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神色一喜,甩开他:“好你个贼王八。”他点了一个手脚灵活的小厮,爬上房梁一瞧,果真有一个小巧的包裹被塞在房梁上的角落里。
又当着街坊的面揭开一看,竟是品质上佳的玉镯子,金项圈。往底下一翻,赫然是一块玉质温润的祥云玉佩。
人群中顿时哄闹起来,有街坊指着顾老五道:“我就说他是个手脚不干净的。”
顾五嫂同样也是被惊得头晕目眩,她再次扑到顾老五身上死命捶打:“你这夭寿的作货,你有这么多宝贝竟然还要偷我辛苦浣衣赚的铜板!老娘一件一件脏的臭的洗得手都快烂掉了!”
沈少东家上前检查一番,没认出是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不过他随即把东西一包,收入自己囊中:“行了,东西既然已经找到,看在主仆一场的份上,我不再跟你计较,你好自为之吧。”
证据齐全,沈三嘚瑟地踹在顾老五腰上:“叫你手脚不干净!”,又笑脸对街坊说起顾老五的闲话。周遭指指点点的声音也落到顾五嫂身上,她哪里肯吃亏,爬起来拍打沈三:“你从前好歹与老五兄弟相称,亲亲热热唤我一声五嫂子,今日便是来我家落井下石的吗?变戏法的都没你变脸快!”
沈三同样是个混不吝的,被顾五嫂打了几记,面上下不来,扬手竟要打女人。
见沈三失了分寸地撒野,沈少东家及时拽住他,反手给了一记巴掌:“丢人现眼的东西。”
又对死命哭嚎的顾五嫂作揖,一副翩翩公子样:“此乃我母亲的遗物,请原谅则个心急了些。虽错在顾老五,但既然是我的人动了手,这医药费还是要给的。”
说罢,就亲自递了一贯钱过去,围观的人叫好,纷纷称赞他是个君子。又有人不屑地看着顾老五,觉得他不配拿那些钱。
顾五嫂看着面向自己摊开的一双洁白如玉的手,身子摇晃地怔了一会儿,才伸手去接:“多谢少东家。”
沈少东家望着她那双手,眼中一阵嫌恶。所幸背对着众人,无人发觉他的伪君子行径。不待顾五嫂接触到自己,便像是不经意一般松了手。
顾五嫂沉默地低头捡钱,又说了几遍谢。
沈家的一群人匆匆来,发了一顿威风,又匆匆地跑了。来看热闹的街坊三三两两的安慰顾五嫂几句,突然有人问:“顾老五的脸色是不是不太对劲?”
顾五嫂这才回神,大惊失色地去探顾老五的鼻息。
没气了。
翌日,相熟的邻居纷纷来顾家帮忙。虽然平日里因为顾老五惹是生非的性格,一度使顾五嫂无言面对邻居。可如今人已经去了,再多的坏事也烟消云散了,这会儿邻居们帮起忙来全凭热心,再无芥蒂。
“大郎他娘。”丈夫死了,邻居对她的称呼就从顾五嫂变成了大郎娘:“虽说我这话讨嫌,可如今既然老五已经走了,你也该想想以后了。”
王婆子摸着大郎娘粗糙的手,心疼地说:“这孩子这般小,你一个人如何养活他。”
大郎娘听得心绪不宁,摸了摸孩子的脸,下意识说:“从前他爹也不往家里拿钱,和如今又有什么分别。”
大郎娘怀抱着的孩子才出月子不久,若非顾老五不事生产,也不至于逼得她一个还没出月子的女人出门做活。
甚至今天,再也不会有人时不时回家里将她辛辛苦苦攒的钱偷走了。大郎娘心酸地想。
王婆子和她相处那么久,知根知底,却是起了保媒的心思。毕竟大郎娘贤惠,能干,既能往家里赚钱拿银子。人年轻,身子也能生,见她生下的两个孩子都十分壮实便可见一斑。
王婆子心里想着自己年纪轻轻便丧妻的侄子,一个人带着个两三岁的淘气男娃,忍不住十分心疼。说来那侄媳妇也是个可怜人,拼死生下一个壮硕的胖男娃,自个儿却没福气。孩子留下,娘走了。
从前和顾家做邻居,那顾老五人很是混不吝,她看待大郎娘就像是看半个女儿般怜惜。如今想到自己的侄子,就忍不住用看媳妇的眼神审视一番。
王婆真心实意地拉着心绪不宁的大郎娘的手:“孩子,你还年轻,老婆子我是过来人。你为那么个东西守着,太委屈,也太不值。你人长得好,又贤惠能干,还怕找不到好婆家吗?我就知道一家,你且听我细细说……”
大郎娘魂不守舍地听了一会儿,忽的听到王婆说:“这孩子到底姓顾,你公公婆婆没了,可我听说你那公公是有兄弟的。你早晚要嫁人,带着这个累赘也不好,倒不如给他送回本家去,人家自会好好待这姓顾的孩子的。”
咚一声,大郎娘的脑袋仿佛被人剧烈捶打一记,打得她眼前竟嗡嗡地飞出小虫子,让她看不清周遭,看不清王婆的脸,只看到她一张一合的厚嘴唇。
大郎娘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报应,报应啊……
从前她图顾老五长得好,家里小有家资,又是家中独子。虽休了个老婆,带着个半大女孩,可也是能托付一生的好人家。
是以当她嫁过来后,发现顾家的一切不过是片花架子。顾老五的父兄先后在走镖路上土匪手下舍命救过沈家人,顾老五这个独苗苗因此得主家放了良籍,又受沈家人照顾。可婆母尖酸,又把唯一的独苗苗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顾老五好赌,家中钱财被他扫荡一空,除了凑给自己的那副聘礼,顾家可谓是一穷二白。顾老五更是个赚多少花多少的混不吝,她眼看着顾老五一次次作,耗光了沈家人的耐心。
那也才不过半年而已!
