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渣了权臣后,他更爱了 > 第8章 有孕

第8章 有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日子过的如骤降的温度般,去得急。

四小姐薛知好出嫁那日,芳菊院西南角的银杏树已然被染得微黄。

因着府中人手不够,薛知好被安排在菊芳院送嫁,东西两房的姨娘自然也沾了喜事头来操持出府前的一切事务。

西房的陆姨娘因着吃了几贴宫中太医配置的秘药后身子好转,故而今日来送嫁时格外多操了几分心。

大概是因为芳菊院这么多年来都未有这般大的吉事了吧,她俨然一副亲娘的做派,亲力亲为地将上上下下的事务都打点了一番。

月牙捧着冒着雾气的铜盆过来时,陆姨娘正对着铜镜给薛知好额间与两颊点珠描钿。

乍眼一看,果真是云鬓欲染如银河,蛾眉淡描啼春山。

额部正中的珍珠金凤丝翠钿和着颊边的桃花妆,衬得她愈发娇媚妖娆,尽显楚楚之姿。

陆姨娘对着铜镜又将妆容调整了两遍之后,这才满意点头。

待薛知好净手之后,刚从伙房回来的姜岁欢便将手中的红梅白瓷碗递了上来,里面正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红枣面。

薛知好接下,浅夹了一筷箸细面,刚嚼了两下,眉头便皱了起来,“唔... ...怎得煮的还有些生?”

此言一出,陆姨娘与东房的陈姨娘相视一笑。

陈姨娘抚着她的鬓边柔声道,“好孩子,要的便是生的,日后去了新婿府里,你便就生得了。”

这话一出,不经事的丫头们也都反应过来了,一个个都低下头羞红了脸,连月牙也羞怯地黛眉轻垂的抿了抿唇。

在一派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只有姜岁欢注意到了薛知好的不寻常。

姜岁欢站位离她的近,耳廓微动间,听到了薛知好独自的轻声呢喃:“便是不吃,也生得了。”

这话何意?

姜岁欢有些不明所以。

直到她的眸光不经意间流连到四小姐将掌心覆在小腹处。

这么纤瘦的一个人,小腹却微微隆起。

姜岁欢霎时杏眸圆睁,在快要失态的瞬间,伸手捂嘴,遮住了自己的惊讶之姿。

她现下的震惊程度不亚于今早进门后,看到桃粉色交领襦裙婚袍时的惊愕。

桃粉色的婚服。

薛家四小姐,竟是与人为妾!

一切都修整妥帖后,陆姨娘对着薛知好髻边那根蝶纹银钗摇了摇头。饶她左看右看,都觉得不满意,“这跟簪子实在太素,要么换一根戴罢。”

“全凭姨娘们做主。”薛知好恭顺道。

陆姨娘伸手在雕花漆木妆奁内上下挑选了许久,拿出一根展翅舒尾的金凤琉璃钗,通体鎏金覆盖,好不惹眼,“不若用这跟吧,喜庆,与你也相称。”

正欲插入薛知好的髻中,却兀然被人打断。

“娘子,不可。”

“有何不可?”陆姨娘蹙眉,显然是未想到这屋内还有人会这般大胆。

她微微侧身,却见着是一个身着荼白色上衫下裙的面生婢女,“你是哪个院里的丫鬟?怎的大喜之日还穿成这般。”

“回娘子,奴婢是曹侍郎府中的家生婢,是主母特意拨过来随着薛小娘入府的。”

“原来是新婿家的。”陈姨娘睨了她一眼,不甚在意地继续道,“就戴这跟金凤琉璃钗罢,我瞧着也好。”

眼见那根钗子就要插进去了,那曹府家婢知道府中姨娘们未将她的话放在心上,便掉转矛头,对着薛知好厉声道:

“薛小娘,古礼有云,妾室入门不得佩戴龙凤样式的簪钗,以免乱了身份。”

薛知好闻言,呆呆地盯着铜镜中陆姨娘手中拿着的那根鎏金凤钗许久,最后淡然一笑,深呼了口气,温声劝解道,“二位姨娘,这跟钗子确实太过奢华,知好不喜,还是戴原来那根素簪罢。”

见目的达成,那曹府家婢才肯退至一旁,不再生事。

同为妾室,瞧着薛知好还未入门,便被家中主母上了眼药,陈姨娘自然心中恚火中烧。

可碍于身份,她也只能愤愤道了句:“规矩规矩,你倒是个有规矩的,在新妇娘家都立起规矩来了。”

毫无杀伤力。

薛知好最后是由着月牙和姜岁欢扶上那顶二抬软轿的。

国公府家的正经小姐,却在出嫁之时连个自己的贴身丫鬟都没有,当真是让人咋舌。

“那四小姐好生可怜。”

待到送亲队伍启程,石头才从人群中挤出一条路,来到姜岁欢身边低声道,“岁欢姐姐,你猜我刚刚听那些送妆人议论了什么?”

