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从摆摊开始建美食城 > 第34章 扁食

第34章 扁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窈看着门外站着的两人,被唤做黎婶的中年妇人约莫四十多岁,身旁的半大小子看着十五岁上下。那妇人身上衣裳颜色陈旧,面容沧桑,可头发却梳理得一丝不乱。身旁的少年亦是如此,布料都洗得泛白,却十分洁净,看得出主人是个喜洁之人。

梁氏见林窈一时未语,生怕她是嫌自己多带了人来,显得自己在拼命为夫家谋好处,赶忙解释,“阿窈,旭哥儿是陪着黎婶子一道来的,这孩子放心不下自己的娘哩。”

林窈细细打量着刘旭,他长着一张国字脸,双目炯炯有神,身材结实。虽说与林诚年纪相仿,个头却比林诚高出一头,身形也更为壮硕。想来刘大叔在世时,家中日子应当过得不错。

刘旭挠了挠头,憨憨一笑,“阿窈妹妹,我陪阿娘过来看看。”

林窈微微点头,侧身让刘旭母子进门,“婶子,阿旭哥,进屋坐,外头风大。”

林窈把茶水递给黎氏和刘旭,“黎婶子,我们想雇您到我们的吃食摊子上做活,包午食,一日八文钱,您看如何?”

黎氏平日里虽与村里其他人来往不多,但因着刘大壮的缘故,也多少听闻林窈做起了吃食买卖。却没想到给出的工钱这般丰厚,她儿子刘旭打一只野鸡才卖三十文,如今这些钱自己做上几日工便能挣到。如此一来,阿旭不必再每日上山冒险,她也不用整日提心吊胆。黎氏忙不迭点头,“好好好!有什么活,你们尽管吩咐!”

刘旭在一旁蠢蠢欲动,他本想着今年过了盂兰节,祭拜了阿爹后,便去码头寻一份活计。在码头做长工虽苦些累些,但胜在工钱丰厚,无性命之忧,亦可叫阿娘安心。眼下听闻码头摊子上这般简易的活计,每日竟能挣得八文钱。他若能到阿窈这儿来做工,凭自己一身的力气,工钱想必也不会少,只是自己本就是陪着阿娘来的,如今贸然开口,只怕是会惹人嫌。

林窈一直关注着刘旭,所以这会也察觉到了他的异样,“阿旭哥可是觉得哪里不妥?”他连忙摇头,“没有没有,只是……”刘旭抿了抿嘴,“阿窈妹妹可还要人做工,我力气大,什么都能做,我可以不吃午食,若是不需要也无事。”

其实,林窈在瞧见他们母子俩的那一刻,便想着把两人都雇来为自己做事。这母子二人虽家境贫寒,却干净利落,正是做餐饮的合适人选,“阿旭哥,不必如此,码头摊子上的人手已然足够。”

听到这话,刘旭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整张脸黑中透着红,看着有几分滑稽,他结结巴巴地说道:“那…… 是我唐突了。”

林窈没料到刘旭反应这般强烈,赶忙补上后半句:“但镇上的摊子还缺人手,阿旭哥可以随我们到镇上的摊子去,同样包午膳,一日十文。” 梁氏被安排到水晶粉工坊做管事,镇上的摊子就只剩她和王小鱼两个小姑娘,总归不太安全。有了刘旭加入,不仅多了个壮劳力,安全也更有保障。

刘旭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一日十文,一个月下来就是三百文,这得打多少只野鸡才能挣到啊。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忙不迭点头:“多谢阿窈妹妹,有啥脏活累活,尽管吩咐我来做!”

黎氏母子俩离开林家二房时,脚步都轻飘飘的。黎氏从未想过自己一天能挣下八个铜板,再加上儿子一天挣的十个铜板,娘儿俩一天就能有十八个铜板进账。这要是说出去,村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她叮嘱儿子,“阿旭,你阿窈妹妹心善,帮了咱们娘俩。要是旁人问起,可别把工钱透露出去,财不可外露,别给阿窈招来麻烦。”

刘旭乖乖点头,“阿娘,我晓得。”

送走黎氏母子,林窈便开始琢磨镇上摊子的菜单。光有酸辣粉可远远不够,林窈决定加上扁食,古代的扁食就是现代的馄饨。如今市面上的扁食多为清汤口味,味道固然鲜美,但红油抄手和酸辣口味的抄手却还无人售卖。

除了扁食,林窈还打算做蚂蚁上树。这是她除酸辣粉外,最喜欢的一道用红薯粉制作的菜肴。不过,蚂蚁上树空口吃差点意思,还是得配上米饭。但要是只做这一道菜,又显得太过单调。不如…… 做盒饭!在现代,东北盒饭就是既经济又实惠的选择。林窈一想到这儿,顿时来了精神。盒饭的关键就在于量大实惠、菜品丰富,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林窈给盒饭设定了不同价位:一荤一素卖八文一份,两荤一素十三文,三荤一素二十文,凡购买就送一碗汤。

打定主意,林窈立马动手。第一次做盒饭,得打响招牌。蚂蚁上树是辣口的,那就再做个甜口的红烧肉、咸口的肉末茄子,外加一个素菜干煸包菜,汤就做猪骨汤。虽说猪骨头上的肉都被屠户剃得干干净净,但煮出来的汤仍有肉味。况且汤是免费送的,想必能吸引不少人。

增加了盒饭这一选项,工作量大幅增加。林窈和林诚比往常提前半个时辰起床,王小鱼也来得比以往更早。天还没亮,几人就在灶房里忙得热火朝天。

三人刚把今日要用的菜备好,门外便传来敲门声。林窈打开门,见是刘旭站在门外。她与刘旭约好卯时来上工,此时离卯时还有两刻钟,“阿旭哥,怎么来得这么早?”

