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不释云 > 第24章 聚散终有时

第24章 聚散终有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青云会的比赛终于全部结束,前三甲的选手将在明日一早,由黄泽主教带领,进入常青书院的藏书楼,去寻找宝贵的心法、神兵,探寻属于自己的机缘。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他们实力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未来的期许。

第二日一早,常青书院门口早已聚集了众多观礼的修行者和百姓。

江凉、林桓安和丁修渡站在最前方,呈三角站立,神情庄重而期待。晨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站在阶梯之下,他们等待着来人。

黄泽主教一身黑衣,自阶梯上缓缓走下来,目光扫过众人,神情肃穆而威严。

所有人纷纷拱手行礼,齐声说道:

“黄主教安康。”

黄泽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今日,我将带领三位青云会的佼佼者,进入常青书院的藏书楼,寻找属于他们的机缘。希望你们三人,能够珍惜这次机会,不负众望。”

“是,黄主教。”江凉、林桓安和丁修渡齐声应道。

黄泽转身,带着三人踏上阶梯,朝着常青书院的大门走去。书院的大门缓缓打开,露出里面古朴而庄严的建筑。然而阶梯之下的众人却难以一观其中奥秘,书院的门在四人进去之后又缓缓关闭。

至此,青云会的比赛已经全部结束,虽然参赛的少年们也都好奇常青书院中的秘密,也都幻想过自己若进入藏书楼会选择怎样的神兵利器,但是比赛已全部落下帷幕,这一次他们无缘进入藏书楼,也许自己的机缘并不在此处,所以少年们收拾行囊带着好奇继续开始新的旅程。

常青城的街道上,少年们的身影依旧忙碌。少年们正与朋友道别,规划着自己未来的道路,收拾好行囊,总结自己的收获感悟踏上了归途;总之每一个少年都带着自己在青云会上获得的经验与体悟继续自己的修行之路。

阿梢一大早送丁修渡进入常青书院后,便一个人慢慢地走回客栈。沿途,他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背着行囊,彼此道别、拥抱,脸上带着不舍与期待。他们朝着城外走去,踏上了归途,而阿梢则独自回到了客栈。

他本想继续休息,毕竟昨日的比赛和破境让他感到疲惫不堪。然而,客栈里嘈杂的声音让他无法安眠。阿梢推开窗户,清晨的微风拂过他的脸颊,带来一丝凉意。他靠在窗边,目光落在街道上,修行者们三三两两地走过,有的背着行囊,有的牵着马匹,啊梢听到了他们口中的:

“先回家,家里还有人等着呢。”

先回家,回家,家!

阿梢眼睛里充满了疑惑,他想起了那片白茫茫的雪原,想起了雪原中孤独的小木屋,想起了自己的那位红衣先生,想起了陪伴自己长大的龙,他将脖子上一直带着的项链取出来。

黑色的链子上挂着一片银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冰冷的光。那鳞片不大,却异常精致,边缘光滑如镜,表面泛着淡淡的银辉,似乎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龙先生,我会带你回家的。”

东海,传闻中是龙的故乡。

书院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书院内却是无比的静谧。

穿过那扇古朴的大门,喧嚣仿佛被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书院内,静谧而庄严,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悠长。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两旁是高大的古树,枝叶繁茂,投下斑驳的影子。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书院的历史与秘密。

据说常青书院一年四季皆如春日,四季常青不见衰败,所见之处皆是郁郁葱葱的绿色。走过林间小道,绕过澄澈湖泊,看着九转回廊消失在眼前,跟着潺潺的流水声,就来到了常青书院的后山。

闻名大陆的藏书楼便坐落于常青书院的后山,古朴的小楼耸立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背后是悬崖峭壁飞溅的瀑布,山下也是一湾河流,弯弯曲曲不知道绵延向哪里。

黄泽将三人领到藏书楼前:

“明日这个时候你们我在此处接你们,进去吧,造化机缘皆看你们自己了。”

“多谢黄主教。”江凉四年前已经进过藏书楼一次,但那次他并没有得到什么东西,他走了三楼,看了心法看了神兵,可是他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林桓安谢过黄主教之后,随着江凉走进了藏书楼。

丁修渡却在原地迟疑了一会,然后望着黄泽,问道:

“可不可以让阿梢也进去,他是符阵师,藏书楼对他定是有益。”

听到这个名字,黄泽的太阳穴就抽了一下,他无奈挥挥手,慢慢道:

“造化机缘早就注定,你只管进去便行。”

丁修渡这才哦了一声,知道应该改不了规矩,这才进入藏书楼。

藏书楼,顾名思义,便是收集天下藏书的地方。刚一进门,扑面而来的便是浓郁的书香。那香味不带一丝霉气,反而透着淡淡的墨香,

一楼大厅规规矩矩地摆放着好几个大书柜,密密麻麻地装满了书籍。每个书柜上都清晰地标明了图书的种类,从功法秘籍到历史典籍,从符阵图谱到丹药配方,应有尽有。书柜两旁摆放着一些桌椅,显然是供学子们阅读和讨论使用的。桌椅古朴而简洁,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与书卷的气息融为一体。

环形楼梯在房间的两侧蜿蜒而上,延伸到二楼。楼梯的扶手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每一级台阶都显得厚重而坚实,仿佛承载着无数修行者的足迹。藏书的房间从外面看起来并不大,但真正走进来,却发现里面别有洞天。书架高耸入云,书籍密密麻麻,仿佛无穷无尽。

