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雁归迟迟 > 第34章 定局

第34章 定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宁州城这边,慕容兰只带了五千夏州军驻扎在城外,余下五千兵力并未现身。

三日里,夏州军发起猛攻三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宁州城墙高耸,厚实坚固,宛如一道巨大的屏障横在跟前。这三日里借着攻势,宋浥尘领着数名得力干将把整座城池地形缺陷摸得一清二楚,城池虽坚,但也并非牢不可破,正因城墙高耸以至东西角南侧处于视线盲区,若是在夜里更不易察觉,因此提议不妨借助这一点采取夜攻制胜。

慕容兰点头,说此法甚好,不过若要赵乐所率的州府守城军自乱阵脚还有一计。

第五日夜,宁州城内三处粮仓皆起火被焚,次日粮仓被毁的消息不胫而走,军中议论纷纷,城外敌军虎视眈眈,城内过不了几日便是弹尽粮绝,好似只剩死路一条。

第七日夜,身着夜行衣的数名夏州军在宋浥尘的带领下借助云梯奋力攀上城墙,悄无声息间将驻守于城墙东西南侧的士兵一一暗杀。待到守城军察觉敌军入侵,宋浥尘等人早已占据有利地形,城池上尘烟弥漫,箭如雨下,守城军在赵乐的指挥下奋力抵抗。

一行行带火星的箭矢从高处坠落,密集地射向正在攻城的军士,虽有盾做抵挡仍有人倒下,但夏州军一贯骁勇,军士们咬紧牙关,迎着漫天火光毫不退缩向前行进。慕容兰一骑冲锋在前,银甲在夜色中闪着寒光,刀剑交错声不绝于耳,烈焰熊熊点燃了脚下大地亮如白昼,攻城车撞击着城门,士兵们愈发汹涌,好似要将这几日所蓄之力喷涌爆发出。

城墙上,赵乐仍率守军与宋浥尘一行厮杀,弓弩和投石从高处交替进攻。

两军交战正酣,远处震天响声惊愕了众人,扬起的尘烟里依稀可见余下五千骑兵部队冲锋而至,战马嘶鸣,铁蹄踏碎大地,个个身穿铠甲,手持长戟,如一道道闪电要将防线撕裂开来。赵乐盯着那漫天飞烟,逐渐逼近了援军骑兵,脸色也逐渐凉了下来。

“长史大人,城内有一队叛军,正朝城门处厮杀过来!”

“什么叛军,叛军从何而来!”赵乐眼眶猩红,目眦欲裂。

那满脸血污的士兵抖着声音:“禀大人,好像,好像是燕云卫……”

燕云卫?

宁州城内如何来的燕云卫!

他猛然回头,目光落到那身着明光铠甲的少年身上,继而怒道:“好!好!好个慕容兰!倒真不愧为慕容彦之子!”,瞧着燕云卫愈发逼近,他倏地无奈苦笑,“罢了,罢了。时也,命也,实非吾所能及……”

“大人……”

“传我命令,州府军士们死守城门,誓死不降!”

赵乐拧紧了眉,语气不容置喙。

林朔所率潜伏城内的燕云卫与把守城门的士兵们缠斗在一起,可惜这群守城军本就作战经验不足,遑论遇上燕云卫这样训练有素的暗卫组织。很快,还不等赵乐的命令传达,城门便不攻自破,防线一旦撕开缺口,整座宁州城也就意味着彻底失守。攻城车轰隆隆撞击开厚重城门,士兵们奋蹄扬鞭,蜂拥冲进城内,马蹄声夹杂嘶吼声响彻云霄。

军心涣散,余下守城军纷纷缴械投降。

整整一夜强攻,第七日夜,慕容兰一行进驻宁州,擒杀赵乐,剿灭宇文盛残余势力。安顿好一切,待到慕容兰率军返回夏州时,已又过了五日。

夕阳西沉,天光呈现出一道微蒙的蓝。

江绪大半个月里鲜少离帐,期间去校场看过一次练兵,撞上了宇文燿。他试探着打听慕容兰的行踪,但宇文燿只让他安心住下,过不了几日慕容兰便会回来,整个军营上下,问不出任何消息,连彦亭和耿葭也缄口不言。不过,他仍从士兵们零零散散对话中捕捉到了有效信息,慕容兰率军前往宁州了。

他们为何会连夜出城,马不停蹄赶往夏州?

