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少年游 > 第17章 有时梦

第17章 有时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女童枯瘦的尸体漆黑,已经僵硬的身体扭曲到狰狞,脏乱破旧的衣裳上沾满了秽物。只一眼,便能看出这孩子死前有多痛苦,以至于死后也如此形容。

“便是饿死,也好过这般生生痛死!”

“谢氏家大业大,还少这么一口吃的吗?非要如此毒害平民、草菅人命!”

“什么济善堂,分明是阎罗殿才是!”

“……”

人群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是议论便越是愤怒。也不知是谁最先开口,谁最先挥出拳头,不过片刻人群中便冲出不少激愤的男子。

好在谢家所带卫士极多,在此之前就早有警惕。

在人群失控的前一刻,迅速挡住,抽出腰间配备精良的刀剑。

谢庭训轻拍九娘拉住自己的手,上前一步,冷声道:“为我开道,前去济善堂。”

女郎嗓音清越,犹如劈金段玉。

听到她一声令下,谢家所带卫士迅速开道,不带丝毫情面。

见到了明晃晃的铁器,人群不觉安静了几分,随即就在挑拨声中再度沸腾起来,比之先前要更加气愤几分。更有不少好事者,随手捡了石块烂菜,一股脑抛了过来。

“人命在眼前,也当作看不见。”

“还说什么善人,做什么善事,分明是索命的恶鬼!”

“一条人命不够,难道要……”

那哭到抽搐的妇人抬起头,神情恍惚了一下,目光紧紧盯住了冰冷雪亮的刀刃。只是她身形矮小单薄,又被义愤填膺破口大骂的男人挡着,没有人注意到她。

随着谢家人离去,人群迅速淹向济善堂。

谢庭训此时已然站在了济善堂前。

虽然绝大部分人,都挤在一边看热闹,济善堂前却还排着不少百姓。他们衣衫褴褛,骨瘦如柴,唯有一双双眼满是饥饿的白光,紧紧盯着堂内。

众人目光都追随着谢庭训。

不自觉地安静了下来。

谢家的名声已经败坏殆尽,本大可做缩头乌龟,等这件事被人遗忘。但既然露面,又放出消息济善堂照旧开张,那必然是想要挽回风评。

……那总要做一些真正的好事,狠狠放一放血,才能让大家信服吧。

谁不知道谢家富贵至极。

粮仓里堆放的粮食,都是陈腐到不能吃的。

那别的好物件呢?

若不给出实打实的好东西,谁肯放过谢家?

谢家只能给出好东西,才见诚心。

然而谢家那位主事的女郎,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打算。她微微仰起下巴,交代了两句什么,迅速便有仆从自堂内搬出两大锅热气腾腾的粟米粥。

水汽裹挟着粟米的清香,扑面而来。

只有上等的新粮,才有这样浓烈的香味。

谢家果然下了血本!

不止排队的人,连闹事的人也不由向前涌去,纷纷从褡裢里掏出自带的碗盆。还有些人对视一眼,迅速大喊起来,“谢家的粮食吃死了人!”

看热闹的人纷纷讪讪,大部分揣起手,只耸着鼻子吸了吸。但还是有一部分人,都是先前在济善堂前排队的,此时泥鳅似的往排队的人跟前挤。

然而不等他们靠近,谢庭训便抬了抬手。

卫士迅速会意,快速上前拦住,毫不留情面持刀断掉去路。

“施粥。”

随着谢庭训一声令下,谢家行动有素的仆从迅速分工,将粥水搅匀分给排队的百姓。这些人蜂拥而上,顾不得烫,争抢着把粥水倒入喉中。

这一幕跟打架似的,看得九娘瞠目结舌。

她一连后退好几步,有些害怕。

“好奇怪,那些人都怕中毒……”

“这些人怎么不瞧瞧别人吃了,若是没中毒再吃呢?”

“都不怕毒死吗?”

