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白桥西 > 第36章 第 36 章

第36章 第 3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方云和新雨的努力争取下,乡政府和县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同意在白石西村创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命名白石学校,也同意了新雨提交的迁建方案。魏成浩联系了县教育局,找到兴曲县实验学校罗校长,前期先支援一些师资力量。罗校长表示,这是一件县村合作办教育的大喜事,也是一种新兴办学模式,不仅同意派驻部分师资进行帮扶,还建议白石学校可以挂牌兴曲县实验学校分校,进一步加强合作意向和交流。

新校址开工仪式上,乡领导、县教育局领导以及罗校长都来祝贺。在领导参加座谈交流中,罗校长建议派实验学校的副校长来担任白石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县教育局领导也当场同意了。

新雨感激地说:“没想到县乡领导和罗校长这么重视我们白石学校的建设,我也是农村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以前太苦了,没有赶上好时代啊!我代表村里的百姓向你们表示感谢,也请你们相信,农村的娃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差,我们一定会用最好的成绩来报答各位领导的信任和关爱!”

县教育局的陈局长笑着说:“胡支书啊,你这感谢的话,怎么听着有些挑战的味道呢!罗校长,你可要注意喽,人家给你下战书了!”

罗校长也笑了,“咱们在座的谁不是农村走出来的,但我们也得承认,城里和乡下的教育确实有差距啊!这不能怪学生。陈局长,既然您发话了,咱们且等等看,我准备把一年级的整套教学班底调过来,白石学校从下个一年级全部采用我们实验学校的教学力量和教学模式,每学期用我们实验学校的试卷统一测试,咱们看看成绩如何?到时我们专门给陈局长汇报。”

陈局长拍着手,大笑着说:“老罗啊,你这是给我挖坑啊!那不论谁考得好,可都是你老罗的功劳啊!”

新雨马上说:“这都得感谢教育局领导的好决策,我们相信,在罗校长的支持下,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如果我们白石学校能够超过县实的平均成绩,我给全体老师多发两个月的工资当作奖金。”

陈局长笑着说:“你这是搞不公平竞赛嘛!重赏之下,那好老师不都争着抢着来嘛!听说你这里的工资已经比县里高一倍了,再这样下去,我这个教育局长都想来当教书匠喽!”

罗校长也开玩笑说:“陈局长要来,那我老罗陪着您一起来!”

大家都哈哈地笑了起来。

白石学校很快就建起来了,盖的是两层的教学楼,四百米的塑胶跑道,连乡中学都没有,还有篮球场,图书馆,体育馆。方云和黄灵捐助了四十台电脑,建了计算机房,由黄灵兼任临时的计算机老师。

在县实学校第一批老师来校的路上,白石西村的村民自觉聚集在道路两旁,夹道欢迎。透过车窗,看着一张张朴实真诚的脸,老师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不仅是为了那两倍的工资而来,更是为了伟大的农村教育事业而来,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内涵和精神。百姓们也同样知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根本道理。

振邦有幸赶上了下一届小学,全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但振邦可以。新宇虽然工作忙,但每天都要督促振邦的功课,还没上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把三年级的课程都学完了。特别是一年级上英语兴趣课时,振邦竟然能和英语老师交流几句,这让英语老师大感意外。

新雨对学校的事情特别上心,几乎每周都抽空去了解情况。在知道学生们的底子普遍比较差后,他征求了一些老师的意愿,让他们课后给这些孩子辅导一下,学校提供免费晚餐还有一定的课时补助,而且晚上会增发一趟去县城的班车。新雨又召开了一次村委会,决定给有需要的老师解决一套房子,作为留宿使用。

村里的一切都在欣欣向荣地发展,不仅走在了乡里的前列,也走在了新时代的前列。村里所有的新房都已经盖好了,村民们搬得也差不多了,还有零星的几户一直不愿意搬,这个棘手的工作就交给了老仁忠,对付这些不听话的“刺儿头”,仁忠有的是办法。

新雨带着村委的同志一起检查村庄的情况。经统计,老村里有20间土坯屋、10间石头屋、8间草棚屋、24间土砖房、11处老式门楼四合院、两处石头碾,还有一处德高留下的古宅四合院。

老刘头问:“新雨,现在大家都搬到新房去了,这块老地村还留着干啥,拆了算了,破破烂烂的多影响咱们村儿的形象。”

新雨笑着说:“刘叔,我不光不拆,我还准备花大价钱让县里的古迹修复队来重新修理加固一下呢,恢复得越老越好!只可惜有几家已经在老宅基地上盖新房了,哎,没有劝住啊!”