生活太贫苦,当她身怀六甲,顾老五那个跟着亲妈走的亲闺女回家讨钱的时候,她终于生了坏心,撺掇顾老五把那拖油瓶骗去城外扔掉。
“大郎娘,你说我说的对不?”王婆笑呵呵地望着大郎娘:“我那侄子处处都好,虽带了个儿子,可你年轻,还能生。你对那孩子好些,将来你们也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大郎娘脑袋一阵刺痛。
报应啊!她嫌弃别人的孩子是拖油瓶,甩走了。如今人家瞧她的孩子也是拖油瓶,竟是要她亲自扔了。
报应啊!
大郎娘倏然流下泪来,又想到自己走丢的大女儿,那也是自己的报应。丢了人家的女儿,转头自己的女儿又找不到了!
她不知哪生出的力气,从门后捡出棒子,一路把王婆打出去,多年邻居的和气也不要了,王婆走时骂骂咧咧,有些话竟和顾老五他娘的话重合起来。
襁褓里的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大郎娘却没有心力去管,颓然地顺着门板跌到地上。、
哭了一会儿,大郎娘又爬起来扑到顾老五身上捶打,脱了鞋用鞋底子拍他灰白的脸:“你个死鬼,你死就死了,你死之前倒是把女儿的下落告诉我啊,你这死也死的没用的畜生!”
此时,门又被敲响。
大郎娘怒火上涌,捞起棍子,豁然站起身推门:“你个老婆子,老娘说了不改嫁不改——”
她的声音戛然止住。
狐疑地看着眼前瘦小的孩子:“你找谁?”
阿灰灿然一笑:“娘,我回来看看爹。”
说完不顾大郎娘的反应,推开她径自往屋里走去,随即便响起一声惨叫:“爹啊————”
大郎娘从呆愣中回过神,木木地转身,与阿灰对上视线。她张了张口,还没发出声音,就听阿灰张嘴便嚎:“爹啊——我可怜的爹啊!你年纪轻轻怎么就去了呢!你叫阿婆在地底下怎么安心啊——她的心肝儿子死了啊————”
邻居又纷纷赶来,目瞪口呆地看着一个小孩又唱又跳地哭坟:“爹——苍天啊,谁杀了我的爹——我好不容易找到家——谁杀了我的爹啊——”
邻居中有人回过神来:“噢,这是那个,那个顾老五家的大娘吧。”
“不是说跟着亲娘走了吗?”
“两年多前回来过一次,听说又被顾老五给送走了。”说话间,就有人若有若无地把视线落到大郎娘身上。
毕竟当初她逼走原配女儿的事,抱着肚子又哭又跳的,隔这么近邻居不会不知道。
大郎娘浑身僵硬,什么反应也没有。好心些的邻居已经上前拉起快哭晕过去的阿灰,好生解释:“你爹是偷了沈家的财宝,才被打死得啦。哎哟喂他真是生了副那么大的胆子,什么金项圈玉镯子都敢偷,不看看他自己家里什么样的哦。”
阿灰立时愤怒地跳起来:“我不信,我爹虽然好吃懒做不爱干活,可不是喜欢小偷小摸的人。你们告诉我,那个什么金项圈是你们看着我爹偷回来的吗?”
邻居左右相望,一脸茫然:“不知道啊,沈家说你爹偷了东西,东西都拿回去啦。”
阿灰一拍大腿:“他们从哪里拿的,不会是从房梁顶上吧!”
说着就要爬上去看。
这回轮到邻居们面面相觑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顾家到底唱的是什么戏。
阿灰一看屋顶上什么都没有,顿时撕心裂肺地哭起来:“什么偷东西,那分明是我娘的嫁妆,嫁妆单子还在呢!是我阿婆藏到屋顶上的,怕我娘大手大脚乱花了,临死前才叮嘱我爹东西在房梁上,死活都不能卖的呀!那是传家宝啊!”
这时现场根本没人能说出是顾家母子抢儿媳嫁妆的行为奇葩一点,还是沈家人霸占从前下人家里财物还打死人的事儿更劲爆一点。
阿灰怒气冲冲地往几个邻居叔伯面前一跪:“大娘不孝,连爹爹最后一面也不曾见过。只是无论如何不能叫我爹死的不明不白,求叔伯们抬我爹去衙门,我要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