“他们说,四小姐二十多抬嫁妆里,整整空了一大半呢!还说还是这高门大户水深,没有的东西也要硬装硬显摆。”

石头将那些抬夫说话的腔调学的绘声绘色的,姜岁欢脑中俨然已经补全了他们讥讽嘲笑的嘴脸。

她倦怠地叹了口气,细忖:

看这四小姐已然怀胎的架势,想来这婚事也非出自大夫人的手笔。

看似婚事水到渠成,但先怀上身孕后,后入人府中为妾。还未出嫁之时正房娘子就将丫头派来耳边敲警钟,想来入了府后也是少不了被正室磋磨为难。

加之又没有娘家人在背后与她撑腰,那后面的日子,也是不大好过的。

在这欢天喜地之时,能与四小姐感同身受的,也就唯有她姜岁欢一个了吧。

“少说闲话议论人,快回芳菊院收拾去。”

自嘲一笑后,姜岁欢拍了拍石头的后脑壳,示意他不要在这处多嘴,免得被有心之人听去。

石头乖巧点头,一溜烟地就跑远了。

而与之心境相反的是,镇国公府大门处此刻正围满了前来道喜的高官世家子弟,到处都是铜钟般的舒朗笑声。

姜岁欢一投眼过去,就见薛昌平与夫人凌氏满面春风地站在门口,接受众人的恭维。

“国公且看这尊送子观音,乃内子年中亲往普陀圣山所求。”一五旬官员从侍从手中接过一紫檀木匣,双手呈于薛昌平。

只见那匣中羊脂玉雕的观音雕工细致,衣袂飘扬,观音由整块翡翠玉石雕刻而成,水头映得四周人脸都泛着幽幽碧色。

“假以时日,薛大人必得外孙,届时便让小外孙捧着玩。”

“哈哈哈,那就谢过陈大人了。”薛昌平只一眼遍知晓此物乃玉中极品,含笑接下。

“薛国公,这幅《万里江河图》乃 ... ...”

... ...

姜岁欢看着眼前的场景,只觉好不荒唐。

原来这儿女婚事,最后竟成了那群官员四处结交,阿谀奉承,低头讨好的场子了。

她有些嫌恶得将头转向另一边,却发现有一群年轻男女正在她要回芳菊院的那条碎石小道上闲谈。

定睛一看,因为敏症许久未有露面的薛鸣鸾也在其中,正与一群世家公子闲谈。

看着她那含笑春风的样子,显然已经是好全了。

秋风拂过,几片殷红花瓣正簌簌落在薛鸣鸾嫩黄色的织锦袍摆上,衬得她整个人愈发莹润娇俏。

而她身边站着的,正是薛家嫡次子,也是现任镇国公世子,薛卞璞。

他一身茶绿锦衫,头冠上的鸦色发带与泼墨长发相得益彰,袖口处的石竹纹样随着交谈时的动作时隐时现,举手投足间尽显簪缨世家之风度。

姜岁欢向来不喜这种场面,低着头快步掠过。

却被一道温润男声给喊住。

“我瞧着这位妹妹面熟的很,你我之前可是在哪儿见过?”

姜岁欢惊愕抬头,对上一个身着霜白的润郎少年。

脑中一番检索后,她终于忆起了来人是谁。

“梁少卿,你怎得也学会这套说辞了?这是瞧上人家了。”

一靛青衣着的男子见他伸手拦人,不免一阵调笑。

“你莫要胡说,我并未有冒犯之意,只是着实瞧着她眼熟,这才斗胆一问。”梁绶自认向来端庄自持,哪里受得了旁人谐谑,脖颈顿时红了一圈。

“文垚(梁绶表字)哥哥当真偏心,怎得见了景沅就一字不语,见到别儿个就开始刨根问底了。”薛鸣鸾见他如此,也不免更生逗弄之意。

“薛大小姐误会了。”梁绶眼见调侃之声更甚,只觉一阵热气冲顶,辩解间,舌头都快打了结。

“景沅,不得对梁少卿无理。”薛卞璞自然看出了梁绶的难堪,呵斥薛鸣鸾不要做得太过。

“瞧你,刚刚就是与你打趣一嘴,怎得还当了真,紧张起来了。”薛鸣鸾受了训,小嘴一嘟,挂了脸色。

她目光扫过安分站在一旁的姜岁欢,“文垚哥哥记性真好,这位确是我们的老熟人了,你不记得了吗?她便是原户部尚书之女,姜岁欢啊。”

此话一出,便如一石惊起千层浪,众人在听到罪臣之女的身份时都纷纷侧目,惊愕看向姜岁欢。

更有几个从前见过姜岁欢风光模样的,已经侧头议论起来了。

只有梁绶一人对她的身份漠不关心,仅是对着她这个人道:

“果然是你,许久不见。”

眼间自己被薛鸣鸾推成了众矢之的,姜岁欢只得无奈得闭了眼,垂头问安,“见过梁少卿。”

梁绶略带了几分迫切道,“你可还记得子烈,他先前在北契苦伐三年,现下已然打了胜仗,回了汴京。我们都不知道你在这处... ...”

大概是没料到他会说这些,姜岁欢听得眉头越拧越深。

她看着薛鸣鸾越来越绿的脸色,唯恐梁绶越说越多,便出声阻止,“府中事多,岁欢便先行退下了,不打扰各位叙谈。”

“你... ...”梁绶见她要走伸手想拦,却被姜岁欢轻巧躲过。

她正松了口气,想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却听到薛鸣鸾在背后略带愠色地叫住了她。

“站住,不懂规矩的玩意儿。

客人的话还未说完,你去哪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