“村里有钱也不能这么败坏啊!新雨,刘叔还是要提醒你,俺觉得这钱白花啊,扔水里也不响啊!”

“刘叔,您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这叫历史,这叫文化,老村留着绝对有用!您看看,咱们乡里所有的村是不是都盖新屋了,我为什么要在河边选地重新盖,就是想把这老村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您说,故宫值钱吧,咱这老村以后肯定也值钱!”新宇笑着说。

“一个破村怎么还跟故宫扯上了呢,人家那是皇上住的,咱这是老百姓住的,能一样么!一个是金窝,一个是狗窝!”老刘头嘟囔着说。

“刘叔,现在人人平等哩,您还这么老封建,看来仁忠叔给你们上的课还不够啊,以后得请老师也教教你们。”

一个月后,老村的住户全部搬完了。新雨就把进出老村的路用栅栏给锁了起来,请来修复队在里面施了几个月的工,就一直空置下来。老仁忠手里有一把钥匙,经常带着一群老头老太去德高的古宅里坐坐,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都没人去,也没人愿意去,住上了干净明亮的新房,谁还跑到那阴暗的角落里去。倒是学校的孩子们暑假里会跑进去捉捉蛐蛐和知了,尽情地玩上一把。

村头纸厂的那片地本来要退厂还耕的,但考虑到地势有点高,土质也不适合种庄稼,新雨就建议在那里改建了一个足球场,铺设上假草坪。两边还有富足的地方,就又建了两个篮球场。现在新雨在村里无论做什么决定,几乎没有人再反对了,即使大家看不懂,也基本照做,因为大家觉得,凡是新雨定的,基本就没错。

那时的农村人,包括青年人和孩子们,还不知道踢足球,当然也谈不上喜欢。球场刚建好的时候,都是老人带着孩子在草坪上玩儿。当城里的人听说白石西村有个免费的足球场,都骑着车赶过来踢球,反正离得也不远,有时候一群人踢到半夜才回去。

新雨在球场附近建了个小卖部,刘全的大女儿天生有点残疾,但脑子不笨,很好使,新雨就让她负责管理小卖部。附近也没有超市,凡是来踢球的人都跑到小卖部买东西,周末的时候,光是卖水都能卖十几箱。这样一个月下来,小卖部的盈利相当可观,新雨又模仿城里的超市,搞了几个能烧能煮的串串香锅,生意也是好得出奇。

没想到这个足球场建好以后,竟是非常的火爆,经常有人为了争抢场地打群架,派出所都来了不下十几趟。隔壁白石东村的黄支书嗅到这一商机,赶紧找到新雨商量。

黄支书嘻笑着说:“胡兄弟啊,你看你带的这村多好,带着村民们混得比城里人都好,都甩俺村十几条街了。特别是这个什么球场,怎么那么吸引人,城里人都好玩这个?俺寻思着,他们这么多人想来玩,不如俺村也在附近搞一个!”

黄支书的心思,新雨十分明白,他哪是想建什么球场,只是想着做这些人的生意罢了。但都是邻村的,新雨自然想着能够一起发展也是好事一桩。再说,白石西村已经没什么地可用了,往西是别的乡镇,往东就是白石东村,要想发展就得借地了。

新雨说:“黄支书啊,没问题,但这可不是只出地的事儿,这球场投资也不小啊!还不包括后期的维护费用,你可做好思想准备!”

