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观这场好戏带来的连锁反应很是精彩。
黛玉和宝玉正如许多在暧昧期的少男少女般,只以为对方跟肚子里的蛔虫似的,啥都能看的分明。可有些东西偏偏是当局者迷。你来我往都拿假意去试探,自然得不到心中想要的结果。他们这一场极限拉扯堪称经典。
王喜凤天生站女生这一边,尤其对宝玉动不动摔玉的行为很是反感。明明是上门探病的,结果却将人气的连药都吐出来了,也真是个人才。想来想去,夏日里园子里还是清静些好,她一步三摇地从秋爽斋往潇湘馆而去。
潇湘馆翠竹环绕,夏日论幽凉比别处更胜一筹。林黛玉大约刚吃了药,正由着丫鬟们收拾茶碗。见王喜凤进来,她倒是想起来迎一迎,却明显力不从心。
王喜凤刚想说话,宝玉就到了。
见三妹妹也来探病,宝玉也没觉得诧异。彼此见礼,宝玉便问起黛玉吃了什么喝了什么,竟是面面俱到。
王喜凤早就决定当个不识时务的灯泡,根本没有给他们留点吵架空间的意思。他们都是体面人,断不可能在她这个外人跟前闹起来,阴阳两句也就罢了。
果然,黛玉见宝玉来,便问他好端端地怎么也待在家里,不出去作耍?这便是隐射昨日清虚观之行。宝玉被人当场做媒本就不快,哪里经得起黛玉挖苦,可迫于三妹妹在场,有话也只能憋着。
王喜凤也怕憋狠了再惹出别的乱子来,只得亲自出马打圆场,反正这活儿她熟。
“二个怕是也记挂你病着,咱们可不都巴巴的来给你解闷?”
若是宝玉说这话,黛玉自然有八百句等着,可说话的是明显带着好意前来探病的探春,黛玉便只能领情,还不忘嗔宝玉一眼。宝玉纵有许多无法诉诸于口的委屈,也在这一眼中烟消云散。此话题掩过,气氛便融洽了几分。
园子里没有秘密,若是宝玉自己去看黛玉,大家都不以为意。宝玉哪天不往潇湘馆跑八百回?可向来随大流的三姑娘竟也去了潇湘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立时便占据上风。
不多久,宝钗来了,迎春和惜春也来了。这么呼啦啦的一群人,将黛玉给整不会了。不过就是有点中暑,哪里就那么金贵,个个都跟约好了似的来探她?幸好大家都熟知探病礼仪,不过略坐坐,说了几句话,便还了病人清静。
王喜凤也没料到她不过是出个门,却惹来一群人好奇,怕不是各人闷在房里的确有些枯燥无趣。既然是她惹出来的,也只能邀了众人往秋爽斋而去。
宝玉临出门还朝黛玉唠唠叨叨,安生养病,晚些时候再来看她云云。
秋爽斋虽不及潇湘馆幽静,可听名字便知这也是一处极好院子。大三间开阔,庭院周间花木扶疏,天气虽热,却毫无滞闷之感。翠墨见有客来,早安排人伺候茶水果点。
王喜凤的书架虽比不上黛玉塞得满满当当,却也不那么空荡荡。宝钗见了书架上五花八门的手抄本,笑道:“原本还说宝兄弟最爱杂学旁收,今日一见,探丫头竟也如出一辙,不愧是兄妹俩。”
王喜凤笑嘻嘻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我虽比不得正经读书人,却也愿意开阔眼界。若是男儿身,倒也不怕行万里路。可身在内宅,也只能从书中长些见识。”
话题一转,便说起各地风物。宝钗虽总拿些规矩教条劝诫自己和旁人,可那些闲书也没少看,进京这一趟也算历经多地,脑子自然不可能跟不上趟。而说起这些,宝玉立时就不困了,他虽没有亲身经历,却从狐朋狗友那里听得许多新鲜古怪,此番讲起,妙趣横生。
小小的团建结束,王喜凤觉得自己为了神仙爱情当NPC也是尽力了。
贾府的端午节放在往年也是平平无奇,只是今年多了娘娘赏赐及打醮,看着热闹许多。盛夏之始,无论菖蒲艾叶还是五毒荷包,各人房中都是不缺的。贾府的粽子走小巧路线,不过吃个气氛,馅料倒是很丰富,南北口味一网打尽,可能也是祖籍乃南省之故。
夏日漫长,日头也毒辣,王喜凤除了出院子问安吃饭,其余时候都懒怠动弹。比较活跃的当属宝钗和宝玉。宝钗每日要往家中去看薛姨妈,顺道往怡红院串串门。宝玉除了日日要去潇湘馆打卡,保不齐还有其他应酬要外出。
