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流放崖州的种田日常 > 第22章 22

第22章 2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只得慌忙地快应道:“阿云这段时日来我这借那织机织锦,这会正在屋里头忙着。”

“这段时日?”

见陈叔又问,他只好无奈再回道:“是啊。”说着,又忙借口有要事,“陈叔,村中事务较忙,我且先行一步了!”

陈叔看着他那慌而逃的背影,一时怔愣在地,不由得往他屋门那块瞅了瞅。

半晌,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忍不住地笑开了。摇了摇头,扇起扇子便往那椅子处一趟。

天气燥热,树上的知了也愈发聒噪。一整日嗡嗡个不停,直至那弯明月降临,才悄然退场。

十日眨眼过去,宋云也终于将四节锦布全部织完。只是到这结线的时候,她却一直无法将锦布尾线收齐整。

她尝试着将那尾线拉长,再进行裁剪,可却依旧不成。她猜想许是当初学习织绣黎锦腰带时,收口较短,是以仅需三两根丝线便可解决。

但她这个宽口锦布不成。

宋云尝试了几遍,仍未成功,她也不打算再纠结。与其自己苦想半天终不得果,不如她请教她人去。

思及此,她将锦布收拾妥当,便忙奔向阿雅家中,顺带了些地瓜过去。

阿雅这会正在屋门外清扫,见宋云挎着一篮子的地瓜,吃力地朝她走来,她不由得赶忙扔了扫帚跑过去迎接。

“阿云,你来便来,怎的每回都爱带些吃的喝的,还把你累的满头大汗!”

阿雅无奈笑着接过。

“这没什么,左不过是地里还有这些,我一人也吃不完,自是要给你带些的。”宋云浅笑,又道:“再者,我这趟来,也是有事要求问你。”

阿雅听着,不禁嗔怪,“这说的什么话。”

两人到了闺房里,宋云便从腰间小包取出那块锦布,抬眸望向身旁人。

“阿雅,今儿我来是想请教你一番,这宽口锦布的收尾,可以怎样织绣才能够齐整呢?”

阿雅将锦布接过,细看一会,发觉她织的前四节布身皆齐齐整整,颇为好看。仅尾部遗下的数根丝线,有碍观赏。

想到之前她教与阿云的,确实并非特别细致。不过教者难以面面俱到,只有学者不断遇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这也是每一个学习织绣黎锦之人必经之路,没有人会一帆风顺。

说着,阿雅便带宋云到杂物房的织机处。

宋云立于织机座板前,和阿雅一块将锦布搭套在织机上,阿雅帮把布头位置固定稳妥后,才与宋云解释。

“阿云,我们在织锦过程中,布身位置相对比较简单。但到了收尾时,要格外注意线头的位置,线头位置如果过松,会导致尾部支撑不住而变形。

再一个,如果不注重棉线张力,若过紧的情况下,棉线易散开;若过松,整个锦布也会变得松弛,你仔细思索下这两点,再尝试下收尾遗线可行?”

宋云得阿雅点拨,按她的说法思索一番,又回想着先前自己怎样织却仍织不齐平的那个节点。

过了半晌,她脑海中好似一道灵光倏地闪过,一瞬间,她只觉堵塞的那一处有所变通了。

她不再犹豫,将锦布拉紧,直至合适力度,便将其稳住,随即一点点把所有遗留的棉线给穿针引线起来。

不多时,锦布尾线终于全部收好。

仅两盏茶的功夫,宋云却觉得过去了一时辰之久,她不禁长舒一口气。

而一旁注目的阿雅早已按捺不住,不由喜笑,“不愧是阿云,仅需点明一二,便是能够完全领悟了,可喜可喜啊!”

宋云也忍不住笑开怀,“说到底还是阿雅教的好。对了,阿雅,你的比赛黎锦织绣到哪了?”

见阿云问这个,阿雅不禁扬起唇角,“我这两日才刚全部织绣好了,眼下还差精绣润色。我想开开心心过了这月十五的祭祖节,再将其完善。”

“阿云,你想好怎么过这个祭祖节没?”阿雅笑说着,不由畅想起那节日的热闹场景,恨不得现下便是在过节,好放开大吃一顿。

宋云对这节日是闻所未闻,不由疑惑看向她。

*

阿雅这会掩唇一笑,只道是自己又高兴地忘形了,赶忙解说。

这祭祖节立在每年的九月十五。在这一日,每家每户皆可烧一桌好菜做供,祭拜先祖后食用。当然,不做也可。

不过在宗祠这边,届时会挨家挨户集钱,后由宗祠采买祭品上供。

届时每家每户皆可全家或派一人去宗祠烧香祈愿,之后宗祠还会给每家发放符纸回家张贴,以求神佛保佑辟邪祟。

宋云想了想,既入了乡,便随俗。

辞别阿雅,回到家中,她便将已织好的锦布放在箱里。打算过了这祭祖节,再把最后刺绣的部分完成。

想着离节不过三两日,她便去清水镇那边采买些过节要用的猪肉菜等。这一次仅她一人走去。

因如今节前杂事多,见阿雅忙着打扫庭院,陈庄哥定也是在料理村中事务,她也不好再去劳烦别人。

靠走路过去,着实是花费了不少时间。又因在镇子上逛逛买买,也要耽搁一阵子,这一趟下来,宋云直至傍晚才归。

她不禁思考起,是时候该买只骡子,届时做成骡车以替脚力了。

到了第二日,宋云也开始将自己的屋子洒扫一遍。

正扫到屋门外,却见一行人朝她走了过来,为首正是陈庄。而在他身后,除了那眼熟的阿朝外,竟还跟了一群小孩童。

宋云瞧着孩子们欢声雀跃的,宛如跟屁虫般黏在陈庄他们俩人身后,一阵嬉笑,她也不禁被他们的欢乐情绪感染。

忙朝他们招呼道:“陈庄哥,你们怎的来了?”

