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晨太阳早早就出来了,宋颂俩人也趁着天不亮就出门了。
宋颂站在树杈间,把手上装满了的篮子递给宋莹,接着宋莹换了个空的小背篓给他。
小篮子和小背篓上面都有他昨晚临时缝上去的布巾,把那些镂空部分都挡住了。
这地偏远,没有人来打扰,宋颂很快就摘满了一背篓,和宋莹一起回了家。
回到家,宋莹去灶房做饭,宋颂则把放在堂屋里的簸箕给端了出来,早上出门太早,露水还没消散,不敢把枸杞拿出来,怕沾上水汽,这时候太阳出来就好了。
“颂哥儿,早上吃面?”宋莹问道。
“昨天不是还剩了些兔子佐料,也一并热了,下面。”宋颂应了一声。
头一顿炒兔子肉里头自然只有兔子,不过昨晚热着吃第二顿的时候就加了些野菜进去,有荤油炒过的菜,绿油油的,也好吃。
到今天早上已经不剩什么菜和肉了,只剩下辣子山姜之类的调料,正好早上吃面,有这些不用另拌调料了。
面条是宋莹擀出来的,卖相不好,不过是自家人吃,也不看重这些,宋颂一进灶房就闻见麻辣的香味,馋的他直咽口水。
两人快速吃完饭,眼看着快到巳时中了,才收拾收拾,准备又去一趟。
临走时,宋颂让宋莹拿上她挖野菜的篮子,道:“我估摸着剩下的一背篓应该装得完,你就不跟我一起去了,你跟寨子里其他人去挖野菜,我弄好了就过来找你。”
宋莹年纪小,枸杞树却是不近,走太久她也受不住,想着剩下不多,宋颂便想着两人分开走。
“啊。”宋莹有些犹豫,她才上来,跟寨子里的人不熟,觉得尴尬。
不过片刻,她自己想明白了,家里人少,分开走是最好的,也就不再犹豫,说:“我等下找雁雁一起。”
宋莹挎着小篮子去找宋雁雁了,宋颂走在她后头,锁了门,想了想,往周荃家走去。
也是巧了,正好遇见回来喝水的周荃,见他来了,周荃眼睛一亮。
“周大哥。”宋颂看见他扛着锄头,便快走两步,到了跟前,“周大哥,我去摘枸杞子,中午不一定能回来,午饭你就自己将就一顿,回头我给你补上。”
周荃不在意补不补的,他看向宋颂身后,担忧地皱起了眉头:“你一个人去?”
宋颂不明所以,点了点头。
周荃有些着急了,“那地儿离寨子有些远,万一遇上大东西怎么办?”
宋颂一愣,他想着能赚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半点没想起山林里的危险。
周荃见他一副懵懂的模样,就知道他什么都没考虑,叹了口气,周荃想,宋颂第一次进山,他还是多盯着点吧。
周荃道:“你一个人我也不放心,你把灰灰仔带上,它机灵。”
其实比起灰灰仔,他更愿意是他跟着去,可惜他是汉子,宋颂是哥儿,单独出去不好。
周荃吹了声口哨,趴在后院休息的灰灰仔听见声音,两只耳朵竖起来辨认了一下方向,才朝前院跑来。
周荃为他考虑得如此周到,宋颂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着周荃弯腰跟灰灰仔低声交代,宋颂有些愣神。
“好了,你走慢点等它辨认方向,后头就算是迷路了也不用怕。”周荃拍拍灰灰仔的脖子。
灰灰仔朝宋颂走去,在他腿边嗅闻,宋颂之前跟灰灰仔认识,知道这是在闻气味,也就没阻止。
“谢谢你,周大哥。”宋颂捏着衣角道。
周荃摆摆手:“天黑的早了,别贪多,看着天色回来。”
宋颂心中对他自是感激,再三保证自己只去一趟就回来,周荃这才放心。
看着宋颂的身影消失在远处,周荃思考了会儿,也不急着下地了,回家拿了酒往胡正家去了一趟。
上午胡正两口子都在家里,他刚进门就遇见李尧月带着宋雁雁和宋莹往外走。
各自打了声招呼,李尧月回头替周荃喊了声胡正,才带着两个姑娘往外走。
胡正匆匆出来,身上穿着围裙,看起来像是在做饭,见周荃来了,忙道:“不去地里?”
说着,他回屋端了凳子,也把身上的围裙给脱了下来,才看向周荃。
“等下去。”周荃把酒递给他,抬头时扫了一眼院子,院子里都晒着胡正两口子炮制晒干的药材,里头枸杞也有不少。
胡正接过酒,打开嗅上一嗅,眼睛便亮了,这酒醇香浓烈,可是周荃特别宝贝的那坛酒,他笑着调侃道:“这酒你竟舍得拿来送我?”
周荃看也不看,直接问道:“你常去医馆药铺,可知哪家收大量枸杞子的?”
没承想他是来问这事的,胡正眼神疑惑,却没多问,思索了片刻道:“南门外有家孟氏医馆,我记得一直在收枸杞山茱萸这些。”
因是周荃来问,胡正把那家店描述的十分详细,末了才问:“你怎的想起问我这个?”
