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来村?
这是什么地方?
阿久津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不得不放下地图,接住昏倒的梁润。和上次一样,梁润使用共情能力之后便累得几乎晕倒了。
他紧张地看向郭游,“怎么办?”
作为主心骨,郭游十分冷静,他往后座看了一眼,没有停车,“给他盖张被子,休息一下就好了。”
阿久津听从安排,找了张毯子给梁润盖上。身体透支的梁润很快就睡了过去。阿久津发现梁润一张脸稚气未脱,眉间却有了一道纹路。从面相学来说,印堂的疤痕和纹路是不好的,这种纹路一般在生活操劳或者思绪过度的人身上出现。
他最近应该很累。
阿久津双手结印,低声吟诵安神咒法,念诵完毕他用指尖轻点梁润额头。那道纹路明显变淡了,但却是没有消失。
“阿久津,梁润刚才所画的地方叫弄来是吗?”郭游再次确认。
“是。”阿久津抬头道。
郭游在支架上的手机上,输入了“弄来存”三个字。导航立刻规划路线,冰冷机械的女声从音响中响起:“天堂地图为您服务。准备出发,全程一百五十一公里,大约需要两小时十七分,预计下午一点到达,共有五个服务区。”
郭游一转方向盘,向着高速路口开去。
广宁多是山地,上了高速后,车子像驶入了另外一个由大山组成的世界,根本看不到一块平地。危险蜿蜒的盘山公路,让习惯在平原开车的北方人郭游不得慢下速度。
连绵不绝的山峰让阿久津又惊又奇,他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形容如此壮阔的景色。山峰高低不同,分部错落有致,一座接着一座让人看不到尽头,像神仙摆了一道阵法,故意将他们困在其中。阿久津有种错觉,他们被大山吃进了肚子里。他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了好几张照片。
在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梁润缓缓醒了过来。
阿久津还在拍照,没注意梁润的情况。
郭游察觉到后座的情况,高兴道:“醒了?这次这么快。”
第一次“共情”的时候,梁润睡了整整一夜才缓过来,这次不到两个小时就醒了。看来他的“共情”能力,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共情”能力变强了,觉醒心烛还会遥远吗?郭游心中燃起了希望的小火苗。
梁润脸色苍白,他颇为费力地直起身体,望向窗外陌生的景色,“我们这是在哪?”
“你忘了,我们在去弄来村的路上。”阿久津告诉他。
他们已经下了高速,跟从导航的指示,拐进了一条曲折颠簸的乡村小道。窗外艳阳高照,梁润却觉得冷,他裹了裹身上的毯子,“原来是这样。”
阿久津发现了他的动作,问道:“你冷吗?”
“是有点。”梁润回答。
这种冷和冬天里的寒冷不一样,这种冷是从灵魂中散发出来的阴冷。梁润找了件稍厚的外套穿上,又开了窗,让阳光照射进来。
“喝点热水吗?”阿久津庆幸自己带了热水。
他将保温杯的水倒在杯盖上递给了梁润,梁润刚要接过来,车子一个急刹,杯子用力晃了一下,杯里的水全洒出出去。
“怎么了!”阿久津戒备起来。
“车子出了点问题。”郭游试着再次启动车子,但是失败了。
三人只好下车。
下车没半分钟车子居然开始冒烟。
整齐站成一排的三人:“……”
“我去,”郭游忍不住骂起了脏话,“我们的行李还在车上!”
三人手忙脚乱地开始把车上的行李搬下来,好在他们的行李并不多,很快就搬完了。
沉默了一会儿后,阿久津开口道:“这车……还能要吗?”
这条乡村小道甚是荒凉,四周长满了一丛丛的野草,路面没有铺水泥,是一条人走出来的土路。左面是一大片玉米地,右面是不高不低的山。车子就停在靠山的空地上。
郭游十几年车龄,开过无数豪车,也开过拖拉机,但这修车技术是一点没有。在他看来,车坏了就换,没必要修。
两个小辈看着自己,郭游不自在地咳了两声,“咳咳,我估计修不好,都冒烟了。”
“那走路过去吧。”梁润说。
郭游看了手机地图,距离弄来村还有四十公里,这也不算太远。
“小梁,你能走吗?”郭游道,“你把书包给阿久津,我背你。”
阿久津将手搭在梁润的肩膀上,要把书包拿过来,“我帮你背书包。”
“嗳,”梁润阻止了阿久津的动作,他有些哭笑不得。他虽然不怎么舒服,也不至于连路都走不动。况且这地方这地方都是山路,很不好走,“不用,没那么脆弱。”
“你这小子别模作样啊。”郭游不听他的,没和他客气,自作主张去拿他的包。
梁润不想被当做伤员对待,坚持自己走路。
“行,”郭游撕吧不过他,吐槽了一句,“倔小子。”
为了能天黑之前走到弄来,三人匆匆上路。郭游看了眼地图,知道大概的方位后,在前面带路,梁润跟在他后面,阿久津断后。
在深山之中,传来几声鸟“咕咕”的怪叫,叫声在山中回荡。风穿过玉米地,叶子抖动个不停。走过一段平路后,前面就是一条崎岖的山路,要爬过一段陡坡才能走上正路。
在前面带路的郭游扒开草丛,锋利的草叶再次将他的脸颊刮破,脸上的伤口火辣辣的疼。他将那株拦路的带锯齿状叶子的草踩掉,继续前进。
阿久津把脸上的蚊子拍死,揭开一看,手掌一滩血迹,“这山里蚊子真多。”
山路不好走,他们的进度比郭游想象的慢得多。走得最轻松的是梁润,不过这也不奇怪,他是广宁本地人,这种山路走多了,早就习惯了。虽然一直在走,在外面动了一会儿,梁润的脸色比之前好多了。
日落西沉。
他们还没从山沟里绕出来,但都已精疲力尽。几人找了一块平坦的大树底下修成,吃点东西再继续上路。
从岔路走出一个背着一个编织袋的老大爷,袋子是是他进山采的山货。他腰上缠着木质的镰刀架子,一把镰刀插在其中。大爷带着几分警惕看着明显不是本地装扮的几人道:“你们几人干什么的?”
啃着面包的郭游把面包放下,摆出笑脸解释道,“我们是去弄来走亲戚的,车坏在路上了,正打算走路进去。”
“去弄来?”老大爷脸色一变,像是听见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对,”梁润以为他不信,于是操着广宁本地的方言道,“去看我阿公,好久没见他了,正好有时间回来看看他。”
梁润的广宁话没能让老大爷放松,反而让他更加紧张,“你们现在要去弄来?不要命了啊!”
三人一头雾水,这话什么意思,难道现在去弄来会丢命不成?
“弄来那边怎么了?”郭游疑惑道。
老大爷神经质地四周望了望,不肯再往下说了,他摇摇头,劝道:“趁天没黑,赶紧往回走。不要在晚上去弄来。”说完不再理睬他们,接着往前走。
“叔,叔!”郭游哥俩好似的拉住老大爷,指着他们来的方向道,“我们那辆破车就停在哪了,估计您一会儿路过还会看到呢。我们哥几个是真背呀,走个亲戚谁知道遇到这种事情。”
抱怨一通后,郭游十分自然地将一百块钱塞在老大爷手上,“我们也不是本地人,马上天黑了,行路也不方便,你看这……”
山里人生活都不容易,老大爷一大早进山淘的这半袋子山货,卖了都挣不到五十块。老大爷摸上这钱,脸色好了几分。他将钱地收进口袋后,压低了声音对他们道:“弄来最近在闹九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