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一帘风月闲 > 第10章 三年终盼得和离

第10章 三年终盼得和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王千芮蛾眉微蹙,依旧是清冷的声音,仿佛此事与她无关。

可她眸底一闪而过的解脱,像是无尽的深渊里终于看到一缕光。却被作为医师的郑朔,专业的敏锐力洞察到。

她早已想离开这高墙深院的国公府了吧。

郑朔看着王千芮远去的背影,突然有些心疼,如此谪仙佳人,却隐忍至今,应是受了莫大的委屈。

郑朔随即返回书屋,吩咐空青研磨,铺上上好的宣纸,郑重其事写下“放妻书”:

郑朔,字荀,谨立放妻书。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意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不言一语,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峨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和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于久视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谨立除书。

写完放妻书,郑朔在结尾处写上名字,印上手模。据《唐令拾遗·户令》规定:“休妻者,皆夫手书弃之,男及父母伯姨舅并女父母伯姨舅,东邻西邻及见人皆署;若不解书,画指为记”。接下来需王千芮、双方父母、叔伯、姨舅写名盖印,再送去官府公正,便可。

郑朔把放妻书折起,便道:“去梨园”。

“是”,空青慌忙的往前带路,世子已三年未踏入梨园,不曾想,再去已是和离之时。

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承影湖上结了厚厚的冰,行至湖的对面,周围皆是梨树,密密麻麻看不清前方,风儿一吹雪花飞,梨树凝结翠魂华,白茫茫的天地间,自然如镜,漫步其中,薄薄的阳光,斜射在静谧的积雪上,像是走进了画中,岁月静好。

往里走了一刻,方看到院门,牌匾上刻“梨园”,用南派行书手法写就,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

郑朔不曾想到,在这富丽堂皇的国公府里,竟还有如此清新脱俗之地。

院内传来阵阵细语。

“小姐,世子刚刚所说可能当真?”,青黛将信将疑,世子三年前曾说过要把小姐永远囚困在梨园,直至孤独终老。可如今却亲口说出和离,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王千芮坐于镜前,轻轻摇头,她亦不知。镜中人依旧是那般清冷淡然模样,仿佛早已看透世俗,不愿细究。

郑朔上前轻叩门扉,却怕惊扰了院内人。

“小姐,有人敲门”,青黛疑惑的走向院门,梨园自三年前被世子下令封园后,府内下人皆避之不及,平素少有人来。

青黛缓缓开门,看到郑朔时被吓得后退,世子三年未曾踏入梨园,怎今日突然闯入,可是来欺负小姐。想至此,青黛便大胆向前,强装镇定地说道:“世子,何事?”

“我已写好放妻书,还请王姑娘留名印模。”郑朔见青黛这般模样,有些无奈,自己这般可怕?随即把放妻书交予青黛,转身离去。

青黛瞬间眼前一亮,一挥之前担忧,立即上前接过放妻书,便急迫地返回院内。

“小姐,世子……这,您看,放妻书”。青黛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三年了,小姐终于等到了。

王千芮看着眼前的放妻书,眉角微微上扬,回想起这三年点点滴滴,竟恍如隔世般。不曾想,这人醒来后性情大变,字也判若两人,如今这字倒有些许琅琊王氏羲之行书之味。

王千芮轻轻写下自己的名讳,印了手模,小心放好。今日冬至,晚上家宴,届时便寻公爹、公娘签字印模。

院外寒风呼啸,风雪交加,空青冷得直哆嗦,便试探性问道:“世子,我们可要进去?”。

“回去吧”,郑朔清楚院内人不愿与他过多纠缠,便不想打扰。

“是”,空青不明所以,这世子都已到了院前,为何不进去?

郑朔看着漫天飞雪,回望来时的路,已被积雪覆盖,再也寻不到来时足迹。仿佛这世间自己未曾来过一般。

出了梨园,郑朔再次返回书屋,这里藏书万卷,需砥砺耕耘。

屋外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不一会便见一人越过空青闯了进来。

“表兄,你还真在这?”,卢鸿涛不解,今日冬至,宵禁解除,此乃正是寻欢作乐之时,怎可荒废时光在这书屋。

“何事”,郑朔不想多言,流光易逝,须争朝夕。

“没有事就不能找你了?表兄,我从西域寻得一神药,吃了你必定能记起前事”,卢鸿涛从怀里掏出一个紫黑的瓶子,在郑朔面前邀功般恍了恍。

“不用”,郑朔果断拒绝,古代丹药多是用铅砂、水银等天然矿物做原料,炉鼎烧炼制成。这些在现代可是重金属剧毒。

听到郑朔冷漠的拒绝,卢鸿涛顿感失落又生气,自己千辛万苦得来的宝丹,竟被眼前人视为洪水猛兽。遂把紫瓶重重放在郑朔面前书案上,生气的离开了。

屋内再次安静了下来,偶尔传来翻阅书本的声音。

“世子,老爷、夫人请您去正堂”,空青从屋外走了进来,恭敬的说道。

“何事?”

“卢府、崔府大人携家眷过府拜冬”。

《后汉书礼仪》曾言:“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亲朋拜冬”。相当于现代过年走亲戚一般。

空青见世子合上书本,起身欲走,开口问道:“世子,可是要去正堂?”

“去西市”,这东市已看过,便去看看这长安最为繁华的国际性质的商贸集市。

“这……”,空青不知所措,这大人们过府拜冬,世子不前去招待,于理不合。

“你前去正堂禀告:我不在府内”,说罢,便往后门走去。

自妈妈过世后,再无亲人相伴,郑朔早已离群索居,不愿理会人情世故。更何况自己不识那些人,又何必与之虚与委蛇。

今日冬至,郑朔遗憾未能亲眼目睹皇帝南郊祭天盛事,那便去看看这民间世俗、市井气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