林桓安本是跟着江凉走的,但一眨眼却失去了人影,更别说最后耽误了的丁修渡了,三人在这藏书楼中分散开来,各自寻找自己的机缘。

神兵与心法,是每个修行者都不可或缺的东西,它们是修行路上的重要助力。常青书院的藏书楼历史悠久,其中保管收藏的兵器,基本上都是神兵。这些神兵经过上古流传下来,每一件都充满了历史的印记,甚至拥有自己的灵魂。

林桓安在心法区转了好久却一无所获,他准备去下一个房间时,却感觉空间与时间像是停留了一瞬,然后再回过神来,便已出现在了神兵区,房间内呈列着数十件神兵利器,有的神兵通体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有的神兵则古朴厚重,刀锋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依旧锋利无比。

走到神兵室的深处,林桓安的目光被一扇窗户前的桌子吸引。

桌上静静地躺着一把弯刀,细细长长,刀身优雅而精致,像是女子所用的兵器。刀口处闪烁着一条紫色的纹路,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很是漂亮。

弯刀静静地躺在靠窗的桌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刀身上,仿佛为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它像是在晒太阳,又像是在等待着某个有缘人的到来。

林桓安走近时,弯刀突然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嗡鸣,那声音低沉而悠远,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然而,林桓安并没有伸手去触碰这把刀。他只是静静地站在桌前,目光凝视着刀身,仿佛透过它看到了无数的腥风血雨。刀身上散发出的威压,让他感到一阵压迫,甚至连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

这把刀并不喜欢这个闯入者。然而林桓安却看到了这把刀。

“看来这个孩子并不喜欢你。”一道柔和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林桓安回头去看。

只见一位青衣先生手持一盏灯笼,站在黑暗的阴影里。灯笼的光芒柔和而温暖,照亮了青衣人的面容——眉目慈祥,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仿佛看透了世间的一切。

藏书楼中的青衣先生,会是谁?林桓安心中一震,立刻认出了这位青衣先生的身份。他连忙弯腰鞠躬,双手放于头顶,行了一个大礼,语气恭敬而庄重:

“院长先生。”

院长先生轻轻笑了笑,虚虚一扶林桓安便直起身子,院长先生走出阴影,站在阳光之下,注视着那把漂亮的刀,目光深远像是在看着自己的孩子。

“这个孩子,是当时罕见的少年天才。他心无旁骛,只为修行,然而,天下动荡,战火纷飞,他终究还是为了保护家园,惨死剑下。他的灵魂化为刀灵,一直沉睡在这把刀中。这把刀,名为‘衫灵’,至于那个孩子,时间太久了,我不记得他叫什么名字了。”

林桓安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意,问道:

“那院长先生,这把刀……还会等到它的主人吗?”

院长先生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几分深意:

“每一件神兵,都有自己的使命与缘分。或许,它的下一个主人,已经在路上了。”

院长先生转身朝着藏书楼的深处走去,手中的灯笼光芒渐渐消失在黑暗中。他的声音缓缓传来,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林桓安,世界之大,学无止境。未来的路还很长,修行更是为了修心。”

林桓安怔在了那里,却忽然恍然大悟一般,行了个大礼:

“弟子谨记院长先生的教诲。”

一天后,三人一同走出了藏书楼。不肖片刻,关于三人带出的东西,也传遍了整个常青城。

江凉带出了一套心法,据说那是曾经守卫东海的神将的修炼心法。

丁修渡带出了一套棍法还有一把神兵——六根清净竹。

燕瑾予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说了句:“他不会真想出家吧。”

林桓安空手而出倒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常青城外,各大门派也收拾好了行囊,踏上了归途。

丁修渡正在与阿梢道别,阿梢要跟江凉他们回到倾海,他的身边还站着江凉。

“四年前你带的小姑娘被云知水给带走了,四年后的小孩被我给带走了。别担心,我会照顾好他的。”江凉安慰着丁修渡,换来丁修渡狠狠一瞪。

“好好照顾自己,四年后我会来看你的。” 丁修渡站在阿梢面前,脸上带着难得的温和笑容。他伸手拍了拍阿梢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舍与关切。

阿梢点了点头,心中第一次涌起了一种想哭的冲动。那种酸酸涩涩的感觉,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在胸口。

“这是我北燕丁家的令牌,凡是丁家的产业见这东西如见丁家主宅之人。我家商铺遍布南北,想吃什么、想玩什么拿着牌子去便好,莫要委屈自己。”

阿梢接过令牌,轻轻地摩挲着,然后如获至宝放入了怀中:

“谢谢丁大哥。”

这时,云知水也走了过来。他的神情依旧温和,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许:

“阿梢,这次真的是很感谢你,也愿你修为步步高升,身体健康。”

就在这时,林桓安也走了过来。众人这才发现,他已经换下了天山派绣着金线的制服,穿着一席常青书院学子的素白衣衫。

他的神情依旧沉稳,目光中带着几分淡然与坚定。

“诸位,来日方长,我们日后再见!”

众人纷纷道别,随后转身离去,丁修渡的背影依旧潇洒,他挥了挥手,头也不回地朝着北燕的方向走去;云知水则朝着长风派的方向前行,步伐稳健而从容;阿梢和江凉一起朝着倾海的方向走去;林桓安则留在了常青书院,开始了他的新旅程。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少年人迟早会再相见。

来时我们一道。走时我们各奔东西,少年志向远大、终要闯荡四方,只盼少年心怀希望,骄傲如初。

聚散终有时!

愿与君重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