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托林肆的福,今年是最为丰收的一年秋收,黎县人人都这么想。

收成好,交了赋税留有余粮,就连一向冷冷清清的市场都有了交易的烟火气息。

只不过最近总是有人购买山林附近捕猎的野兔,倒是让百姓们觉得有些奇怪。

从前野兔这样的山货,摆个半天都无人问津,毕竟价格不便宜,兔子的肉又不算多,有这个钱去肉铺子割点豚肉多好。

不过这个小小插曲,很快就被丰收的喜悦冲淡,被百姓遗忘。

秋收过去,天气逐渐转凉,春意正伺候林肆洗漱。

林肆自从来了黎县以后,日常发饰只绑发带,从前的金银首饰放着落灰。

春意没法,只能日日挑选颜色不同的发带,或将两三种同色系的发带搭配。

对此春意表示很无奈,她发现自家县主是个“懒人”。

比如用过一次发带觉得方便,以后便日日用发带,在梁县令处吃了一次林檎,瓜果便用林檎居多,就连茶汤也是,喝过一次味道尚可的,那以后的茶汤就不会变。

唯一变数略多的也就是在吃食和点心上。

林肆闭着眼睛任由春意绑发带,天气慢慢冷了下来,她来到黎县也接近三个多月了。

三个月的时间也不算短,林肆惊讶的发现自己长高了,随后她才缓过神来,长高是正常的,她现在才十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县主,发带绑好了。”春意看着镜子里林肆被梳的工工整整的垂挂髻,上绑两条丝制彩色发带,怎么看怎么满意。

庄园里的孩子开始上课已有两个月,林肆虽还只过去一次,但钱遂每日都将事情报告的很详细。

上个月,林肆去县令府找了一趟梁年和左莜。

对于自己母亲每日的早出晚归,梁年从一开始知道左莜在当西席的震惊,到逐渐接受,到现在的习以为常,甚至有时遇到左莜早上出门,还会提醒一下她授课时多喝些水。

梁年没想到左莜和林肆商讨事情,还能有叫上她到时候。

梁年:太好了,这次不用偷听了。

左莜和梁年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事情需要她们二人同时在场商议。难道还能有什么事情既和庄园里的孩子有关,又和黎县政务相关的?

林肆开口就是王炸,“我观黎县的农业条件差,不光是农具的原因,土壤的原因占了绝大部分。”

梁年对此深有同感,只叹息:“县主所言极是,但土壤好坏是天生,我也用过很多方法,始终不见效。”

“今日前来寻二位,正是为了解决土壤这一事。”林肆正色道。

梁年有点不太敢相信,声音甚至带了丝颤。“县主当真有法子?”

黎县的土质不好,梁年一直都知道,但却始找不到办法改变,若林肆真的能有办法....

梁年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无以回报了。

林肆看了一眼左莜,“我确实有法子,只不过需要实验摸索后,才能传授给百姓。”

左莜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而这些实验,就需要左娘子带着庄园里的学生来做。”

左莜:这里头还有我的事呢?

林肆今日正是要去庄园看看这一个月多月的肥田实验结论如何。

若是能赶在百姓们种植冬小麦前成功就好了。

系统商城给的《肥田法》有好几种,其中还有硝土制氮肥,骨粉制磷肥,海藻肥,这三种方法林肆没有采纳。

黎县现在的生产力太地下了,这两种方法就算制作成功,也不能量产。

而海藻肥则是由于地域原因,黎县并不靠海。

林肆选择的是高效堆肥法和高效绿肥法,这两种办法在大宸都已存在,只需在其中进行改良即可。

说出来也不会显得那么天方夜谭。

牛车缓缓驶向庄园。

庄园和县主府的距离并不算远,穿越过来三个月,林肆还是不太习惯牛车的颠簸,甚至一度想步行。

但是春意坚决反对,堂堂县主,怎么能自己亲自走路呢,南乔则是在马车内昏昏欲睡。

南双和南乔这一个月都是轮着去庄园上课,偶尔在林肆面前表露出不解。

“那块石头明明没多重,他们怎么就是搬不动呢。”

“不就是跑圈吗,至于累成这个样子吗。”

对此林肆表示,“他们都还只是几岁的孩子,你们要求不要太高。”

南乔南双一脸无辜:“可是奴几岁的时候就能搬动大石,扛起农具了呀。”

林肆:........