陈庄这会到宋云跟前,一时喘着粗气,却也是忙笑应,“阿云,我们来集祀银了。”

说着,便从阿朝提的两个篮子里,抓出两把满当当的糖果放在宋云手中。宋云瞧着手里突然被塞满的糖果,一时呆愣住眼。

又是牛轧糖又是干果子,这是做什么来?

陈庄见状赶忙解释,“这是集祀银时都会发放的糖果,挨家挨户都有,阿云你且收着罢。”

原来如此。

宋云这下也知道他们身后这群小孩童为何而来了,有这么些好吃的糖果,谁能不眼馋呢?

晓得他们还要继续走下家,她便赶紧进屋取了二文钱出来递给他们。陈庄收了钱,放入袋中,同宋云挥挥手,便与阿朝往另一条路走去。

而在他们身后的小孩童,也跟阵风似的,嘴里含着糖果便一溜烟追了上去。

*

到祭祖节这一日,宋云在屋外的声声鸡鸣中起了身。

简单吃过早食,她便开始做吃食贡品。浅抓两把米放在锅里洗过,加了水便放在灶台上生火开煮。

又取来已过水的一斤半熟猪肉,开始切成一片片。先前她去一个屠夫娘子摊处买肉,那屠夫娘子是个性子泼辣又热情好客的人。

屠夫娘子觉得宋云面生,又生的眉清目秀,便拉着宋云尽情地聊了大半晌。

她先是夸了夸她那摊上的猪肉质顶好,全是放在山岭上养的野猪,吃起来有嚼劲,喷香扑鼻。

随后又同宋云讲起一道绝味做法。

即将煮过半熟的猪肉切片备用,起锅倒入猪油,待油热了便将已切好的葱姜蒜沫倒入。

见其颜色变得金黄,便是火候到了。随即把肉片倒入锅中,然后就着猛火爆炒一顿,直至肉片也炙烤金黄,便是可以加入清水了。

此时待锅里清水全煮沸后,这味美鲜甜的肉汤便是得成。而后再将自己喜欢的各种绿野果菜倒入,一锅肉菜汤便是成了。

宋云见这屠夫娘子喜庆好客,她又是做这一行的,便信了她这说法,尝试做这一回。不过宋云将炙肉留了一半出来,打算单独尝尝这色泽金黄诱人的炙肉。

现下已有一肉一汤,宋云又从角落一旁的筐子里取出点地瓜叶,放点猪油,清炒了一盘。

到这会,炉灶上的米饭也彻底熟透了。从锅盖里头冒出的层层饭汤,宋云见状赶忙跑过去将盖子掀开。

锅里气压变化,饭汤也终于不冒出来了。

宋云砸了火,仅留着热碳,便去拿了六个瓷碗和一盆清水过来。

这会她要做这供饭了。脑海里回忆着阿雅同她说的方式,用手沾水过后便用两个瓷碗来回揉转,不久便转成一个饭团子。

宋云将饭和菜一块端至八仙桌上,便点了三炷香,随即跪在地上,慰告她那在天有灵的双亲。

“爹,娘,女儿如今在这崖州黎村一切安好,勿忧之。”话罢,便是重重地跪拜下去。宋云起身,便也在这鞭炮震天响的村子里,点响她那一串。

将饭菜端回到厨房里头,她也开始用午饭。

那屠夫娘子所教做法的确好吃,宋云这一顿不禁吃开了胃口,还连下肚三碗米饭,不觉过瘾。

这也是宋云到这崖州数月来,自己做的最好一顿饭食了。这两日跟着她的小白猫也有口福了,自从上回从陈庄家回来,便再没得多少鱼肉吃。

宋云将留下的部分猪肉清水煮熟,盛放在碗里。看着在屋门外不远草丛里蹦蹦跳跳的白影,不由亲昵唤道:“小白,回来吃饭啦。”

小白听见熟悉的声音呼唤,扭头远远瞧着宋云手上端着它的饭碗,不待思索便飞奔了回来。

如今小白身子已好全,吃什么都麻麻香。且它又属公猫,体格也肉眼可见的越发壮实了。

宋云欣慰地摸摸它的猫头,便由它吃去,她去准备那些小鸡的吃食。

如今小鸡也越长越大,竹筐显然快装不下它们。看来她也得花个时日,给这些小鸡仔换个窝了。

忙完这些,宋云才终于可以出门。

今早时日头还挺大的,到这会却变得有些多云起来。也不怎么晒了,天边吹过来的风,也变得清凉。

走到宗祠这边,已见有好些村民排了两队。在宗祠的两旁树下,还有好些村民纳凉唠嗑,宋云便选了左边人稍少的这队。

往宗祠里头瞧去,见陈庄正与村中其他青年忙着接待众人。有人递香,有人递符纸,好不热闹。

又往两边队伍瞧了瞧,却见另一个队伍前头,阿雅与她爹娘也在排着队。

阿雅也瞧见宋云了,两人招了招手。只见阿雅同她爹娘说了些什么,随即便兴奋地跑了过来。

“阿云,你可算来了。方才我瞧这前前后后都不见你影,还以为你不来了呢。”阿雅笑说着,又跟宋云身后那人交谈了下,两人换了位置。

宋云浅笑着解释,“我方才忙着给家里那些小家伙备食去了。”

前头突然传来一阵笑闹,两人的目光被吸引过去。

见着此景,两人也不再多说什么,便一心专注前头。只是没想到这会,她们俩话音虽落了,后头的八卦声却渐渐清晰起来。

虽不有意听,可那字眼却一个劲地挤进她们耳朵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