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绛泪阁 > 第88章 交接

第88章 交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新官赴任,纪斯言一行人虽是赶路,但也不至于日夜兼程,终于在几日后,来到了龙安城郊外。

纪斯言下令随行队伍在城郊小酒馆附近休整一番再进城,他和纪成则走下马车,走进小酒馆。

酒馆门前放着一个竹子围编成的摇篮,一个快满周岁的孩子嗦着手指头,黑黑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向纪斯言两人。

坐在一旁的母亲忙起身招呼,不着痕迹地朝厨房看一眼,在围裙上习惯性擦干净手,迎两人进去。

许是过了饭点,此时酒馆里面没有客人,还是放着五六张桌子,其中一桌还有未来得及收拾的花生碟子和酱牛肉。

老板娘将二人引到干净的桌子坐下,纪成跟老板娘要了一斤牛肉,一笼包子还有几碟小菜,老板娘一一记下,仔细又擦了几遍桌子,才进厨房将花生黄瓜等凉菜端上来:“客官先垫垫肚子,厨房已经在做菜了。”说完便出去陪孩子。

好一会儿,老板才端着菜从厨房出来,热情招呼两人:“二位贵客,菜来了!因为包子是现包现蒸,还需要再等会儿。”

纪斯言点头,纪成则伸长脖子朝厨房张望:“老板,你亲自下厨啊,这店里原来的厨子和小二在偷懒么?”

老板一眼就认出了纪斯言,但见他如今身着官服,所以言语间并未敢有平常熟稔之态,恭敬道:“回二位的话,近来朝廷减关税,龙安城是各城中转之地,很多外来商人开始在城中做生意,小二和厨子也进城找活计了,毕竟城里环境条件各方面比较好,如今这小馆子就我和娘子两个人在打理。”

纪成朝四周张望,接着问:“老板你有好手艺,怎么不进城开酒馆生意?”

老板摆手一笑:“我们在这里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纪斯言喝了一口茶,看向老板:“老板,最近生意可好?我看酒架都空了。”

老板略显尴尬,在围裙上搓着手:“我们小本生意,算不上好,勉强够养活家里人。不瞒大人,小店的酒都是自家酿的,出产比较慢,今日只能委屈二位大人喝茶了。”

纪斯言开口道:“没事,我们还要赶路,老板帮忙把那一笼包子打包吧。”

老板连声说:“好嘞,好嘞,二位大人请慢用。”

纪斯言又扫了一眼酒架,他若是没记错,老寨主以前常喝的酒,味道与这小酒馆的酒相似,今日原本想确认一下,可不巧没酒了。

纪成一边给纪斯言添菜,一边低声道:“少爷,听说自官府剿匪和减免赋税以来,附近城镇的商人看重龙安城的地理位置,陆续来龙安城做生意。小陈叔前些日子不是还跟您说,想将自家米铺旁边的商铺买下,扩大店铺规模。”

纪斯言轻轻点头,一边嚼着牛肉,一边看向门口,若有所思。

老板将包子打包好送来,手里提着一坛酒:“大人,刚我在厨房找了找,正巧还剩这一坛二十年老酒。献上老酒,恭贺大人新官上任,祝大人平步青云。”

纪斯言目光看向酒坛,酒坛上贴着红纸,简单一个“酒”字。

纪斯言又瞄了厨房门口一眼,对老板道谢。纪成付了银两,接过包子和酒跟在纪斯言身后出门。

门口,孩子躺在竹摇篮里已经睡着,摇篮边还站着一个小男孩,脸上沾着些泥巴,一脸调皮劲,不过四五岁的年纪。

纪斯言出门的时候正听到老板娘的训斥:“你又上山去了?说过多少次不能上山玩,总是不听!”

小男孩嘴硬嘟囔:“我没有上山。”

他娘立马拆穿他的谎言:“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你说说是什么?”

小男孩声音变小,回答道:“......花。”

“山茶花,这山茶花只有后山有,还说你没有上山!”

纪斯言闻言看过去,只见小男孩双手背在身后,手里正抓着一把淡粉色山茶花。

他停住脚步,看着山茶花微微出神,他记得拢山寨后山有一处地方种满山茶花,每次蓝甜从后山回来,就会顺手摘一簇放进自己书房的花瓶中。

“说过多少次了,后山那里有蛇!”老板娘抬起手作势要教训儿子。

纪斯言出言阻止:“老板娘,莫生气,恰好我喜欢山茶花,我把它买下吧。”

老板娘没想到纪斯言突然发声:“这......大人,这花在山上很常见的,怎么能收您钱。”

纪成机灵地摸出几个铜板递给小男孩,话却对着老板娘说道:“难得我家大人喜欢,老板娘就成人之美吧。”

话已至此,老板娘也不好再惩罚小男孩。

小男孩虽然调皮,倒也乖巧,他没有接纪成递过来的铜板,反而对纪斯言道:“这是我挑的最好看的山茶花,是要送给我弟弟的,不能给你。”

说完看向摇篮里睡着流口水的弟弟:“不过,山上还有很多,你要是喜欢,可以自己去选。”

纪斯言一笑,摸摸小男孩的脑袋:“原来是要送给弟弟的,那我以后自己去摘吧。”