*

庄园内。

这一个月学到的东西足以颠覆钟地厌的认知,以至于当他们开始搞化肥实验的时候,他已经不想去质疑死士为什么要会种田了。

这一定不是正经死士,钟地厌想。

语文课暂且不说,数学课他觉得和算筹数码相似,但又不同。

但是简化数字确实是个方便的东西,比如现在这块轮到他记录的实验1号化肥。

记录实验数据需要用到纸,因此分组时,特地每一组安排了一个写字写的不错的人来负责记录,毕竟纸是珍贵的东西。

实验化肥一共有四处,二十四个孩子分为四组。

钟地厌分到的组是高效堆肥法。

大宸的堆肥法是将一些落叶,稻杆,杂草等有机物变废为宝的方法,但需要的时间长,接近一年的才会腐熟,并且肥田效率较低。

而林肆从系统商城兑换出来的改良堆肥法,则是加入了动物粪便和尿液,粪便和尿液钟含有尿素和微生物,可加剧分解。

并且使用分层的方法来堆肥,底层铺秸秆或干草,中层放粪便,豆渣,顶层覆盖稻草,保温保湿。

每三天翻动一次。

只要《肥田法》上是对的,那么只需要一个月,高效的堆肥就可腐熟。

至于另一种高效绿肥法就更简单了。

大宸已有专门种植紫云英,苜蓿等植物作为绿肥。

只需要在原有的绿肥基础上,加入豆类植物中带土的根瘤,豆科与根瘤菌可共生固氮,随后翻洒在农田之中。

故而分到高效绿肥法的孩子们的实验场地则是在林肆名下的田地里。

两边的孩子们互相羡慕,堆肥法的羡慕绿肥法的不用整日和粪便打交道。

绿肥法的羡慕堆肥法的不用辛苦在田地里翻土。

梁年对这个肥田实验非常重视,每日左莜下课回家,梁年都要问上试验进度到底如何,恨不得马上就能成功,传播给百姓。

今日验收之日,她是和左莜一起来的,来的比林肆都早。

钱遂早早的等在门口,引着林肆进庄园的大门。

今日每个小组都要派一个人出来总结,几个组的孩子们在昨日讨论了又讨论,很是紧张。

这次是直面主家进行汇报总结,谁都不想关键时刻掉链子。

万一惹的主家不快,被赶走了怎么办。

梁年等林肆等的着急,在庄园的操场上走来走去,时不时张望着门口。

终于等到林肆的牛车到达庄园门口,梁年第一反应,小娘子长高了。

梁年没有废话和寒暄,“下官已等候县主多时。”

钱遂毕恭毕敬道:“梁县令和县主请随奴到这边。”

梁年礼貌道谢,和林肆一起跟在钱遂身后,走向庄园前方的一片小空地处。

梁年一眼就看到空地上堆着用稻草盖着的堆肥,周围蹲着六个小朋友,拿着一张纸,商商量量的不知道在说什么。

钱遂走在前面,“县主和梁县令来了。”

几个孩子慌张站起身,六个人站的整齐一排,十分规矩的对着林肆和梁年行了个楫礼。

“县主安好,梁县令安好。”

梁年有些吃惊,她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孩子,她只知道这些孩子原本是奴隶和乞丐,但是瞧现在这个不卑不亢的行礼,哪里还有半点奴隶的样。

钱遂活到老学到老,教简化数字时,她也在窗外听了课,回去以后自己又默默的学过,如今已经完全认得了。

钱遂对林肆和梁年介绍,“这是高效堆肥1号实验小组。”随后示意孩子们自我介绍。

六个孩子自我介绍完毕,钟地厌拿起记录数据,开始给林肆做报告。

报告内容很精简,全是重点,没有一句废话,钟地厌也没有紧张和说话磕巴的情况,林肆和梁年都听的很认真。

梁年时不时的会问出一些她所关注的问题。

最后结论是,高效堆肥只需要一个月即可腐熟。

梁年震惊到差点站不住。

一个月!要知道传统的堆肥法最快也要八个月才能腐熟。

林肆对钟地厌的报告很满意,顺便补了一句,“此法不光腐熟的速度快,肥力也是原本堆肥法的一倍。”

钟地厌汇报完毕,乖顺的退至一旁,不参与林肆和梁年的讨论。

梁年和林肆走之前,林肆对着钟地厌为首的几个小孩微微额首。

“数据写的不错,汇报的也很不错。”

孩子们连忙道谢,等林肆和两年走远了以后才开始显露出被夸奖后的孩子本性。

“县主方才是夸我们了吗。”

“太好了,我们被县主夸奖了!”

“地厌,县主夸你了唉。”

高效堆肥2号和1号用的是同一个方法,分1号和2号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实验中途失败。

2号实验同样也很成功,只是数据和汇报略逊一筹。

紧接着是高效绿肥。

高效绿肥是在田地里进行的,孩子将田地的一般洒上了高效的绿肥,另一半则并未洒肥,孩子们在两块区域分别种植了一点小麦。

绿肥1号实验田负责汇报的是一个瓜子脸的小女郎,名叫羊以冬。

羊以冬口条清晰,将两块区域的生长出来的小麦区别指给林肆和梁年看。

梁年能明显感觉到两块地小麦的区别,施了高效绿肥的区域,小麦颗颗圆润饱满,是上等品质。

黎县很少能种出来这样的小麦。

绿肥看起来更加高效简单,但是林肆缺知道高效绿肥的缺点,那就是豆科的带土根瘤的数量问题。

听完了所有的化肥试探报告,梁年激动的握住林肆的手。

“马上就要种冬小麦,若是将高效堆肥和高效绿肥传授给百姓,岂不是大丰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