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朔目视前方,断霞千里残红,原已是黄昏。店家女扮男装,暮色苍茫,视野有限,空青识不出此人亦情有可原。随即开口说道:“查明此人身份,勿惊扰了她。”
“是”,空青眉头紧锁,满脸疑惑。虽说店家白面儒冠,清新俊逸。可毕竟是地位低下的商贩,有何可查?
莫非……莫非世子坠湖昏迷醒来后,便有了这断袖之好?不然为何休弃世子妃?那可是长安第一才女,出身名门望族,秀色空绝世,复恃倾城姿,才华馥比仙,惊为天下人。
试问世间男子,谁不求妻如此。
可若真是这般,那国公府岂非后继无人。想至此,空青急忙说道:“世子,莳花馆来了几位西域胡姬,传闻婀娜多姿,楚楚动人,可要前去?”
“此地,不再踏足,莫要再提。”,郑朔依旧目视前方,沉思往事立残阳,缅怀故人空凄凉。
“是……”,空青欲言又止,世子当真断袖之癖,现连莳花馆亦不许再提了。
轰隆……啪啦……空中传来巨响,染得黑夜如白昼,灿烂如星陨。
这便是唐朝的烟花,元代瞿佑《烟火戏》中曾言:“天花无数月中开,五色祥云绕绛台。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频作雨声来。怒撞玉斗翻晴雪,勇踏金轮起迅雷。”如今看来,确实如此。
天地变色作背景,烟雾缭绕似蓬莱。古时璀璨夺目的烟火戏在这一瞬仿佛穿越了时空与现代贯通。
可现如今,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郑朔想起已故双亲,独怆然而涕下,往事只余哀。
“世子,酉时已到,可要回府?”,空青无心观赏烟花,今日冬至,老爷、夫人还在府内等着世子守夜。
郑朔看着满天星辰、人间烟火,想到此后再无人与他立黄昏,无人陪他顾星辰,如今在这世间亦是孑然一身,何其哀哉!
晚风不语淡淡醉,清冬无言深深藏。
过了许久,郑朔轻声叹气,黯然说道:“回去吧”。
夜笼长街,深暮冥冥,冬至大如年,长安不夜城。万家灯火明,点一夜清寒。街巷爆竹闪,城楼伶歌绕。雁塔拔地起,暮鼓震耳鸣。唐诗刻百柱,律韵传千古。漫步寒冬里,遥看千里烛。万国来朝拜,四海皆臣服。感受贞观遗风,慢品人间烟火。
可这万家灯火,却无一盏为他留。
郑朔行至国公府正门,便看到崔安桐站于门前,风雪拂青丝,早已白了头。她应是在此处等待自己许久了吧。
崔安桐慈眉善目看着郑朔,没有指责,没有谩骂,唯有满心欢喜与关切。
或许母爱皆相似,这一刻,郑朔仿佛在崔安桐的身上看到了妈妈的影子。
“怎不多穿些衣物再出去,冷不冷?”,崔安桐急忙递上手里暖炉给郑朔,伸手为他拂去外袍上的积雪。
“不冷”,郑朔温和的看着崔安桐,眼前人和蔼可亲,此刻像极了他逝去的母亲。
“快进去,吃些热食暖暖身子”,崔安桐见郑朔不再抗拒自己的触碰,愈加眉开眼笑。
“好”,郑朔微微颔首,随着崔安桐缓缓走进正堂。
正堂内八音迭奏,雅乐并作,觥筹交错,高堂满座。
众人见郑朔从门外缓步走来,徐徐看向他,堂内顿时安静下来。
“朔儿,这是嘉兴县主、二叔,还有你妹妹,多年未见,阑秋也这般大了”。崔安桐知道郑朔不记前事,不识旧人,遂一一为他介绍。
郑朔向前行礼问安,随即便随着崔安桐坐下。
“今日家宴,无须多礼,多年未见,阿朔越发沉稳知礼了……”,郑柯扶着胡须,欣慰的说道。自己与大哥均子嗣艰难,惟得一子,如今这国公府门楣需靠郑朔撑起了。
“二弟,莫要夸他,此子不足甚多。”郑植急忙打断郑柯讲话,这竖子明知冬至家宴,仍坚持外出,又迟迟未归,乃是不孝。
“阿朔这身子如何了?”郑柯十日前接到郑植来信,信中说到郑朔坠湖昏迷未醒,着他寻医访药。可今日一见,郑朔英姿飒爽,如玉树临风,不似病患。
“好些了,性情却判若鸿沟。”
郑柯端起酒杯与郑植点头示意,继续把酒言欢,哥俩多年未见,好生叙旧。年轻人嘛,性情易变,何须强加干涉。
郑植看着郑阑秋还是像儿时那般俏皮灵动,天真烂漫,不免心生疼爱,关切问道:“阑秋可有婚配?”,
“尚未”,郑柯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满腹心事。自己已过知非之年,惟得一女,世家子弟耻作赘婿,寒门学子又如何配得上荧阳郑氏,遂拖延至今。
“爹爹,多吃些。”郑阑秋急忙给郑柯布菜,怎么说着又谈到她的婚事,自己尚且不急,爹爹何须如此焦灼。
郑柯宠溺看着郑阑秋,眼里满是无奈与怜爱。
“爹,食不言。”郑阑秋古灵精怪的说道。
“你呀”,郑柯无奈执筷吃了起来。
郑阑秋满脸堆笑,此等招数屡试不爽,爹爹很快便会由着她。随即侧身继续与王千芮寒暄,她俩亦多年未见,她可有好些话要与她说。
“千芮姐姐,大哥这些年待你可好?”,郑阑秋双眼澄澈,诚挚的问道。自从他俩成婚后,自己已三年未回长安,平素偶尔写信,信里皆报喜不报忧。
王千芮继续饮着手中温酒,未言一语。自己与他无夫妻情份,好与不好又有何区别。
郑阑秋见王千芮不欲多言,笃定她这些年过得并不舒心。自己这大哥纨绔恶逸、朝秦暮楚,确实并非良人。
崔安桐继续与嘉兴县主李紫川谈笑风生,看着堂内其乐融融,阖家团圆,甚是欣慰。随即侧身温柔说道:“朔儿,这混沌如何?”
“极好”。郑朔微微颔首,看着碗里的二十四节气馄饨,形状各异,各有千秋,制作精致,色、形、味俱佳,汤汁肥而不腻,食后唇齿留香。不可否认,古人在吃食方面,确实比现代讲究。
浅尝辄止,郑朔放下手中银筷,侧眼看向王千芮,眼前人依旧那般清冷淡然,超凡脱俗。
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而后郑朔徐徐起身,行至堂前,一本正经地说道:“各位高堂在上,今日我有一事禀明。”,郑朔觉得此事理应由他讲明。王千芮这般谪仙人物,怎能将她推至人前,受众人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