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戊土——厚载者
八字日干为戊土的人,个性刚强,沉着厚重,做事按步就班,一板一眼,给人一种平稳踏实的感觉。对人的要求不多,反而对自己要求严苛,就算碰到困难,也会贯彻始终,决不放弃。其人作风保守而略欠创意,人较被动,对金钱并非十分看重,愿意花长时间及精神在工作上,求取事业成就,是个忠诚值得信赖之人。
戊土喜欢甲木(参天大树)
戊土为厚重之土,甲木为参天大树,甲木的根可以深入戊土之中,使戊土得以稳固,同时甲木的生长也能彰显戊土的肥沃与承载能力,二者相互成就。
戊土得甲木扎根,命主性格坚韧中带有灵动,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执行力,能在稳定中求发展,可寓意戊土因甲木而有了生机与活力,如同大地上生长出繁茂的树林,易成“土木成林局”,也称为“木土相成”。
戊土喜欢丙火(阳光)
戌土为阳土,具有厚重、稳固的特性,象征着城墙、堤岸等坚固的物体。戌土是火的载体,能够承载和滋养丙火与丁火,使其有根基可依。戌土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阳刚之气,与丙火相互呼应,丙火为太阳之火,具有光明正大、热烈奔放的特性。象征着阳刚之火,能够温暖万物,驱散阴寒,丙火可以为土提供温暖与活力,使其更加生机勃勃。同时,丙火也依赖土的承载,土厚则火旺,火旺则土焦,二者相互依存。
戊土得丙火照耀,命主性格热情开朗、积极向上,有领导才能和号召力,在事业上容易取得突出成就,易成“火土光明局”,也称为“火土成慈”。
戊土喜欢癸水(雨露)
戊土虽为厚土,但也需要适量的水分来滋养,癸水柔和细腻,如雨露般能滋润戊土,使戊土保持一定的湿度,利于孕育万物,且不会像大水那样对戊土造成冲击破坏。
戊土得癸水滋润,命主性格温柔中带有坚韧,心思细腻,有较强的感知力和包容心,戊土与癸水相互滋润、相辅相成,易成“水土润滋局”,也称为“水土和合”。
戊土喜欢庚金(矿石金属)
戊土作为大地之土,蕴含着各种矿物质,庚金代表矿石金属等,在山脉中,土壤覆盖着大地,而在土壤之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会蕴藏着各种金属矿产。土壤孕育和包裹着金属,就像土金毓秀所表达的,土为金提供了孕育和生长的环境,金在土中孕育而生,展现出一种灵秀之美,代表着土与金相互作用,产生出美好的事物。
戊土得庚金辉映,命主性格坚毅果断,注重实际利益,有较强的理财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相互映衬,展现出独特的光彩,易成“土金辉映局”,也称为“土金相成”。
南朱这次一样给戊土人设计了一幅《富春山居图》,此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立体纵深描绘了富春江的一年四季景色,从开片的起势,春光明媚,水涨草发的春天,再到浓荫密布,万木葱茏的夏日,天高云淡,木叶纷飞的秋天,万木凋敝,肃静苍茫的寒冬。画卷中富春江两岸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富春山居图》的立体与交互技术影像效果非常逼真,任凭戊土人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在画卷中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可广角深远,可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
第一部分:剩山图,开篇既是万丈高山,给人视觉震撼。图画上峰峦收敛锋芒,浑圆敦厚,缓缓而向上的土堆,层层叠叠渐进堆砌着,又转向左方慢慢倾斜,画者本来使用的“长披麻皴”笔法,用毛笔中锋有力向下披刷,形成画面土壤厚实的质地,山岚白色雾气迷蒙。南朱用立体与交互技术影像表现后,万丈山峦巍峨的矗立在白色的迷雾中,高峰和平坡浓淡朦胧,丛林粗细变化,聚散组合,远近浓淡,干湿结合,苍苍茫茫。显现出江南山水湿润的独特风景。
第二部分中所画的山脉的发展变化发生了转折,随着山脉的层次变化,画中的树木、土坡、房屋和江中泛起的小舟更有一种层峦环抱、山野人家的萧瑟感。
由第二部分至第三部分也是墨色变化最大,空间变化最丰富,近处的松柏微微摆动至右,遥相呼应远处的大山,承先启后,路转峰回。略用皴染的坡与平静的江面,又向后延伸,画面由密变舒,疏离秀丽,又用浓墨细笔勾勒出画中水波、丝草,阔水细沙,风景灵动。水是从哪里来,是从天空的云出来的,唐诗里面讲“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戊土人跟着画面走,就会来到富春江上水的穷绝之处就是它的水口。
第四部分,全篇画作笔墨最少,没有皴染,只有山,只有水,还原了自然的本真,构图上跨越第五部分,一片水沙,一段最长的留白,如同一年四季,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画中点点枯苔小树土坡,河岸边的小桥连接着第五部分。
《富春山居图》这六个部分也像极了春夏秋冬,从前三部分的繁华葱荣、大气磅礴,到第四部分如同时间中的秋冬,静观万物,繁华落尽,肃静苍茫。第五部分至第六部分中宽远的白沙,留白处两艘小船并行江中,船上渔夫也只是点景,微小的身影,渺小的生命,在整片的留白中,一如一颗尘埃。远处一片远山,笔的线描,墨的拖带,交织在一起,一直延续在后面的大段留白中。虚实结合,相得益彰,留给观者无限的思考空间。
在《富春山居图》中,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茫,变化极矣。戊土人可以深入自然,细心观察自然界在风、雾、雨、雪、空气和阳光下的变化,捕捉四季不同的景色,探究深山幽壑古木泉流的灵性。在这里山水有着很强的生机和活力,将淡泊宁和的情感与山水的气韵合一,达到了自然浑成的至美境域。
南朱在设计这幅画卷时,不禁被画者墨简远逸迈,苍劲高旷,气势雄秀的风格所折服。觉得自己“心脾俱畅”,“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这幅伟大的作品的确让南朱有咫尺千里、叹为观止的感觉。
《富春山居图》让戍土人一次次感受到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青山横北郭。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
设计完成后,南朱将古音乐《高山流水》这首千古绝唱回荡在在《富春山居图》中。
一曲《高山流水》回到千年之前的那个山谷,来一场与山水的对晤。山高任水流,水流任山高;山高水更流,水流山更高。高山弹流水,流水奏高山。高山流水一起弹奏出人间绝唱,山水之间,琴韵之中,孤舟单骑,领略天地之浩远、山水之灵韵。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