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了一整日,回到家的时候,林窈回到家时,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累得恨不得直接瘫倒在地,狠狠睡上一觉。但毕竟走了一个时辰的路,她现在饿得前胸贴后背。幸好她在出门前腌制了排骨,林窈从椅子上爬起来,正准备往灶房去,林诚连忙叫住了她,“阿窈,你歇着就行,今儿你辛苦了,我来做饭。”
林窈听林诚这么说,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行,灶房里有提前腌制好的排骨,阿兄炸熟便可。” 说罢,她又坐回椅子上,放松下来的身体仿佛每一根骨头都散了架,眼睛不自觉地半眯起来,思绪也跟着飘远。
今日在擂台边售卖吃食,进账颇为可观,可身体的疲惫也是实实在在的。许之珩之前给的五两定金,买食材花去三两,还剩二两。二十八人的饭菜,不算许之珩和金玉那份,一共三百三十八文,猪骨汤算二十文,总共三百五十八文。扣除这些,她把一两六百四十二文钱还给了许之珩。不过,吕大志做主,代表擒虎武馆给了他们二两银子赏银。再加上小食摊卖出吃食的钱,今天一天就挣了二两五百九十八文!林窈在心里这么一盘算,顿时觉得这点辛苦也不算什么了。
“想什么呢?这么高兴?”蒜香排骨做法简单,林诚只花了一盏茶的工夫,就把排骨炸好了。他将排骨端到桌上,示意林窈和林崧可以开吃。自从拜师那日,林诚把灶房的桌子搬到院子里后,林窈便觉得在院子里吃饭比窝在灶房里舒坦多了,打那以后,这桌子就再没搬回去过。
林窈打开放在一旁的甑,往外盛饭,“阿兄猜猜咱们今天一天挣了多少钱?”
“一两?” 林诚猜道。
林窈也不打算卖关子,直接说道:“是二两五百九十八文!” 尽管这两个月来,林诚已经渐渐习惯了妹妹赚钱的本事,可乍一听这个数目,还是吃了一惊,脱口而出:“这么多?!”
林窈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可咬了一口蒜香排骨后,笑容便僵住了。这排骨炸得太老,里头的汁水都被榨干了,吃起来口感又干又硬。但她没吭声,就着米饭,嚼巴嚼巴咽了下去。只是心里暗自想着,以后叫阿鱼帮忙的时候,也得把林诚带上,不会带团体就只能自己干到死。
~
半夜,林窈在睡梦中瞧见一地的铜钱,她满心欢喜地蹲在地上捡钱。突然,一股水流涌来,铜钱顺着水流飘走。她心急如焚,拼命伸手去捞,却没捞上几个。猛地一下,她从梦中惊醒,才发觉是一场梦。
林窈坐起身,只听见头顶上雨声噼里啪啦下个不停。她抬手抹了把脸,抬头一看,屋顶竟空了一大块。屋外狂风暴雨肆虐,茅草屋的屋顶被掀飞了一部分。床上的被褥大半已被雨水浸湿,地上也积起了浅浅的水洼。
林窈顾不上许多,赶忙披上衣服走到门外。正巧,林诚穿着蓑衣朝她这边走来,“阿窈,你没事儿吧?我屋顶的茅草都被吹飞了。” 说着,林崧从林诚怀里探出脑袋。林窈伸手摸了摸他的小手,冰凉冰凉的。“我这儿屋顶也漏了,我收拾收拾,今晚就在灶房凑合一晚吧。”
林诚望着林窈身后一片狼藉,雨水还在不断从缺口处灌进来,应道:“好,不过也不知道这灶房能不能扛住,这雨下得太大了。” 狂风呼啸而过,吹得他们站立不稳,林崧吓得往林诚怀里又缩了缩。
“灶房虽说也是竹木草皮搭的,可多到底用了些竹子,比咱俩的屋子要结实。” 林窈说完,转身回到屋内,把银钱和衣裳收拾好,塞到林诚怀里,让林崧抱着。她穿上蓑衣,将湿了一角的被褥叠好,藏进蓑衣里。
灶房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墙角已经开始有积水蔓延。林窈把被子铺在还算干燥的地上,又和林诚一起,将灶房里的柴火尽量往高处堆,生怕被水浸湿。林诚在灶膛里生起火,木柴燃烧的声响被屋外的电闪雷鸣盖过,橘红色的火苗在灶膛里跳跃着,驱散了些许寒意。林窈拿出刚刚打包好的衣裳,给林崧套了两层外衣。如今正值初秋,一场秋雨一场寒,要是着了风寒可就麻烦了。
安置好一切,三人坐在灶房的角落里,紧紧靠在一起取暖。林窈听着外面狂风暴雨的声音,心中盘算着接下来该怎么办。屋顶的修缮迫在眉睫,可购置材料需要不少钱,他们好不容易攒下的几两银子,原本计划用来扩大生意,如今看来,只能先挪作他用了。林窈用肩膀碰了碰林诚,“阿兄,咱们得赶紧把屋顶修好,不然这屋子没法住人,生意也做不了。” 林诚点头,应道:“行,这屋子早该修修了。”
一夜暴雨过后,天光穿透厚重的云层,洒落在地上。林窈被光亮晃醒,率先起身,推开灶房的门,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她和林诚的屋子因昨晚漏雨,一片狼藉,杂物散落一地。好在因为家贫,家里本就没多少东西,她穿越过来后一门心思扑在赚钱上,还没来得及添置物件,这倒也算 “断舍离” 了。当然,这也称不上什么幸运。所幸她把原主的衣服留了下来,过几日盂兰节,好给原主立个衣冠冢。林窈又转到屋后查看,后院种的韭菜和野葱也被暴雨打得东倒西歪,此刻都蔫巴巴地躺在泥水中。
“阿窈,诚哥儿!” 林窈和林诚正在收拾家里的残局,门外传来梁氏的声音。林窈赶忙放下手里的笤帚,“来了!”
