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仪垂下眼眸,绕过了齐询,走到村长面前:“走吧。”
巫医正恨令仪妨碍了自己敛财,本想杀了这个深信她的学生杀鸡儆猴,万没想到本尊竟会自投罗网。
村长眼睛一亮,吩咐村民放下少女,来抬令仪,却听她道:“我自己走,你们还怕我跑了不成?”
齐询双眼发红,厉声劝止:“你今年可以替她,明年又能如何?别做无谓的牺牲!”
令仪的声音在雨中显得格外飘渺:“你舍不得,就来送送我吧。”说罢,一行人便拥着她向河边行去。
齐询心急如焚,跟在众人身后来到河边。斗大的雨点不停打在人们身上,聚在河边的村民几乎立足不住。
河水暴涨,湍急地奔流着,看得人胆战心惊。眼看天色已晚,大雨还没有停下的趋势,齐询越发震怒,恨不能将天幕撕成碎片。
巫医举手向天,命令村民跪下祝祷,向河水中奉送祭品,无论如何也无法止住瓢泼的大雨。
村长与巫医对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让令仪坐在一叶扁舟上,把她推向河中央。
平日刚强的她孤零零地处于汹涌的波涛中心,看上去那样无助。波浪卷起,她忽然消失在河水中,齐询来不及多想,纵身跳入了急流里。
他屏住呼吸,在水流的冲击下身不由主地向下流冲去。水势太急,他险些睁不开眼睛,只能勉力寻找她的身影。
他被一股巨力冲击得四处奔突,几乎以为要丧生于此地,仍是强撑着不肯放弃。
终于,他摸到了令仪的衣角,大喜之下,半拉半抱着她向河边游。
她已失去知觉,垂着头,双眼紧闭,不知是死是活。齐询又惊又痛,脸上不知是水还是泪,用手狠狠拍打着她的面颊,仿佛如此才能尽释内心的痛楚。
明明已经筋疲力尽,他也不知从哪里挤出了一丝力气,把她推上岸,气喘吁吁地倒在她身边,心里却殊无劫后余生的欣喜。
他勉强支起身子游目四顾,发现附近有山洞可以避雨,便抱着她躲了进去。
“快点醒过来!”齐询嘶声呼唤着令仪,让她伏在自己膝头吐水,又给她渡气。
她迟迟不醒,他越发慌了,喃喃念叨着:“我不怪你了,是我不好,前世他对不起你,今生便由我来偿还。”
似乎是听到他的呼唤,她终于呛出一口水,醒了过来。齐询这才放心,无法抵挡席卷而来的困意,倒头昏睡了过去。
令仪被冻醒时,齐询在她身旁睡得正酣。恍惚之间,她以为眼前只是死后的幻影,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尚在人间。
两人身上雨水淋漓,吸走了残存的温度。她忙紧紧地把他抱在怀中,两人像瑟瑟发抖的小猫一样互相取暖。
夜越来越深,他们也越来越冷。空气中水汽氤氲,他们手中又没有生火的材料,唯一的火源只有彼此。
她困倦已极,又怕入睡就永远无法醒来,只得强打精神等待漫漫长夜流逝。
时间一分一秒如龟速前行,为了打发时间,她回忆起前世两人的种种爱恨情仇。
在她的絮语中,齐询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个身着龙袍的吊死鬼站在一片耀眼的光芒中等着他上前。他虽看不分明对方的面容,初见时的狰狞可怖仍然清晰印在他心上。
“又是你!”他气急攻心,冲上前去,却始终无法靠近,“如果不是你,我们怎么会变成这样?”
吊死鬼沉默半晌,长叹一声:“朕死了才知道,只有她待朕是真心。朕冷落她那么多年,就是盼她向朕低头,可是到死她也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
齐询冷笑一声:“可惜你也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的错误,因为你们互相指责,才会让奸人钻了空子。”
吊死鬼因临死前咬断了舌头,声音如破败的风箱般难听:“朕还要怎么反省?人人都道贵妃是始作俑者,朕为她赎罪,已经费尽心机。如果程氏懂事,就该体谅朕!”