谢庭训没有回答。

反而是阿姮快言快语道:“饿死可比毒死更难受。这些人都快饿死了,就算眼前是一碗毒粥,也想着做一个饱死鬼要划算得多!”

九娘愣了一下。

她眼珠子转了转,看向谢庭训。

“所以,那些人不是穷得吃不上饭是吗?至少,至少暂时是饿不死的,所以才有功夫说风凉话。可他们既然不那么饿,又不敢吃谢家的粥水,那在这里浪费时间和口水做什么?”

“又和他们不相关,总不是特意来得罪我们谢氏的吧?”

少女哼了一声,脸上写满了“就你们也敢得罪我们谢氏”。

谢庭训说道:“自然是故意闹事。”

九娘微怔,下意识说:“谁敢在我们江州谢氏……”

不等九娘的话说完,人群果然骚动起来。

这些人中,不乏少数都是来济善堂领口粮的。此时见自己被拒之门外,眼睁睁看着别人一碗碗盛走粘稠的粥水,一时之间激愤不已。

谢家开的济善堂,凭什么只救济这么一小撮人?

别人能领,凭什么他们不能领?

这是故意叫他们眼馋难堪?

对谢家原本就有的怨气,此时变得越发浓烈。不少人连卫士手里的刀剑也不畏惧了,脱下身上的衣衫,竟然是要硬碰硬地往内闯,叫嚣着要闹事。

越是吵嚷,凑过来的人就越是多。

瞧见粥水只施给一小撮人,其余人便也跟着愤慨起来。

于是越来越乱,越来越乱。

人群中,有几道声音越来越大。

“什么济善堂开业,分明是戏耍我们!”

“我就算是饿死,也不受此辱。听闻袁氏开的米行可以借粮,只收取薄利,等下一年受成了还上就好……”

“竟有此事吗?”

“那还留在这做什么?走走走,去袁氏米行!”

“呸!谁差你谢氏这一口吃的。”

“走了走了!都去袁氏米行捧场。听说若贫穷且品性都好的人家去借钱粮,还不收取利息呢!”

“袁府君果然仁厚。”

“呵呵,不似江州谢氏这般……”

“可怜那被毒死的小童啊!”

有人混在其中,有意引导,吵闹的诸人很快意见趋于一致。只是到底站在谢氏的济善堂前,就这么走了,多少有些窝囊,总忍不住留在原地为新来看热闹的人上几句眼药。

说是结伴去袁氏米行,脚倒是颇为老实留在原地。

如此一来,几乎整条街都被挤满了。

早先准备的粥水也分发完毕,吃饱了的贫民坐在角落,表情渐渐多了几分紧张。谢氏的米粮吃死了人,他们吃了这么多,岂不是要死好几遭。

好不容易吃饱了,还没咂摸过啦吃饱的滋味……

就要上路了,实在是不划算。

……

有人等得又饿了,也不见有什么中毒的迹象。

他捏紧自己的破碗,小心翼翼上前。

“洗锅水……能再给我来一碗吗?”

其余贫民听到这句话,也纷纷捡起碗,起身凑过来。

谢家的仆人微怔,一时之间还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一顿有洗锅水,下一顿如何?”

女郎嗓音冷清柔和,语调带着上位者惯有的从容不迫,却令他心中一颤。即便对方没怎么说过话,还带着帷帽,却也显而易见地是这么多威武健仆的话事人。

他本能塌下肩膀,不敢说话。

这样矜贵的士族女郎,方才讨要一碗刷锅水便动了怒,若是说错了话……

毕竟,他们这样的人被贵人瞧了一眼,贵人便要嫌他们污了他们的眼。

他不敢说话,也不敢看谢庭训。

那位女郎看着她。

但只有片刻,便又收回目光。

分辨不出她的喜怒。

“搬出来。”

“准备好的册子,拿出来。”

女郎指令既出,早已准备好了的仆人迅速行动。不过片刻间,济善堂内存贮得袋袋满满当当的粮食,被整齐码在门口外。

管事上前,拿起粮探子插入各个麻袋。

干脆大方地将粮食倒出来,给众人查看,果然粒粒饱满,还带着新粮的浓烈香气。

原先要走的众人,看着这么好的粮食,纷纷有些挪不动脚步。

看一看,饱一饱眼馋也好。

何况,这条街都被挤成了这个样子,想走都走不了。偏偏谢氏明显是要做些什么,既然如此,那只好干脆看一看到底要做些什么更缺德的事情!