梁氏一进门,就看到院子里的一片狼藉,惊呼道:“我的天爷哟,这雨可把你们家折腾惨了!你们兄妹俩怎样,没事儿吧?”
林窈摇了摇头,“嫂子,我们都没事儿,就是这屋子暂时住不了人。”
梁氏走进屋内,瞧着那漏雨的屋顶和满地的积水,连连摇头,“这屋得赶紧修,天说变就变,万一再来场雨,就是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
刘大壮抱着刘大宝跟在梁氏身后,听她这么说,也点头赞同:“是哩,你们这几间小屋子早该修了,以前没钱没办法,如今日子越过越好,这屋子也得拾掇起来了。”
“我和阿兄正有这个打算,只是不知道修缮屋子得花多少工钱?” 林窈对工钱心里没底,怕给少了,房子修得不牢固,再来场天灾暴雨,房子又得塌了。
梁氏替刘大宝擦了擦脸,大宝到了长牙的年纪,总是忍不住流口水梁氏边给刘大宝擦脸,边说:“村里修房子,都是邻里之间搭把手的事儿,管顿饭就行,不用给工钱。”
刘大壮也接着说:“等收拾好东西,阿城就跟我到各家去问问,看谁能来帮忙上工。这几天你们就住我家,阿窈跟你嫂子住,阿诚和崧儿跟我住。”
几人收拾好东西,正要往外走,就看见刘旭正准备敲门,“阿窈妹妹!阿诚!昨天下了大暴雨,我娘喊我来瞧瞧你们可好。”
“我们都好,就是家里屋子得修缮了,我们正打算去各家问问,这几天谁能来帮忙修房子呢。” 林窈侧了侧身,好让刘旭看到家里的情况。
刘旭往院子里看了一眼,忙说:“算我一个!我也来给你们修房子!”
刘大壮带着林诚就要去请人,林窈原本就打算提前去镇上买食材,顺便再购置些衣裳被褥。只是她要是一个人去,林诚肯定不放心,所以一直没提这事。现在正巧刘旭来了,林窈提议:“阿旭哥,你陪我去镇上买点食材吧,明天就要动工了,我得提前把饭菜准备好。”
刘旭爽快地应下:“行嘞,咱这就走。” 两人套好驴车往镇上去了。
大雨对清泉镇没什么影响,只是在空气中平添了几分湿润。林窈一到镇上,就直奔猪肉摊子。明天是动工第一天,她打算做些硬菜,让大家吃得满意,干活更有劲儿。林窈买了一大块五花肉,又买了两斤猪板油,接着去了鸡市,买了三只鸡。
买完菜,才到今天出门的目的,买衣服!
林窈今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置办新的衣裳被褥。她来到一家成衣铺前,店铺门脸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门口两侧的木架上,挂着几件样式新颖的成衣,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店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樟木香气,一排排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式衣裳,从粗布麻衣到精致绸缎,应有尽有。角落里,叠放着几床崭新的被褥,花色各异,绣工精细。林窈和刘旭一进门,一位身着蓝色长衫的中年掌柜满脸热情地迎了上来,“娘子,您看看想买点啥?我们这儿衣裳款式多,料子也好,被褥更是保暖又舒适。”
林窈说道。林窈瞧了瞧自己身上补丁摞补丁的粗布麻衣,这身衣服也该 “退休” 了。她抬手指向一件月白色的交领长褙子,袖口与衣襟处绣着浅粉色的梅花图案,腰间搭配一条淡蓝色的绸带,显得清新又雅致,极为适合秋冬时节叠穿,“掌柜的,麻烦把这件拿给我试试。”
掌柜连忙取下衣服,双手递到林窈面前,笑着介绍:“娘子好眼光,这月白色可是今秋最时兴的颜色,衬得姑娘肤色白皙。这梅花绣工更是精细,一针一线都是我们店里手艺最好的绣娘绣的。这长褙子长度正合适,里面搭件中衣,再配条厚实点的裙子,冬日里也能保暖。”
果然,无论哪个朝代,推销人员的嘴都是骗人的鬼。原主在祖屋时,忍饥挨饿还做牛做马,面黄肌瘦。她穿越过来后,虽吃得好了,但是日日出摊,早就晒得黑不溜秋了,怎么衬都不会白的。不过,她也看得出原主底子很好,等赚钱了,好好养养皮肤,日后肯定是个出挑的大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