齐询心底一片苍凉,从浣柔挑拨,到柳家平反,再到贵妃死因,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吊死鬼。
对方如遭雷击,倒退几步,跌坐在地上,喃喃自语:“原来是我信错了人…”
齐询看着他,冷冷地道:“她们是你至亲的人,在你最应该相信她们的时候,你选择了轻信别人,这就是你最大的错误。”
也许因吊死鬼已经在人间了无遗憾,他的身子一点点消失,留下一句:“你会替我幸福的,对吗?看得出来,她找到了爱你的正确方式。”
齐询嘴角翘起:“是,令仪待我很好。”
吊死鬼不敢置信地道:“怎么是她?程氏虽然跋扈,待我如施舍乞丐,但是家族可作助力。阮氏性子冷漠,家世更差,你怎么会爱上她?”
齐询撇撇嘴,不耐烦跟他解释。
吊死鬼彻底消失的最后一瞬,向他道出一句:“宫里那么多女人,都是曲意逢迎,其实你也根本一个不爱,都是做戏。尤其丽妃,她会挑拨你们的关系,不要娶她。”
齐询虽然不知道丽妃是谁,但除了令仪,他谁都不会娶,根本用不着考虑这个问题。
耳边传来鸟鸣啁啾,令仪惊喜的呼唤把他从梦境中拉了出来:“快起来,雨小了,换我睡。”
她盈满喜悦的双眸与他迷蒙的睡眼相对,两人俱是一怔,各自让开一步。
齐询缓缓坐起来,看着外面阴沉的天色,悠悠地道:“你是不是知道我放不下,一定会出手救你?”
令仪低头道:“其实我没想那么多,当下的情况我只能做出这个选择。”
齐询又气又悲:“万一我救不了你,我们都死了呢?我不管那个孩子会不会死,也不管你赢不赢得了巫医,我只要我们都活着!”
令仪猛地抬头看向他,眼中氤氲着迷蒙的水雾:“你是怕失去一个盟友,还是因为心疼我这个人?”
齐询转过脸,语气闷闷的:“我不容许任何人为我而死,尤其是你。”
令仪侧头思索,心中滋味难辨,忽地眉头一松,道:“好累,我想睡一觉。”
齐询拉起她:“雨小了,回去睡,在这要着凉了。”
她毫无反应,竟是已经昏睡了过去。
齐询叹了口气,转动脖子,惊觉她昨晚抱着自己入睡,竟然落枕了,嘴角咧着,心里却沁出一丝甜蜜。
齐询把她放在背上,找寻回村的路。令仪“哼”了两声,没有睁开眼,任由他背着自己。
清凉的雨丝打在脸上,她打了个寒战。齐询也发着抖,对她道:“马上到家了。”
地面湿滑难行,齐询慢慢地走,到了村口,有早起的村民看见来人,吓得见鬼一般跑回去报信。
齐询回到家,把令仪放在榻上,换下湿透的衣服,煮了姜汤驱寒。他一眼瞥见得救的女孩跟来,招手让她入内:“给阮姑娘换身干净衣服,把这碗姜汤服侍她喝了。”
他连打几个喷嚏,点火来取暖,见到凑在屋门口探头探脑的村民,冷笑道:“看什么?明天雨若不停,我们认输便是!”
他气冲冲地把门关上,摸着令仪的额头,知道她没有发烧,才放下心来。
当令仪悠悠醒转时,已是次日早晨。她跳下床,看见已经放晴的天空,大喜道:“雨果然停了,老天是站在我这边的!”
她赶忙让福瑞去找村长,福瑞道:“殿下让你多休息两天,不急着对付他们。”
令仪摇头道:“不行,我们要乘胜追击,过两天他们就会忘了的。”
福瑞拗不过她,只得让村长召集村民,到村口的祠堂集合。
令仪一屁股坐在上座,闭上眼睛,气定神闲地道:“我去时河神不在家,河神娘娘问怎么又送别人来,气得了不得。若你们再送别人去离间他们夫妻关系,她就要下一场半个月不停的大雨淹死你们。”
巫医摇头冷笑道:“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说有个什么河神娘娘的,只怕是你的杜撰。”
令仪不动声色地反驳:“我亲眼所见,你要是不信,再去问问?河神娘娘说了,以后送点鸡鸭鱼肉便可,决不可再送人去。”
村长无奈地看了眼巫医:“第二场,阮姑娘胜。第三场,复活神树,明天我们在山上集合比试。”
令仪回到家,幸免于难的女孩父母、“河神娘娘”的父母、“河神之子”齐聚她家,好不热闹。令仪胡诌了一顿,众人才散去。
齐询看着他们信服令仪的样子,心中感怀不已,又为第三场比试而担心。
次日一早,因山间瘴气遍布,观众少了很多。
村长并不气馁,道:“神树枯萎后,周围的树也日渐枯萎。谁能复活神树,就算他赢了。”
巫医把手一摆,道:“那我赢了,昨天晚上,我已经复活了神树。”他揭开树上帷幔,只见从前中空的树干,已经平复如初。
村长啧啧赞叹,得意地看向令仪:“姑娘服气吗?”
