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本宫收的男替身 > 第93章 第 93 章

第93章 第 9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晨曦初绽,金光洒满紫禁城,金銮殿内百官身着朝服肃穆而立,随着龙辇缓缓驶入躬身行礼,高声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余音袅袅,良久殿内方恢复宁静。

陆承韫身为当朝唯一健全的亲王,跪于群臣之首。

他低垂着眼帘静待上方那熟悉的回应,却久久未曾闻及,心中难免泛起疑惑。

为免生事端,他保持着恭敬的姿态,不曾亦不会抬眸。

“陛下……”珠链之后的明远太后轻呼出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提醒。

头戴冕冠的蔫润知全身绷直。

他双眼微闭,睫毛不断轻颤,搭在玉带的手指紧紧收缩又松开,过了好半晌方缓缓开启薄唇,声音难得的清冷至极。

“众卿免礼。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一旁的大太监正欲开口,却未料到被陛下抢先一步,只得垂下眼眸,躬身默默退至一旁。

每日朝会,无论是琐碎杂事还是国家重务皆需全神贯注,不得片刻闲暇。

尤项手持笏板,率先跨出队列,“陛下,太后娘娘,边关战事告捷,我军威武。如今已逾半月,战后事宜亟待筹谋。北狄既已臣服,赔偿之事便需精心筹划,分毫不让。

金银珠宝、锦缎绸缎等物乃是最基本之要求。不过北狄的育马之术颇有独到处。依臣之见,我朝应在边关设立马场,派驻重兵守护,督导其训练,以确保我朝利益不受丝毫侵损。至于具体细节,还需深入研讨,方能定夺。”

“太保言之有理,此事便全权交由你处置。”

历来国家大事均需朝臣共商,即便是最受陛下宠信的臣子,亦不能独断专行。

尤项骤然闻听陛下答复恍惚一瞬,旋即即刻俯身作揖,“臣多谢陛下信任。此事干系重大,还需谨慎。臣定当尽快与内阁诸大人共商对策,以期早日妥善解决。”

此言听着客套,却也未曾拒绝陛下的特权与赏识,朝中其余大臣听罢面面相觑,眉头紧锁。

蔫润知似乎浑然未觉,神情淡漠如水,看不出半丝喜怒,“太保言之有理,此事便全权交由你处置。”

接连获得陛下两次赞许,即便是明远太后亦不便当众拂了陛下意思,其余朝臣只得暂且放下此事。

事落,礼部尚书步出队列,重提旧议,“赔偿之事固然紧要,然后宫空置,龙嗣未立,选妃之事亦不容忽视。臣斗胆建议,应立即广招天下适龄女子,精心筛选出品貌双全、德才兼备者入宫,以解陛下之忧。”

唯恐陛下拒绝,户部尚书紧随其后,毕恭毕敬地道:“陛下,北狄战败,赔偿可使国库更为丰盈,百姓更为安乐,极为关键。选妃之事亦同此理。臣斗胆进言,恳请陛下三思。”

谁人不知当朝天子心中的执拗,但历朝历代,不可能只一位皇后。

果然,此言一出,殿内再度陷入沉寂。

珠帘后的明远太后唇角微抿,遂转移话题,“三月春猎即至。此番外族战败朝贡,便借此机会在猎场设宴招待。待朝会结束后,内阁众臣与亲王前往乾清宫共商后续。”

这些事情自然需得天子点头,蔫润知兴致缺缺,冷淡道:“此事全权交由太后主持。”

话落,几位重臣立即领命。

大事既定,余下的皆是琐碎杂务。

蔫润知全程未发一言,明远太后侧首凝视着那看似慵懒的背影,眼眸微眯。

她是看着润知长大的,今日这般情形……

实属罕见啊……

明堂之下,陆承韫胸口不知为何一阵烦闷,他深吸口气,平稳后安静待到下朝。

回到府中思索再三,终是喊来暗卫,让暗卫小心躲过初语楼眼线,探寻缘由。

跪地的暗卫疑惑抬眸,“躲避初语楼眼线?公子,此事怕是不易。”

陆承韫起身站在窗前,遥遥望着祠堂方向,“尽力便好。”

清风吹起碎发,过了许久,屋内传来一声低叹,“又能如何呢?这不是我历来的心愿吗?”

天色刚晚,宁安宫内,萧沁澜斜卧在软枕上,细细轻抚着怀中的猫,闲话着家常,“许久不见,也不知临月近况如何。瞧你这般茁壮,想必生活得颇为惬意,未曾受过丝毫委屈。”

此猫得自家妹妹悉心照料,身躯硕大,在主人怀中更显憨态可掬。

本采抿唇将其接过转交予宫女,待其离开后,垂首欲言又止。

香炉中青烟袅袅升起,与穿堂而过的清风缠绵交织,令人倍感安宁。

“有话要说?”衣衫上偶落几根猫毛,萧沁澜云淡风轻地挥手拂去。

“主子,属下确有不解之惑。”本采未曾隐瞒,抬首望着她直言所困,“陛下登基实属无奈之举,若无子嗣尚能借此契机达成最终目的。然而昨夜……”