小男孩点点头,笑嘻嘻地将花束轻放在摇篮旁边,弟弟醒来就能看到的地方。

纪斯言一行人于午后进城,直奔县衙。城中百姓早已听闻纪大人今日到任,早早的便在街上翘首以盼。纪斯言进城的时候,街道两旁连声欢呼,小孩子们纷纷爬上大人的肩膀,跟着旁人一起尖叫喝彩;姑娘们一个个羞红脸,却又大胆地挤着上前;有扶老携幼前来的,有爱凑热闹的,有做生意的,都停下手中的活计,望向他们的知府大人。

纪斯言看着这一幕幕,思绪万千。

万人空巷,夹道欢呼,荣归故里,原是如此了。

纪斯言一行人来到府衙门前,副县丞、师爷和吴捕头已经率众等在门口,迎接龙安城新“城主”,新任知府纪斯言。

纪斯言跟众人简单招呼,便留下纪成交接衙内事项,自己则随副县丞来到后厅。

“周大人。”纪斯言向厅中之人行了一礼。

周继年闻言回过身,开心道:“我早说过,你必将一举登科,纪老弟若知道定是非常欣慰。”说完抬手做了请,两人一同坐在席上,副县丞将一沓资料放在桌上便退了出去。

纪斯言同样抱拳恭喜道:“恭喜周大人荣升,晚辈初入官场,还有很多不周全之处,万望大人以后多多指点照顾。”

周继年开怀大笑:“贤侄谦虚了,纪贤侄如此聪慧,未来成就必将更胜于我。”

周继年指着副县丞刚放下的一沓资料说道:“这里是这些年龙安城的重要资料,涉及城防、财务、人事等,我让副丞单独整理出来,总要亲自交给你我才安心。我虽非生于龙安城,但龙安城倾注了我很多心血,于我来说,此城已是我第二故乡。现在我将这份重任交到你手上。”

纪斯言目光向下,看到最上面一份资料就是剿匪奏章。周继年顺着纪斯言的目光,笑着从桌案上拿出一张图递给他:“你新官上任,我送你一份礼物,你打开看看。”

纪斯言缓缓打开,认出这是一张地图,却不是龙安城的地图,倒像是......

周继年喝了口茶,见纪斯言的表情似是猜出了十之八九,便不卖关子直接道:“这是龙安城周边的地图。”

纪斯言此刻盯着图上几个打上红色标记的位置,其中一个就是拢山寨。

“还得多亏你给了我们思路,上次你从我这里拿龙安城的地图,我就想到,要剿匪必须得清楚地形。山匪难抓是因为他们熟悉山势,善于在山里藏匿身形。前段时间,我派人将龙安城周边的几个山头地形都勘察一遍,再结合之间抓到的两个山匪所说,不断校正绘制出了这个地形图。”

周继年脸上笑意愈深,纪斯言抿唇,目光看着拢山寨的红色标记,耳中传来周继年的声音:

“这些山匪占山为王,相互之间本就不服气,但又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觉悟,各个击破是不行的,他们会内部联络相助,于是我们从内部攻破。”

“我们的人在山寨之中埋伏已久,忍辱负重就待收网之时,趁两大寨内讧之际,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

“两大寨内讧?”

周继年点头:“龙安城周边三个大山寨,其中拢山寨和莫家寨因为抢地盘之事断了来往。牛头寨寨主被我们使计杀害,我们自己人当上了牛头寨的新寨主,率众臣服朝廷,为戴罪立功,牛头寨带着地形图成了此次剿匪行动的先锋。”

“牛头寨的人也是常跑山的,有官府的加持,很快拢山寨和莫家寨的老巢就被攻破,搜刮的金银珠宝也尽归朝廷,周边的小山寨原本就是乌合之众,见三大寨被一一消灭,自然土崩瓦解,作鸟兽散。自此龙安城周边再无成规模的山匪,终于还龙安城安宁。”

纪斯言认真听着,双眼盯着的红色标记慢慢变得模糊。周继年这招实在是高,用山匪对付山匪,用卧底瓦解山寨内部,此法不伤城中百姓,得胜有功,若败亦荣。

周继年的声音继续传来:“剿匪过程之惨烈你可想而知,亡命之徒负隅顽抗的,就地正法,其他被抓捕回来的都关押在牢房,太后大寿圣上下旨大赦天下,便未执行问斩,后面该如何处置就交给你了。”

周继年将手压在纪斯言肩膀,沉重地说道:“莫家寨的山匪对纪家灭门一案供认不讳,领头的那人据说是他们少寨主,他拒不受捕,已被就地正法,其余参与的人都押入了牢房,纪家一案我交代吴铺头亲自审,后续他会亲自向你汇报。”

纪斯言眨眨眼,再抬眸时眼神清澈,只是眼角微微泛红:“多谢周大人!”

周继年背着双手,长叹一声:“纪家大仇得报,你一举中榜,双喜临门,纪老弟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如今阻碍龙安城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已经被彻底铲除,朝廷减免税收,优惠关税,鼓励商贸,正是利好作为交通枢纽的龙安城,望你好好治理龙安城,使百姓富足、安定!”

纪斯言哽咽,他看向周继年鬓间几缕白发,可以想象当年的周继年如他一样,意气风发,雄心壮志,调任龙安城知府之后,十年如一日为百姓,曾经风采卓绝的少年郎成了受民爱戴的父母官。纪斯言对周继年更生崇敬之心。

“纪某定守志守廉,为民为公。”纪斯言深深一拜。

周继年笑着扶他起身,打趣道:“今晚我在府上备下晚宴,为你接风洗尘,纪大人可要赏脸啊。”

纪斯言应道:“不敢,是卑职荣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