令仪正要上前查看究竟,巫医已闪身挡在她面前:“你还想冒犯神树?”
令仪绕过他,走到树旁,含笑道:“我是神女,怎么叫冒犯?分明是聆听神树训诫。”
她摸着神树表面,察觉出手感不对,敲了敲树干,传来“笃笃”的声音,一拳砸下去,树干又露出了原本的孔洞。
巫医大惊失色:“你竟敢伤害神树!”
令仪轻笑道:“巫医以为大家都是傻子,把洞堵上就算这些空洞不存在了吗?”
村长随口附和道:“不知姑娘有何高见?”
令仪昨日查阅齐询带来的文献,此时派上了用场:“树木枯萎,只因被虫蛀空。先用烟熏出虫子,再用硫磺、芫花等塞入虫孔,或熬煮苦楝子汁液喷洒,可治虫害。”
巫医冷笑道:“这些非一日之功,你又想拉长战线了?”
令仪不慌不忙地回答:“有一个法子,可以马上证明我说的是对的。”
齐询烧了莽草,塞入树干,不一会儿,树上便密密麻麻爬出无数蠹虫。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很服气。
村长只得点头道:“若阮姑娘能治好虫害,便算赢了。”
众人尽皆散去,令仪回家后,便与齐询采摘芫花、百部叶等物用来除虫,又以黏土封堵虫孔延缓树木死亡,嫁接新枝促使神树重生。
巫医撺掇信徒抢先一步烧掉草药,只是在令仪支持者的帮助下总是不能如愿。
过了几月有余,山上其他树木终于恢复了健康,只有神树实在难救,在风的吹拂下轰然倒塌。
巫医信徒借机诋毁令仪,她反唇相讥:“比起一棵树未救的巫医,我难道不算赢了?”
村长躲避着令仪的目光,半晌挤出一句:“姑娘二平一胜,也算胜了。”
部分村民欢呼雀跃,巫医及其信徒却不肯服输,发誓要让令仪知难而退。
在此期间,令仪把学堂开办起来,教孩子读书明理,齐询就教他们习武强健体魄。两人的默契与日俱增,一颦一笑间便知对方心意如何。
一个夜里,令仪忽见学堂的方向火光冲天,披衣冲了出去。齐询跟随其后,赶到现场的时候,学堂已被焚烧殆尽。
齐询从地上捡起巫医落下的骨铃,拍了拍令仪的肩膀,安慰她道:“学堂被烧,我们可以去田间地头。只要你在,天地便是学堂,木石皆可为桌椅。”
令仪回视着他,用目光传递着彼此的投契。
第二天,令仪当众揭发了巫医的图谋,此后便把田间当作教学之所。巫医大为受挫,慢慢没了生意,只得咬牙偷偷离开。
农活间隙,村民上山垦荒,齐询回城劝说知州修路运输果树苗到乡下。
知州以需要朝廷拨款为由敷衍齐询,他便指着衙门拨给他的宅子道:“这房子值多少钱,我用它来抵。”
知州皱眉道:“不是不可以,可下官怕皇上知道,责备臣等薄待了殿下。”
齐询笑道:“我不说,你们难道会告诉他?”
知州勉强答允,用宅子和婢仆换了银子给他。齐询还待让其他跟来的官员效法自己,却吃了闭门羹。
这些人来到此地,得到知州厚待,已经乐不思蜀,不再巴望着立功回京,此时只怨齐询多事。
他正一筹莫展,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到了他。
齐询眯起眼睛看着赵健递来的银票,将信将疑:“赵总管这是干什么?”
赵健眼神诚挚:“殿下不必担心,我虽听从皇后号令,却是个识理的人。我不过为百姓略尽心意,请您一定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