“人心难辨,你还不懂。”萧沁澜打断了她的话,“古往今来,世间女子地位卑微,未及成年便会被指婚于朝中重臣,即便是娇养的公主也从不例外。这等命运尚算优待,就算远嫁他族者亦是寻常,无人敢……”

萧沁澜忽而摇头浅笑,“无人会有非议,那些大臣只会觉得理所当然。”

“属下深知主子已付出诸多心血。初语楼的话本诗集、布锦坊的独特样式、珠宝楼的珠钗流苏,以及望月阁新推出的美味佳肴,这些多为女子所做。主子常言,增益百工之效方能惠及天下女子。

短短四年间,主子已成就非凡,堪称举世无双。若主子能更进一步,未来的明昭王朝必将更加繁荣昌盛,真正实现国泰民安。”

此语慷慨陈词,激情澎湃,萧沁澜却未曾附和,“这仅是微小的一步罢了。

本采,本宫有了如今权势,却不能独断专行。细观太后所受的束缚便可知其中艰难。

位高权重,使男女意念相同绝非一道旨意所能达成。即便勉强做到,改变的也仅是某些人的身份而已,与‘天下’二字尚有鸿沟。”

这番言论乃本采初次听闻,细思之下确有深意。

她忍不住再次追问,“那主子若想要有后,何不……”

“本宫若有一日撒手人寰,你以为初语楼还能安然无恙吗?”

此言突如其来,本采顿时大惊失色,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仰首凝眉望着她,“主子乃金枝玉叶,福泽绵长,怎能轻易言及生死这等大事!”

萧沁澜起身将她扶起,继而步入殿内,倚靠于书案后的椅背上,目光穿越窗棂,投向院中那勃勃生机的繁华景致。

“世人自降生之日起便已失衡,使命更是千差万别。

南门鸢才情平庸,并无过人之处,即便赐予官位,但常年累月的打压与侮辱亦会让她在权衡利弊中迷失。此乃为官者之大忌。她所求不过是与母亲安然度日,嫁入权贵之门,母凭子贵,这无疑是最优之选。

本宫曾屡次询问南门鸢,能否承受怀孕生子这一生死关头的考验,她的回答坚定如初。她虽非聪慧之人,却是个明白人。

既然她甘愿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那么只要本宫尚在,她、她的姨娘以及孩子,必将不再受丝毫委屈。”

“是,属下明白了。但……为何非得是皇子呢?”

“太祖皇帝英明盖世,深受天下百姓敬仰。本宫身为唯一的嫡系血脉,却因身为女子饱受太后压制,甚至不及那些拥有微薄皇族血脉之人。

本采,本宫并非如世俗般重男轻女,只是世道如此。本宫即便费尽唇舌,又能改变几人之心呢?

再者,南门鸢若能一举诞下皇子,且正值青春年华,本宫自会派人悉心照料,她也无需再受诸多苦难。当然,若她真心属意润知,后续本宫定会竭力成全。”

话音落下,本采难得一言不发。

是了,如今的初语楼名震四方,可这背后离不开主子十几年的精心布局与筹谋。

若主子真的因故……受损,初语楼又将由谁来守护呢?

二公子……

唉,二公子如今已是亲王之尊,三妻四妾亦是常理。

人心易变,主子所言极是。

无血缘、无共同经历、无深厚情感的两人,谁又能始终保持那份爱与热忱?

不过是迟早之事罢了。

不亏是主子,果真看得通透!

次日,日已当空,慈宁宫内一派繁忙,宫女们如游鱼般穿梭其间,将一盘盘精心烹制的珍馐美味依次奉上。

碧绿的翡翠豆腐色泽诱人,桂花糕香气四溢,清蒸鲈鱼更是鲜美无比……

每一道佳肴皆令人食指大动,明远太后端坐于首位,嘴角挂着浅淡的笑意,“昨夜闻宫女言,皇帝留宿于宁安宫。哀家略作打听原委,这才得知原是宁安宫的菜色甚得圣心。

皇帝看看,哀家特命御膳房依样烹制,不知慈宁宫之味是否与昨夜相同,入得皇帝之口?”

蔫润知今日神情竟难得地平和,不似往昔那般,一见面便急于自在言谈。

“今日与昨日无甚区别,皆是御膳房手笔,口味自当无二,太后费心了。”

登上皇位却不改口,却仍沿用旧称直呼“太后”,这般光明正大的也唯他一人。

明远太后低头抿茶,“皇帝喜欢便好。”

言罢,语气一转,“贤昭今早请安时神采奕奕,与往日并无二致。”

是否承宠,其实一目了然,断非故作淡然自若便能遮掩的。

且说二人情谊素来深厚,尤其是润知,从未见他有过现今疏离之举。

二人啊,有大事瞒着她。

未及她言明,蔫润知却突然打断,“菜快凉了,太后还是先请用膳吧。”

情缘之事,强求不得,何必因些许隐瞒而失了皇家颜面。

明远太后含笑打圆场,“今日晌午乾清宫的奏折堆积如山,皇帝也着实累了。都是自家人,确实不必拘礼,先用膳要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