这几日便时常听得一些闲话,怡红院的丫鬟们拌嘴啦,太太房里的金钏儿被撵出去啦之类的,也不怪下人们老盯着这些八卦,实在是娱乐活动有限,生活过于无聊。
在史家过完端午的史湘云便是踩着这个空档来贾府小住的。府中来客,再不想出门也得去厮见。王喜凤到的时候,贾母那里早就人声鼎沸,远远地便能听见史大姑娘的欢声笑语。估计是史家婶子管束的狠了,迫不及待要在贾府松快松快。
史湘云进府,自然有她爱去的地方。见过长辈嫂子们,第一站她便去了怡红院。余者早各回各家歇着不表。
要说熟悉度,王喜凤与史湘云年纪相仿,交往自然更多些。只是论亲密度,却远不及后来居上的宝钗。薛大姑娘沉静端庄,正是父母双亡的史湘云心中的知心姐姐形象,回回来了便黏糊糊地玩在一起,亲姐妹也不过如此。
这日依然是史湘云在园子里找姐妹们唠嗑的一天。她这样的e人,即便跟探春来往不多,却还是走马观花般地去了秋爽斋,看人事小,赏景事大。
史湘云跟宝玉一般的爱同姐妹们一起热闹,可惜她是史家人,不能长期住在贾家,也无法时时体验这皇家园林的美好。她便这样一路探险般地沿水岸北上,但见楼台水榭回廊花圃,无一处不风光迤逦。
到了蘅芜苑,宝钗却不在屋里,估摸着路上走差了。宝钗去的是怡红院,却也如湘云这般扑了个空。袭人告诉她,宝玉被老爷叫去见客了。
宝玉出去见的正是贾雨村。自打教了黛玉一场,林如海将他荐给贾政,这人便迅速攀上了贾家这棵大树,又顺杆抱上了王子腾的大腿,算是贾府的常客。宝玉最不喜见文人政客,贾雨村这等将读书当通天梯的碌碌之辈,更是他所排斥的。好容易得了一番双重考较和指点,刚脱身到王夫人房中,便听得金钏儿投井的噩耗。
有了这么个不顺心的开头,倒霉事便一件接一件,加上贾环的推波助澜,天时地利人和简直跟计算好似的,注定宝玉要受此一劫。他已察觉到不妙,慌乱之下托了个路过的嬷嬷给贾母带话。偏这嬷嬷是个耳背的,宝玉纵然手握王炸,此时也如那瓮中之鳖,动弹不得。
园子里的姐妹还没得到消息,外头就已经炸了锅。贾府这么大,有眼力见的奴才不要太多,先是王夫人得到消息赶到,苦苦拦住了贾政的板子;随后,贾母也到了。贾政见到老母亲,顿时矮了半截身子,心知这次惩戒又是虎头蛇尾的结局。
宝玉被抬到荣庆堂,闻讯而来的主子下人将荣庆堂挤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便是宝玉身边得脸的袭人都成了边缘人物,无法近宝玉的身。
王喜凤和姐妹们一处,同样没她们走到近前的份儿,只能当个看客。荣庆堂的丫鬟婆子们忙得飞起,却是有条不紊,训练有素。贾政见下手的确重了,立在一边也颇有不忍,贾母却心有余怒地将他打发出去,眼不见为净。
赵姨娘本就不受待见,这回生怕来看热闹再惹一身骚,干脆不在老太太跟前现眼,远远地站了听知情人讲宝玉如何受罚诸多细节,听得可谓津津有味。
最鸡贼的是贾环,根本就没来现场。何况,他来不来也没人关注,届时一句忙课业就搪塞过去了。
夏天养伤最是难熬。不过,怡红院从来不缺热闹。凤姐日日都要来探,加上黛玉和宝钗也是常客,史湘云亦在府中,宝玉不愁没人陪他说话解闷。旁人都如此尽心,三春更不能没有表示。再有府中其他房头的兄弟亲朋,好么,怡红院门庭若市,真看不出里头住了个需要静养的病人。
所幸探病都是讲基本法的,没谁会久坐不走,至少凤姐连同三春,基本上心意尽到就撤了。黛玉离得近,此时走稍后再来毫无压力。袭人倒是更欢迎史大姑娘和宝钗的到来,她们俩时不时能帮忙做些针线,活计又好,省下她多少功夫!
宝玉也就忍了前几日,后面再有人来,一律都拒了,只说要静养。怪只怪他伤的太不是地方,每日只能趴着不说,腰臀还火辣辣的疼。没人的时候伤处还能见见天日,空气流通好的也快些。若有来客,不免要穿戴齐整或拿纱被掩了,很是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