仿佛此刻得到了答案。

只是,那人为何一丁点真相都不肯告诉自己,将自己死死欺瞒住?

“江公子,你这画的是在陇山草原吗?”彦亭盯着书案上的画卷,偏头问道。

“什么?”江绪顿住了手里的笔。

彦亭眨了眨眼,歪头道:“这画中策马的人,看起来和我家公子倒有几分相似。”

他觉得有些恍神,自己在作画时并未想太多,只是那人策马奔驰的恣意身影在脑中倏然浮现且挥之不去,不知不觉间笔墨流转,心中所想,指尖所绘。

“随便一画罢了。”他语气实在平淡,听不出其它。

彦亭低声一笑,揶揄道:“江公子,你是不是想我家公子了?”

闻言,江绪抬头看着彦亭一张明媚笑脸,顺着他的话开口:“彦亭,倘若我离开了半月,你会不会想我?”

“当然会。”

“如此,我自然也是想他的。”

听到了江绪的回答,彦亭无语凝噎,好似哪里不对劲儿却具体说不出。

皎月东升,帐外突然传来一阵躁动,紧接着耿葭喘着粗气掀开绒毡,高声嚷道:“公子、公子回来了!彦亭,走啊!我们一起过去!”

彦亭原本还在打量着江绪的画,听耿葭这么说,眼底亮起光来,正欲跟着他一起跑出忽又停下脚步,回望着江绪问道:“江公子,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不了,你们去便是。”江绪头也未抬,淡声回道。

宇文燿昨日就得到慕容兰今日率军回营的消息,在帐里早就备了酒肉,打算一醉方休。两人坐在酒案前,聊起了长安,宇文燿告诉他前日收到裕王传来的密信,宇文瑾当场伏诛,而宇文盛也被生擒入狱,等候联审发落,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四年的蛰伏,终在这一刻有了结果。

“燕然,卫国公和夫人总算得以瞑目。四皇叔信中说,他会奏请圣上重查当年卫国公暗中谋反一案,替慕容氏和郑氏平反昭雪!”

听着宇文燿的话,他心里空洞至极,兀自仰头连喝了三盏烈酒。

慕容兰嘴角微抬,而眼底却是一片凉意:“珺璟,如今大仇得报,可我这心里却一点也不痛快。你说,这是为什么……”

闻言,宇文燿举起酒杯的手一滞。

是啊,为什么会这样?

这件事明明在心底想了四年,筹谋了四年,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着这日到来,眼下宇文瑾已死,宇文盛也下狱,曾经恨之入骨的人被自己踩在脚下。可那恩仇快意如浮云般一瞬掠过,整颗心却被无尽的凄凉与孤寂填满。没有人会想要这样转瞬即逝的快感,他只想要阿爹阿娘,只想要棠弟,只想要一家人细水长流,其乐融融,而不是这样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屋子,静得连呼吸都听得见回声。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宇文燿重重拍了拍他的肩头,喑哑着声音安慰道,“万事须得朝前看。凡事过忧过虑,到头苦的只有自己。”

慕容兰苦涩一笑,朝宇文燿举杯:“你放心,是非恩怨,转瞬皆空,我不会以此自困。阿爹未尽之愿亦是我之夙愿,我愿往之!”

“甚好!我亦没有看错人!”

两人举盏相碰,眸光交汇,灼热锋利。

“我和裕王会为殿下铺好回京之路,那日也应当不会遥远。”

“此乃天命,哪里是人力所能及?”宇文燿苦笑,“我当初自请戍守边陲只为远离朝堂,保国卫民,非图私利,只盼圣上还能念及父子之情,不要妄信谗言就心满意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