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烬时为凰 > 第7章 第七章:暗流初显

第7章 第七章:暗流初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七章:暗流初显

皇帝在翊坤宫小花园“偶遇”并“勉励”了璟贵妃几句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后宫。

对于这座消息流通速度堪比现代互联网的紫禁城来说,皇帝的任何一点动向,尤其是关于后宫妃嫔的,都会被无限放大和解读。

林静明显感觉到,来自各方的关注更多了。去给皇后请安时,其他妃嫔看她的眼神更加复杂。淑妃的敌意几乎毫不掩饰,话里话外总是带着刺。而德妃依旧温婉和煦,甚至还主动送了些她自己宫里培育的名贵菊花给林静,说是“贺妹妹身子大安,得皇上垂怜”。林静谢过之后,却让秦嬷嬷仔细检查了那些花,确认没有问题才敢摆在殿内。

“娘娘,您是担心德妃娘娘?”翠儿不解地问。

林静摇摇头:“小心驶得万年船。在这宫里,谁是真心,谁是假意,我们都得仔细分辨。”经历了现代社会职场的洗礼,她深知笑里藏刀的可怕,更何况是在这个等级森严、人命如草芥的后宫。

除了后宫这些女人的小动作,林静也开始留意前朝的消息。虽然深宫妇人不得干政,但她知道,后宫从来都是前朝政治的延伸。她现在的身份是太傅李嵩之女,她父亲在前朝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她在后宫的处境。

她旁敲侧击地向秦嬷嬷打听朝堂上的事情。秦嬷嬷起初还很 hesitant (hesitant - English word used), 告诫她后宫嫔妃不宜过问政事。但在林静再三保证只是“想多了解些,免得给父亲惹麻烦”之后,秦嬷嬷才谨慎地透露了一些信息。

原来,当今皇帝齐延祺登基时年仅十七,先帝骤然驾崩,留下遗诏,命首辅大臣王允诚、太傅李嵩、镇国公(淑妃的父亲)三人共同辅政。但三年来,王允诚凭借先帝的信任和自身经营多年的势力,逐渐架空了另外两位辅政大臣,独揽大权。尤其是镇国公,因为手握兵权,早已被王允诚视为心腹大患,处处受到排挤和打压。而她的父亲李嵩,是文官领袖,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虽然不像王允诚那样权势滔天,但也算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王允诚对李嵩表面上还算客气,但暗地里也没少使绊子。

“皇上……难道就甘心受制于王大人吗?”林静忍不住问道。

秦嬷嬷脸色微变,连忙示意她噤声:“娘娘慎言!此等话语,切不可说出口!”她压低声音,“皇上自有圣断。王大人是先帝指定的辅政大臣,劳苦功高,皇上敬重他也是应该的。”

林静没有再追问,但心里已经大致明白了。齐景辰……不,齐延祺,他果然是个傀儡皇帝!难怪他在宴会上会流露出那种疲惫和孤寂的神情。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本该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却要背负着整个王朝的重担,还要时刻提防着身边那个“敬重”的权臣。

他的处境,比她想象的还要艰难。

几天后,一件事情更加印证了林静的猜测。

那天,她照例去给皇后请安。刚走到坤宁宫外,就看到几个大臣模样的人从里面出来,为首的正是那个头发花白、面容威严、眼神锐利的老者——首辅大臣王允诚。他身后跟着几个官员,其中一个尖嘴猴腮、眼神闪烁的中年人,林静听秦嬷嬷提过,是王允诚的心腹,吏部侍郎沈坤(沈大人)。

王允诚等人看到林静的仪仗,只是略微停顿了一下,微微颔首示意,便径直离开了,脸上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傲慢。那态度,仿佛他才是这座皇宫的主人。

林静走进坤宁宫,给皇后请安。皇后今日似乎心情不错,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还赏了在座的妃嫔一些新进贡的料子。

“刚才在外面碰到王大人了?”皇后状似无意地提起,“祖父也是,一大早就进宫来,跟我说些朝堂上的烦心事。本宫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懂那些。”她说着,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淑妃立刻接口道:“皇后娘娘谦虚了。谁不知道王大人国之栋梁,为皇上分忧解难,劳苦功高。也就是您,才能得王大人这般看重,时常来提点呢。”这话既捧了王允诚,也捧了皇后。

皇后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起了别的事情。

林静在一旁默默听着,心里却掀起了波澜。王允诚直接来坤宁宫找皇后“说烦心事”?这本身就极不合规矩。除非……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祖孙那么简单。皇后,恐怕也是王允诚控制皇帝、掌控后宫的一枚重要棋子。

她忽然明白了为什么皇帝要去查她落水的事情,还要避开坤宁宫的耳目。这个皇宫里,到处都是王允诚的势力范围,皇帝身边,恐怕连一个真正能信任的人都难找。

她开始理解齐延祺的疏离和谨慎了。他不是不认她,他是在保护她,也是在保护他自己。

这一刻,林静的心中,除了找到齐景辰、想办法回去之外,又多了一个念头——她想帮他。

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一个深宫贵妃,手无缚鸡之力,对这个时代的政治规则更是一窍不通。但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一个人在困境中挣扎。他们是一起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本就应该站在一起。

她需要了解更多,需要找到机会,需要……变得更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