周荃道:“这你别管。”
说着,他起身回家,胡正连忙搁下手里的酒,起身相送,等到周荃走到转弯后,他才想起来,昨日在寨子外面,他遇见了宋家兄妹俩。
一个背着背篓,一个抱着篮子,走得飞快。
*
带着灰灰仔,宋颂行走在林间的确放松很多,灰灰仔机警,能分辨出草里的东西,它不叫便说明是安全的,能走。
到了枸杞子树下,宋颂说道:“你在这不要跑动,我很快就摘完。”
他也不知灰灰仔能不能听懂,不过看灰灰仔当真坐了下来,他便当它听懂了。
不再耽搁,宋颂将背篓背在身上,双手抱住树干往上攀爬,灰灰仔仰起头,忽然起身冲着枸杞树直叫,把宋颂吓了一跳。
宋颂低头看去,灰灰仔又不叫了,等他转头继续爬的时候,灰灰仔又叫,几次下来,宋颂觉得自己明白了它的意思,他喊道:“你放心,没有危险的。”
像是听懂了他的话,灰灰仔又重新坐下来,是不叫了,只是眉头皱起,看起来很是忧心的模样。
宋颂没管它,一口气摘完剩下的枸杞子后,才长长出了口气,这棵树的枸杞挺大,现在摘的估摸着有个五六十斤,晒干后可能在十到十二斤,也是不错了。
树上的只还有些青色的果子,宋颂没摘,这一趟背篓没装满,看着还有一半的空背篓,加上灰灰仔跟着,宋颂便打算挖点野菜或是别的东西回去。
昨天刚下过雨,林间菌子都发了出来,这片林子也没人来过,野菜也多,他看着这么多可以吃的东西,喜不自胜。
他瞧见了地皮菜,有很大一片,他一点没给剩下,都尽数捡走,他还在树根草丛间看见了很多蘑菇菌子,他很多不认识,只敢捡着认识的摘,怕摘到毒蘑菇。
回去时绕了点路,他还看到一棵倒下来的大树,大树叶子枯败,树根看着发干,一瞧就是倒了很久了,宋颂爬到树上,发现了一大丛木耳。
这可是个金贵东西,他之前听村里人说过,镇上酒楼一碟凉拌木耳就要三十五文,这一丛可不止一两斤,他卖了吃了都不会亏。
他把背篓里的菌子全拿出来,放在了木耳的上面,菌子娇嫩,轻轻一压就坏了。
这背篓里既有枸杞又有木耳,既有地皮菜又有菌子,不可谓不重,宋颂费力地把背篓端到树上,让它的高度跟自己差不多。
背篓重,宋颂尝试了两次,第二次甚至灰灰仔都看不过来了,走过来用头帮他顶上去,这才稳稳当当地放在树上。
“谢谢你。”宋颂摸了摸灰灰仔的头。
灰灰仔眼睛眯起来,耳朵支楞着,看着就一幅喜悦的模样。
见宋颂背上了背篓,灰灰仔便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跑了几步后就停下,朝他汪汪叫,每走几步便是如此,像是在为他开路一般。
有灰灰仔在前面探路,宋颂半点脑子都不动,一直跟着灰灰仔走,不到三刻,他就看见了寨子的大门。
宋莹正好也挖完了野菜,跟着李尧月回去,他喊了声,大小三人同时回头,见他被背篓压得弯腰,李尧月连忙过来接下。
“嚯,你这上哪儿弄的,这么多。”把背篓放在地上,宋颂也轻松很多,他直起身子,揉了揉脖子。
宋颂边揉边道:“不知道,我本来是去摘枸杞的,结果看见野菜多,就一路挖过去,还是灰灰仔带着我回来的。”
灰灰仔叫了两声,昂首挺立。
山林高深,但周围安全的地方都被寨子里的人挖的差不多了,宋颂能挖这么多,说明去的地方肯定远,思及此,李尧月忍不住道:“山里危险,你带着狗也不安全,下次你若还要去,就多叫两个人,或是多带两条狗。”
他一个人是万万不能去的,不过宋颂带着灰灰仔,看来大当家是知道的,那怎么还敢轻易让宋颂一个人出去。
灰灰仔耳朵一抖,前爪后退了一步,方才那个昂首挺胸的骄傲劲登时没了,它低下头,在宋颂两边左右嗅嗅。
李尧月看着宋颂眉间露出歉意的模样,就叹了口气,宋颂一个哥儿,若不是实在没法了,又怎会独自走那样远呢,他养活自己都难,更何况还有个妹妹。
李尧月越看越心疼,把自己的野菜篮子递给宋雁雁,对宋颂道:“我帮你拿回去。”
端了一下,没端动。
李尧月愣住了,她力气可比一般哥儿女子要大,怎么会端不动,她一边想着一边再次蓄力,憋红了脸也才走几步路。
宋颂看得着急,连忙上去把背篓接下来,才重新放稳,就听见李尧月幽幽道:“作为大夫我劝你一句,年轻时不好好保养身体,老了只会更难过。”
宋颂嘿嘿一笑,眉目间露出喜悦的笑意:“明年就不会这样了。”
看着被压弯的背脊,李尧月皱着眉头上前托着,还不忘交代着后边儿两个小的跟上。
宋雁雁一手一个篮子,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是明年?”
宋莹道:“可能是明年就没有苦日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