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革命的忠诚,□□俘虏时高官厚禄相劝,都没正眼看过□□,四十岁的大将啊。
那个年代的名将太多了,都很能打的时候就得选资历老的,资历都挺老的了,就得看谁犯错少了,上官惊鸿的父亲还真没犯过错,而且战功赫赫,解放后任南京军事学院副院长。
动荡中也生存得很好。
霍羡青和霍影来各有一子,霍敬亭和霍霁尘,特别热爱文学和电影创作。
小的时候,楚培风在大院里的时候就经常打架,精力是真的旺盛,打遍无敌手,还经常和别的大院的孩子打,每次都打赢了,长得又高高大大的,下手又狠,比他大好几岁的也打不过他,那些人看到他腿肚子都打哆嗦。
从来不主动挑事儿,都是被对方惹到了才会动手。
楚培风还带着霍敬亭和霍霁尘打架。
楚培风爸妈忙着国家大事,没功夫收拾他,让霍羡青和霍影来替他们收拾楚培风。
所以楚培风十三岁的时候就被家里送去当兵了,而且是隐瞒身份进去的,没有任何优待,一方面是为了避风头,一方面是看他精力旺盛,给他找个地方消磨,而且脑子也聪明,智商也高,部队也缺人才。
后来调到了情报部门,就是抓间谍抓特务抓内奸抓卧底抓恐怖分子的。
楚培风没有当兵的打算,但既然做了就好好做,搞情报搞审讯是真的有一手,铁血手腕,没有任何一宗冤假错案。
为祖国效力,为人民服务。
盛图南八岁进了空政文工团学舞,文工团的门面,十三岁的时候靠着徒手抓了三个特务在军区领导那里挂上号了,她也能文能舞也能武,然后就被调去了情报部门。
因为是保密单位,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1977年,恢复了高考。
霍敬亭和霍霁尘本来也得去当兵的,但是后来恢复高考了,他俩想去上大学,就没去。
1978年。
十六岁的楚培风高分考入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念农学院。
十五岁的盛图南高分考入北京大学法学专业。
分别是北京市文科和理科状元。
之后开始展现自己的电影才华了,在电影领域大展身手。
楚培风是中国第一位具有开创性创始人级别的导演,在全世界导演行业里面留下名声,世界级电影大师,世界级的配乐大师。
楚培风也是农业专家,科研上也有极大贡献,改良粮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拨乱反正后。
霍疏影名下的上海思南公馆的那几栋老洋房、租界的那些建筑和北京的那二十几套四合院也还回来了。
四合院不是那种小小的,是那种王府和大臣的院子,又大又宽敞。
甚至还包括了恭王府,当时溥伟把恭王府和花园抵押给了天主教会,霍疏影从天主教会手中花了二十万法币买下了恭王府,她是打算给自己养老的,但后来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霍疏影也没住成。几十年过去了,干脆就捐给国家了。
思南公馆有两栋老洋房是祖产,但剩下的那些都是当年的霍疏影买的。
反正霍疏影都分给了楚培风和盛图南,让他们俩再给小辈们分,这俩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他人都太打眼了。
1980年,十六岁的霍敬亭和霍霁尘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那个年代,能搞影视的基本都是京圈大院子弟,都认识。
但论背景,整个京圈大院子弟没有人能比得过,家庭背景深厚,在饭局上吃饭都是坐在主位的。
那些所谓的京圈大佬就感觉到很可笑吧。
台面上的都是小丑,巨鳄都潜伏在水底下只会露出冰山一角。
但他们有资格褒贬的人只有自己。
也不会拿乔,也不会去为难别人,没必要,就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分什么三六九等啊,他们是谁啊?
所以姜文和冯小刚每次拍电影都先找他们,先问他们有没有投资的意愿,因为他们几个不图钱也不缺钱。
楚培风、盛图南、霍敬亭和霍霁尘的外形特别出众。
上大学的时候,几个人就靠着拍挂历开始赚外快,还做挂历摄影师,盛图南做挂历女郎。
还会去拍广告。
还有写小说的稿费,因为文学造诣都很高,出版的小说都是好几百万册的销量。
霍敬亭和霍霁尘在北电也打架,盛图南那会儿也不明白他们两个人怎么能那么爱打架呢,和导演系的打架,和摄影系的打架,和表演系的打架。
在北电打架也就算了,还来中戏打。
盛图南在中戏念表演系,是1978级的,霍霁尘的未婚妻修拂星也在中戏念表演系,是1980级的。
因为他们会来中戏看,她俩长得好,会被人惦记,不只是本校的,还有校外的人来找,也是那种心思不纯的。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纠缠她,这不就是找揍吗?
