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壬水——理智者
八字日干为壬水的人,个性坦白又直接,乐观而精明,主动而明理。头脑灵活善于把握机会,行为与思想极之率性,喜欢控制他人,自己以为正确的事便无人能够反对。富想象力及好奇心,凡事都要问到底,喜欢竞争及刺激,为人机智健谈。事业上,天生外向及喜运用权力,责任心强,有很好的直觉,关心正义和公平。博学多才,颇受异性欢迎,工作踏实而不喜虚浮。
壬水喜欢甲木(泄秀)
壬水为阳水,奔腾不息,如同江河湖海之水,需要甲木来泄秀,让其能量得以抒发。甲木为参天大树,壬水可以滋养甲木,甲木能将壬水的旺气转化为自身的生机,使壬水的力量得到合理的释放,同时也提升了壬水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
壬水得甲木泄秀,命主思维活跃、才华横溢,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人洒脱,易成“水木清华局”,也可称为“壬甲相生”。
壬水喜欢丙火(调候)
壬水属寒水,气势汹涌但性寒,需要丙火的温暖来调节气候,使水不至于过寒而失去生机。丙火的阳光可以照耀壬水,让壬水更具活力,形成水火既济的良好状态,促进万物生长。
“日照江河”,“火照大海”,“霞映碧波”一幅幅广阔而宏大的画面,太阳的光明与热量照耀着广阔的江河、大海,既展现出太阳的强大能量,又凸显了江河、大海的浩瀚包容,日出江花红胜火,两者相互映衬,有一种壮丽的美感。
壬水得丙火调候,性格热情而不失理智,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去克服困难,易成“水火既济局”,也可称为“丙壬相照”。
壬水喜欢戊土(制水)
壬水汪洋恣肆,若不加以制约,就会泛滥成灾。戊土为阳土,厚重坚实,能够起到堤坝的作用,阻挡壬水的泛滥,使壬水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流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壬水变得更有节制和秩序。
壬水得戊土制约,性格沉稳、自律,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责任心,能够在规则和秩序内行事,做事有条不紊,能够凭借自己的稳重和责任心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易成“土水制衡局”,也可称为“戊土制壬”。
壬水喜欢庚金(生水)
庚金为阳金,壬水为阳水。自然界中,金属矿脉往往与水源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山脉中,矿石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风化侵蚀等过程,一些有金矿等金属矿的山区,常常能发现有清澈的泉水流淌,形成金白水清自然景观,清澈的泉水从金石中流出,泉水清澈纯净,代表水,金石则代表金。金性刚硬,水性纯净,金能生水,使得水更加清澈,象征着一种纯净、高洁、清爽的状态,金与水相互作用,呈现出清澈、灵动的美感。
壬水得庚金生助,头脑聪明、反应敏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贵人运强,在生活和事业中容易得到长辈或有实力的人的帮助和支持,易成“金水相生局”,也可称为“庚金生壬”。
壬水喜欢癸水(帮扶)
原因:癸水为阴水,与壬水同属水类,壬水为江河湖海之水,癸水为雨露之水,二者相互帮扶,能够增强壬水的力量。
水纳百川,有容乃大。癸水可以为壬水提供补充和支持,使壬水在遇到困难时有更多的依靠。
壬水得癸水帮扶,在生活和事业中容易得到朋友或同行的帮助和支持,性格也会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在团队合作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易成“水水相助局”,也可称为“癸壬相扶”。
南朱给壬水人设计的是一幅《长江万里图》,此图再现祖国山河之壮美,歌颂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整幅画卷豪迈奔放、雄浑苍茫,展卷之下,万流奔腾,千岩耸峙,其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以四川省为起笔,开卷是都江堰的“岷江索桥”,而后,随长江滔滔而下,越三峡,过江陵,纳百川,直至江苏入海的沿途景色尽收眼底,无论沿岸之屋宇、舟帆、山岚、云雾、远山、近水、林瀑、城垣等,疏疏落落,千巖万壑沿绵不绝。
整幅画面长江绵延数千里,横贯中华大地。一路上浩浩荡荡,山峦重叠,云雾显晦,翠色溟溟如海,一江横流,森森淼淼,在靠山脚的江岸边,遥见几只帆船在浪涛中颠簸;沿岸桥梁村镇、山野人家,将万里长江尽收眼底。
在近20米的长卷中,从“岷江索桥”到长江出海的一段,分十段分别绘出岷江、嘉陵江、宜昌、武汉、鄱阳湖、黄山、南京、镇江、吴淞口等十处江山胜景,可独立成图,又可贯连,咫尺千里,山势与河流蜿蜒交错;然后采用横势铺陈的手法,高山与平陆绵延交替,经武汉三镇,江面豁然开阔,又不时画出支流,山城水廓错落衔接,风帆处处,制造深远苍茫的空间。过了南京和金山,江面更形宽阔,山势渐渺;过上海、崇明后,则是一望无际的浩瀚大海。
南朱根据画卷表现形式上的特色以鸟瞰之构图方式展现了连绵不绝的动势和空间,将不同之时空视点,纳入同一视觉空间,透显了中国文化的宇宙观。充分体现了,画面上疏密明暗的安排,予以一种水气湿润、青翠盎然的感觉,将那种浓郁幽深、郁郁苍苍的江南景致,表现得极为动人,有一气呵成的整体感,营造出长江山水庞大蜿延的气势。
全卷结构的结构设计完成,南朱感觉置身一场百人乐团大规模演出的交响曲。此曲节奏变化之中雄壮与细腻,快速与舒缓交互迭出,色彩变化,有缤纷浓郁,也有清雅飘逸。而且天光水色,阴阳明灭,气象万千,可以说是集宇宙之大观于眼底,让南朱感受到画者游历名山大川的蓄积之厚,胸罗天下之魄。
作为中国第一长的河流的长江,有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最深切的基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最悲凉的触景伤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最沉重的怀古伤今: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有最深广的天下忧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有最通俗的隽永相思: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最难平的壮志难酬: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最感慨的豪情万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长江一直都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也一直都在画工画师的画作里。
《长江万里图》的配曲,南朱毫无悬念的给它配的是《春江花月夜》,此图此曲,相得益彰。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悠扬的旋律,将丰姿多彩的春江和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它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此曲流传甚广,它犹如一幅长卷,把丰富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以及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壬水人进入了春江明月初升之时,一叶扁舟,一点渔火,在月下随水漂浮的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欣赏了江南水乡的风姿。整首乐曲气韵优雅,刻画入微,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于优美抒情中见豪放,起伏有致,富于形象,其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