“我谢氏的济善堂,不仅每月望朔日施粥救济,还可借粮。”

此话一出,有人连忙嘁出声。

这不就是学袁氏米行么?

同样的事情,做什么非要来谢家的济善堂。就凭这高高在上的谢家女郎故意羞辱过他们一遭么?

但这样好的粮食在跟前,总有没被羞辱的新来人,忍不住挤上前搓一搓饱满的粟米粒子,开始询问如何借粮,要收几分利,对收回的粮食可有要求……

袁家收取一分利,粮食却是陈的。

而谢氏的粮这样好,若是也收取一分,实际上比袁家实惠一倍不止!

谢家管事笑道:“不收利。”

对方一愣,脱口而出,“你们谢家,开善堂是为了嘲讽别人的?”

“……”

管事不得不收了笑,正经地说道:“仁兄,当真不收礼。”

对方转身就走,愤愤不平,“呸!”

管事表情尴尬地环视四周,察觉到周围又快要闹起来了,不得不求助般看向谢庭训。说实话,这位女主人的行事,确实是有些太过……不墨守成规。

清冷得跟病梅似的女郎看向他。

她语调依旧从容不迫,说道:“凶一些,嗓音再大一些。”

“啊?”管事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点一点头轻咳一声。他惯来也没少在外狐假虎威,这要求虽然有些特别,但也着实容易,立刻收拾出该有的语调神态。

手下知趣,立刻转身清场。

如此,管事才开口说道:“我谢氏济善堂的米粮出借,不收分毫利息!但是……”

被警告了一遍,人群自然而然静了许多。

何况,还说了但是。

无论但是后面是什么,光是不收利息,可以出借这样好的米粮,已然令人心中下意识兴奋。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任谁也不想错过。

不过稍稍静下来想一想,便知道这“但是”应该不简单。

总不可能谢氏能放着一份利不要吧?

“需要贵重物品抵押。”

听完管事这轻描淡写的第二句,人群是真的彻底安静了下来,面面相觑了半晌,都从彼此脸上瞧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如此看来,倒像是……

“谢家疯了?”

但谁都能疯,谢家那可是士族中底蕴最身后的那一批。族中子弟,无一不读书明理,才智出众,绝对不可能做这样的蠢事。

谢氏粮仓中的粮食,样样精细。

而饭都吃不上的贫民,便是一年精耕细作,能种出的粮食也不过寻常。

遇到了好吃懒做的,只怕连借出的粮食收都收不回去……

如此细细一想,众人只觉得更加不可置信。

“这贵重物品,抵押了便要收去,由谢氏保管吗?”

“我们这样的庶民,又不似士族人家的家底,哪来的贵重物品……”

“是啊,什么才算贵重?”

“珠玉古董,这样的自然算是贵重物品。”管事偷觑了自家主人一眼,见她仍这般沉得住气,不觉又露出几分温和礼貌的微笑,“实在没有,家中老牛破屋,或是田地铁器,都算的。”

不等众人说话,管事连忙道:“不必都由谢氏保管!”

“按规矩,是该收在官府做抵押的。但这本就是为了行善,所以合计钱款不高,便都可以留着自用。只待来年收回钱款,便划了这抵押的契书,如此作罢。”

这等于说,什么都不用付出,便可白借谢家一年的粮食。

这可不就是活生生的天上掉馅饼。

管事又偷瞧谢庭训一眼。

心想众人的反应,只怕这位女郎,早已了然于心。

所以难怪这般从容不迫。

小小年纪,却有如此心机城府,实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