当时他们几个隔三差五就去六国饭店吃洋餐换换口味,但那个地方也容易打架。
因为自己写小说,稿费版税很多,所以他们手里可宽松了。
但也不会去干坏事,也不会去秀去张扬。
想买的照相机和摄影机也都能买了,想买的古董文物好东西也能买了,还因此成为了文物专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
嘴巴又挑剔,妥妥的老饕,绝对不会虐待自己的嘴,也能满足自己的胃了。
他们也特别喜欢逛胡同,闲了没事儿就四处溜达,是有任务的。
说实话,霍檀和楚白起,霍暄和盛长卿,以前都是富贵人,见过用过太多太多的好东西了,活得巨讲究了。
但后来打仗了,没那个条件,就习惯了,心态改变了,也不追求那些了,能吃饱喝足穿暖安眠就好,现在有条件了,就开始讲究了,但并没有那么死板,他们还是很与时俱进的。
毕业后,三个学导演的就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开始拍电影了,又做导演又做编剧又做演员。
都是极其有才华和天赋的人,是优秀的演员、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编剧家、监制、制片人、纪录片导演、电影配乐师、诗人、散文家、作家、画家。
盛图南是非常非常优秀的电影演员,演艺成就极高。
是□□后,中国第一位国际女演员,也是迄今为止成就最高、评审履历最丰富的华人女演员。
盛图南是两岸三地第一位获得金马奖、金像奖、金鸡奖大满贯的演员,同时得到了华表奖和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当时才十七岁。
盛图南也是影史上第二位达成欧洲三大电影节大满贯的影后,也拿到过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有的奖项获奖不止一次,一生获奖无数。
放眼全球,主流国际电影奖项能比她多的演员,就只有朴彩瑛一个。
看奖项其实没有什么意义,要拿作品说话,作品厚底历史地位直接压死。
演技极其优秀,毫无表演痕迹,戏路宽的一批,角色跨度无人能及,极其多样化,她几乎演遍了人性的每一个面,酣畅淋漓,登峰造极,都能拿影后,世界顶级演员之一。
挑剧本能力也是很强,也可以说她背后站着华语乃至亚洲最好的一批导演,代表了香港电影华语电影的黄金年代。
尤其是霍疏影、盛长卿、楚白起、楚培风、霍敬亭和霍霁尘,这七位在世界影史上都有举重若轻的地位的电影大师,时代大师,绝对的重量级人物,中国艺术成就和国际声誉最高的电影家,影响了国内外无数电影人。
是游弋于商业和艺术之间的鬼才导演,天赋值都高爆了。
不一定卖座,但一定叫好。
是华语乃至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电影制作人,获得多个主要国际电影奖项。
包括多次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英国电影学院奖终身成就奖……
楚培风和盛图南更是在乐坛有一番建树,是歌手,是音乐制作人,1985年底去了香港发展,包揽了两岸三地音乐颁奖典礼最佳女歌手和男歌手奖项,还去了格莱美颁奖典礼。
是华语乐坛的代表人物。
楚培风、盛图南、霍敬亭、霍霁尘以前还搞过一支摇滚乐队,就是他们四个人,就是自己写歌自己创作,不改编,全部原创,还用了很多民族乐器,然后去演出。
真的是红遍亚洲,甚至对欧美进行反向输出。
什么日韩、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都比不上。
在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他们几个就是牛到这个程度。
又成为了华语摇滚乐的代表人物。
几个人在文坛乐坛影坛都很活跃,认识的人也多,朋友缘好,朋友圈特别牛,人脉很广。
特别有意思,楚培风和盛图南制作同一部作品的话,经常就是他们俩一个人拍另一个人就会演。
盛图南的导演成就很高,楚培风、霍敬亭、霍霁尘的演员成就也都很高。
楚培风和盛图南是亲人,是挚友,是知己,是千里马和伯乐。
楚培风和盛图南是一对恋人,也登记结婚了。
楚培风和盛图南就是情投意合,如胶似漆,时常腻在一起,恩爱非常。
但是不生孩子,就是容不下别的人了。
霍疏影是回过中国的。
1971年,中美关系音乒乓外交而解冻。
她回国探亲。
霍疏影还带了自己的一部分最新的科研成果,对美国保密的科研成果。
她那次回来也是遭到了百般阻挠。
飞机上,她很激动,是近乡情怯。
美国不是她的家。
故土故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好陌生。
家人,也有几十年未曾见过了。
当时,动荡还没有结束。
霍疏影的背景又极其复杂。
亲人们见到霍疏影见到的第一瞬间就落泪了,很少有大人物表露太多儿女情长,但在那一次表露无遗。
科研不是政治,她不喜欢那个环境,不明白,不理解,很恶心,很讨厌,比美国还要烦。
许多中国科学家不在了,包括她在麻省理工教过的学生,包括她的同学。
这些人才说要回来报效祖国,是她和高清安忙前忙后把他们送回国的。
霍疏影能做的只是保护那些科学家,然后在中国培养人才。
霍疏影是站在世界之巅的顶级科学家,还不只是一个领域。
霍疏影和高清安从抗美援朝的时候就被中情局盯上了,后来频繁赴中,更是被美国不断盘问,那又如何。
她们是中国人。
霍疏影评价楚培风和盛图南就是一对天生契合的疯子,没有贬义,客观描述,天生的,注定的。
霍疏影只能说楚培风和盛图南胆子大,后来甚至还饰演了《甜蜜蜜》的男女主角。
霍疏影知道这几个小的想要开自己的电影公司,不想让投资人限制自己的创作自由,知道他们喜欢收藏古董,反正就给了他们一大笔钱,拍电影很花钱的,收藏古董也很花钱,所以就给了他们一千万美金,是给他们两个人的,也是给霍敬亭和霍霁尘的。
霍疏影和高清安不是空着手回来的。
在国外也收藏古董,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也捐了一部分给中国。
霍暄,霍檀,盛长卿,楚白起,在2004年和2006年年先后因身体健康原因主动辞去所有职务。
不贪权,说放就放。
确实是无事一身轻,放下那些牵挂忧思,身体很快就恢复过来了。
没有什么能比治理一个国家一个新生的国家,更要困难对这个人的要求更苛刻了。
得有高智商、高情商、灵活的道德标准、敏锐的政治嗅觉、有外交手腕、对经济学有深刻的认知和独到的见解、有相当的法学知识、能识人会用人,也能深入基层体恤民情。
但是这个“新生儿”遇到了,遇到了好几任。
退休就是退休了,过自己的日子。
在位的的时候不会利用政治权力在幕后为私人牟利,干预社会改革和进展,退休更不会,别人也别想利用他们过去的政治影响为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