柳四两人,围坐在灶台前,接着灶台里的火苗的热气,简单烘了烘自己身上的潮衣,顺带把随身带着的麦饼烤脆,配着灶上的热水好下肚。
一阵狂风吹来,伴随着庙门吱呀一声,柳四很警觉地坐起了身子,果然,一会儿工夫,夕瑶听到正殿里传来了脚步身。
这大晚上,如此偏僻的庙宇,居然还有人来?夕瑶的内心也紧张了起来。
只见柳四快速把灶台里燃着的木枝往里塞了塞,又小心取过一个锅盖,半罩在灶火口上。全程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来。这一番操作,灶房瞬间暗了下去,只有坐在灶前的夕瑶才能勉强看到炉膛里的火光。
听脚步声,零零散散的,似乎不止一个人。等了一小会儿,正殿里头传来了微弱的烛光,估计是供台剩下的蜡烛被点亮了。
“这雨,都下了多少日子了,怎么还没个完呢?”雨势渐小,正殿里传来的声音也略清晰了些。一个中年男子抱怨的声音传来。
夕瑶心里点点头,可不就是么,这都下了七八日了,全身上下都湿答答的,可太不方便了。
“咱们这个地方啊,每年夏末就会有这样的大雨,年年如此,不过似乎今年略早了一些日子。”另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光靠听的,似乎年纪更大一些,约莫有个五十左右吧。
“这身上带着的衣裳都湿了,老大哥,您在这里坐会儿,我去后面看看,要是有柴火的话,就捡一些来,咱们烘烘衣裳。”
话音刚落,柳四便警觉地往门后靠了靠,一手抓着腰间的匕首,还不忘把夕瑶的身型在灶台后头压低一些。
夕瑶也有些紧张。虽说很大可能对方只是刚好路过,可是荒郊野岭,又是两个人。若是真起了歹意,动起手来,柳四一个打两个,可不就是要吃亏。她蹲下身子,右手抓着绑在小腿上的特制弓弩。这是出门前柳四给她的,说是谢云初留下的,刚好适合女子防身用。
“你莫去折腾了,”年长男子似乎劝住了另一个,“这会儿已经不早了,赶紧换了衣裳,靠着垫子眯一会儿吧。睡不了两个时辰就要赶路了。要是等你找来柴火,生火烘衣,今夜怕就没得睡了。”
“老大哥,这会儿不还早么,距离天亮且有好些时辰呢,怎么,您准备摸黑赶路啊?”
“后生,你是第一次来这儿吧?”老大哥传来了低沉的咳嗽声。
“是啊,第一次来。”
“怪不得,你从前没来过,自是不知晓。咱们走的这条道啊,叫孔雀岭,一直往西南走,约七八日天,就能到边境了。这条道,几乎是通往边关的唯一要道。可偏就是这样一条路上,驿站少的可怜,原本有好几家的,可不知为何,那些驿站,不是突然着火,就是驿丞重病,往往开不了多久就关了。从这里到下一个开着的驿站,可远着呢,若是摸黑赶路,这大下雨天,我估计也就是堪堪能赶到吧。”
“那若是赶不到呢?莫不是要在路上歇息?这么大雨,一路上可有躲雨的地方?”中年男子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焦虑。
“有,这路上,有一个云边客栈。只是......”
“只是如何?”
老大哥没回话,留给年轻些的男子自己去琢磨了。
灶台后头,夕瑶对着柳四做了个口型,“黑店?”
柳四摇摇头,他也是第一次来这里,对当地的情况不甚了解。这要真是个黑店,怕是一场硬战跑不了了。
他看着蹲在灶台前的夕瑶,眼睛里流露出了担忧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