黄支书皮笑着说:“你也拉俺们村里人一把,你们村里收入快撵上乡里了,就,就支援我们一下!实在不行,俺们以后有收入了再还你们。”

新雨自然也不肯做亏本的买卖,他脑子飞快地旋转着,一会儿就有了主意,“帮你们是可以,但我怕我们村里人有意见呐!不如这样好了,你们出两块地,我们负责建两个球场,建成后我们两村一村一个。”

黄支书很爽快地答应了,在他心里就是让他再多出两块地,他都愿意。农村的地还值钱么!不仅是黄支书,多数人都这么认为。

这次新雨认真了起来,先前建的那个足球场只是随便划拉了一块,长宽都不规整,也只是为了孩子们有个踢着玩的地方。这次,新雨请来了体育局的专业规划人员,按照标准的尺寸建了一个正规的球场,由于占地太多,又建了一个稍小的。而且把四周的灯光都安装好,可以保证夜晚照明没有问题,新雨也借此机会,以改造电路为由,找人联系了县供电局,将白石西村的用电直接接入城里的电缆,这样就永久地解决了村里的停电问题,如此一来两个工厂也是有了充足的供电保证,不会再出现限电拉闸的现象。

球场建好以后,黄支书找到新雨,“胡支书,这地是俺们出的,那个大的球场必须给俺们,小的给你们。”

其实建的时候,新雨就料到有这种结果了,他故意把标准球场建在离白石西村较近的地方。新雨说:“这么着吧,我还准备再建两个小卖部,一个大点的,一个小点的。你如果选大球场,那就给你小点的小卖部,如果选小球场就要大点的小卖部。”

黄支书早就盘算好让自己老婆去球场那里卖东西,一听说新雨还要建两个小卖部,当场就同意要大的,什么球场在他心里已经不重要了。白白捡了一个大便宜,傻瓜才不愿意呢!

新雨把黄支书打发走,心里舒坦了很多,没想到过了几个月,他又来了。这次,黄支书是为学校的事儿而来。

“胡兄弟啊,你看白石学校以前一直是咱们两个村的,现在你移到你们村西头去了,俺们现在村里没有小学,只能去东边的何庙小学去上,但还是咱们白石学校方便啊,你看俺们村要不还是到你们这里来上学。”黄支书敬了新雨一根烟说。

新雨伸手接了过来,把烟放在桌子上,说:“黄支书记啊,现在的白石学校是新组建的学校,跟过去的白石小学没有丁点儿关系,是我们白石西村全资捐建的。现在乡里已经实行了合村办学,你们白石东村是划分到何庙小学的,你们东村、何庙村、梁店村三个村合一个学校,这你是知道的,怎么又打起我们白石学校的主意了呢?”

黄支书媚着笑说:“这俺当然知道,不是因为你们这里教学条件好嘛,俺们村里的人都羡慕,都说白石学校和县实是全县城最好的学校,村民们都委托俺来和您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行个方便,来你们这里上。毕竟咱们祖上都是一个村嘛,都是白石村,哪还分什么东和西呢!俺还真希望和你们并在一起呢,俺这个支书不当都愿意!”

这次新雨对黄支书倒没有什么反感,毕竟他是为了村民而来,为了教育而来,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黄支书,这个口子不能开啊!因为好多其他村,包括乡里的领导都打招呼想让孩子到白石学校来读书,我也很为难啊,毕竟我们现在只有一个班,就算再扩一个班,也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何况县实的老师也不可能全配到我们这儿来。”新雨为难地说。

“那是,自从有了你们白石学校,但凡有点关系的连乡小和乡中都看不上,甚至城里都不去,就为了读你们这里的学校。但是,咱们两村离得这么近,渊源又这么深,你多少总得照顾一点嘛!”

看着黄书记一脸的恳切和真诚,新雨有些感动了。是啊,他是农村出来的,他太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了,他不能让任何一个想努力读书的孩子就这么湮没了。只要他们想读书,他就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和上学条件。

新雨思索了一会儿说:“这样吧,全接收是不可能的,你让家长们把孩子带到学校里来,由老师进行面试,只要孩子读书好,肯用功,是那块料,我们就收,其他一般的也别来了,就算来了也跟不上,对孩子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黄支书不住地点着头,紧握着新雨的手说:“太感谢胡支书了,俺们这是沾了你们多大的光啊!”

黄支书回去的第二天,就有很多村民没让孩子去何庙小学上学,而是带着他们来到白石学校面试。白石学校组成了一个面试小组,对来的十七八个孩子进行了简单测试。其实测试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孩子好不好,有没有潜质,有经验的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还毒辣。经过测试,最终留下了五名学生。这五名学生的家长高兴地泪流不止,就像他们的孩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