刘旭憨厚一笑,说道:“不早不早,平日里上山打猎,我起得更早。我来看看有没有啥能帮上手的。”

林窈把他引进屋,跟王小鱼介绍道,“阿鱼,这是大壮哥的弟弟,刘旭哥,日后与我们一齐到镇上出摊。”又回过身给刘旭介绍王小鱼,“这是我的徒弟,阿旭哥可唤她阿鱼。”如此两人也算是认识了。林窈将他迎进屋,跟王小鱼介绍道:“阿鱼,这是大壮哥的堂弟,阿旭哥,日后和我们一道去镇上出摊。” 又转身给刘旭介绍王小鱼,“这是我的徒弟,阿鱼。” 如此,两人就算认识了。

刘旭来得早,洗碗的活儿便交给他。为了在镇上卖盒饭和水晶粉,林诚到镇上采买了二十个大碗和三套桌椅,这样就不用再麻烦刘大壮一家把自家的桌椅碗筷借给他们了。

林窈和王小鱼开始往驴车上装今日到镇上出摊的物件。林窈拍了拍小灰的脑袋,幸亏买了驴车,不然根本没法把这么多东西运到镇上。

一切收拾妥当,林窈便带着王小鱼和刘旭前往镇上。一路上,碰到不少挑着担子赶路的人。今日恰逢圩日①,许多人会把自家攒的鸡蛋、菜干,以及猎到的山鸡野兔拿到市集上去卖,人流量比往常大多了。林窈三人抵达镇上时,上次他们占的位置还空着。林窈让刘旭停下驴车,“就这儿吧。”

王小鱼看了看这个靠后的位置,又瞧了瞧前面大片的空地,“师父,前边还没人呢,怎么不往前挪挪?”

林窈一边解开绑在驴车上的桌椅,帮着刘旭卸货,一边解释:“上回我和梁嫂子就是在这儿摆摊的。要是有上回的客人来,一眼就能看到我们。再者,这儿对面都是面摊,和咱们做的吃食类型相近。来这边的人大多是想吃粉面的,推销起来方便。”

王小鱼把驴车上的菜饭搬到摊位上,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等他们把摊子收拾好,天色已大亮,镇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林窈把做好的扁食摆到摊子上,开始吆喝:“来看一看,瞧一瞧啰,新鲜的扁食和水晶粉,有清汤的!还有酸辣味的!包您吃了就忘不了!”

林窈昨天仔细琢磨过,如今煮扁食大多用清汤,红油扁食和酸辣扁食尚未有人尝试。乍一看,市场确实大,但也难保大家一时难以接受这种刺激的口味。所以她打算循序渐进,先入乡随俗,再慢慢打开市场。

林窈先下了两碗红油扁食给王小鱼和刘旭,两人凌晨就到家里帮忙,想来还没吃早饭。刘旭接过那碗满满当当,明显比王小鱼那碗多了一倍的红油扁食时,还有些不好意思。王小鱼抿嘴一笑,“我胃口小,阿旭哥多吃点,你还没见识过师父的本事。一会可有得忙呢!”

刘旭点了点头,捧起刚出锅的扁食,喝了一口鲜辣的热汤,顿觉浑身舒畅。他夹起一个扁食,吹了吹便塞进嘴里。扁食的面皮浸染上红油汤底淡淡的辣味,咬破薄韧的面皮,里面是鲜香的猪肉馅。碗里的汤还冒着热气,可他早已被这香味勾得没了耐心,一个接一个地把扁食送入口中,吃得满头大汗。

吴猎户今日带着自己打的野鸡到镇上卖,走着走着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他循着香味走到了林窈的摊子上,见这小伙子吃得这般香,肚子也咕咕叫了起来,问道:“小娘子,你家这扁食咋卖?”

林窈忙介绍,“纯扁食五文一碗,扁食加水晶粉八文一份,有清汤、酸辣或是红油口味,大哥可以按自己喜好挑选。”

吴猎户指着一旁埋头苦吃的刘旭,说道:“这小郎君吃的是啥口味的,我要和他一样的。”

“这是红油的,马上给您做!”林窈回道。林窈刚把扁食放入锅里,把笊篱递给王小鱼,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林小娘子,怎么把摊子开到镇上了?”

林窈闻声抬头,说道:“陈大夫!我做了新菜品,想来镇上试试运气,您快请坐。”

陈千远一听有新吃食,顿时来了兴致,“哦?有新菜?快说说都有什么。”

林窈开始报起菜单:“早饭有扁食和水晶粉,可以单点,也能搭配,有清汤、红油和酸辣口味。午饭有盒饭,有蚂蚁上树、红烧肉、肉沫茄子、干煸包菜,还有猪骨汤。”

陈千远略显惊讶,这小姑娘看着年纪不大,还挺能折腾,说道:“嚯,菜品不少呢。那我先来份扁食和水晶粉,做成酸辣口味的,这味道新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