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程心就从床上爬起来。
她在桌上挑了又选,平时没想着用雪花膏,好不容易有点爱美的意识,偏偏家里啥都没有,程心自暴自弃地选了两根红毛线用来扎辫子,估计他也看不出来啥变化。
她跟耿云野约好今天去集上把晒干的菌子卖掉,包括跟大伯母一起处理的菌子,自然晾晒三天就能拿去卖。
大伯母收完谷子已经想开了,放心把菌子交给她,“能卖钱就不算亏。”
程心背着大背篓坐上自行车后座,背篓里装着满满当当全是菌子。
耿云野在前面蹬着自行车:“卖完菌子回来的路上我教你骑车。”
他帮程心拎背篓出门的时候感受到背篓的重量,只是他骑车要载人不能替她分担。
程心跃跃欲试,但还是有些紧张:“万一我把车摔坏了怎么办?”
耿云野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自行车很结实,我担心的是你把自己摔伤了。”
程心脱口而出:“我也很结实,没那么容易受伤。”
耿云野下一句话让程心揪着他的衣角没再开口,“你受伤我会心疼。”
程心拧了一把他的腰,这人说话总是那么不害臊。
耿云野骑车去了他们公社,他和程心不在一个公社,但程家按距离来算,其实跟耿云野他们公社更近。
海湾公社路边摆摊的人比云栖岭公社的多,程心之前就听母亲讲过,没想到实际人更多。
程心压低声音小声道:“我们不用去黑市吗?”
耿云野随便挑了块地方:“不用,我们公社所有贸易在路边就能进行,没有黑市。”
程心放下背篓,耿云野在地面铺上蛇皮袋和稻草把菌子倒上去,程心分类摆好。
“你们这的人不怕被打成投机倒把吗?”
她们公社很严格,还有人巡逻,赶集时卖点自家地里产的东西倒还管得比较松,要是从外面批发回来的东西摆摊就有被没收的风险。
耿云野给她铺了块坐垫:“没办法,总要生活,我们公社整体耕地面积少,交完粮几乎没多少余粮,不出来摆摊的话根本生存不下去。”
虽说靠近海边不至于饿死,但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捕鱼的手艺,更何况早些年都把船充公了,会出海捕鱼的人寥寥无几。
他们大队满打满算只有五户人家能捕鱼,大队四十多户人都要生活。
“你们公社的政策还挺人性化。”
摊子支起来不到五分钟就有人来问价格。
“你们这菌子怎么卖?”
程心正要开口,耿云野抢先道:“都是上好干货,本来想自家留着,亲戚都夸品质好,自己吃浪费,家里让我们拿出来卖。”
中年男人腋下夹着黑皮包,他蹲下随手捡起几朵菌子翻看检查:“厚薄均匀,没有虫眼,看着不像陈货。这么细心的活是你妹子做的吧?给个优惠价,你这些菌子我全要了。”
耿云野更正他的称呼,“我爱人心灵手巧,价格肯定没供销社实惠。看得出来你是内行,这菌子采摘下来没隔夜就处理完了,拿回去炖汤保证跟新鲜的一个口感。”
中年男人越挑越满意:“这品相能够得上特级。”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耿云野直接开宰,
“我们的价格绝对物有所值,红菇六块钱、牛肝菌两块五、鸡油菌一块八、竹荪十块钱,全部论斤卖。”
地上摆放最多的是牛肝菌和鸡油菌,这两样大多数来自大队社员们上山采摘的那批,因为卖不出去被程心低价格收购。
程心采得最多的是红菇和竹荪。
男人被耿云野的狮子大开口吓了一跳:“小伙子一看就是专业人,专门挑特级价格卖。”
耿云野云淡风轻道:“没办法,我爱人手艺好,错过今天找不到第二家。”
男人把腋下的皮包换了个方向:“你这价格我拿去分销卖不上钱啊。”
耿云野没有直接点破,“大家既然是同行,山珍干货最不愁销路,更何况这东西你放得久不会跌价。”
男人被耿云野说服,他给的价格减掉成本带去沪市还能翻上一倍,于是大手一挥买了所有菌子。
“小兄弟口才不错,有没有想法出来工作?”
前两年改开政策刚宣布大家都在观望,生怕不小心被打上投机倒把的罪名。随着第一批吃蛋糕的人出现,做生意的人胆子都大了起来,现在遍地是商机。
男人专门从乡下低价收购干货卖到大城市,这些菌子在大城市可是紧俏货。
程心埋着头算钱,耳朵微微竖起。
耿云野谢绝对方的好意,“在老家种地挺自在,不用南北奔波。”
男人抱着皮包点头:“可不是么,要不是家里揭不开锅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程心算完账不敢置信,又反复核对,这一背篓菌子竟然能卖到两百块钱。
男人站起身,“妹子,总共多少钱?”
“两...两百块。”程心说话磕磕巴巴,生怕被人看出来她心虚。
这一大筐菌子只花了几块钱成本,卖两百块总有一种做亏心事的感觉。
男人二话不说从包里抽出一沓钱,数出二十张,
“妹子,你数数。”
程心拿着钱的手在颤抖,二十张大团结,她哪里见过这么多钱。
男人调侃地看向耿云野:“你们俩新婚吧。”
程心刚要解释,耿云野拉了拉她的手,“嗯,结婚没多久,两个人过日子总得想点挣钱的法子。”
耿云野帮忙把菌子分类倒进蛇皮袋,跟对方讲了菌子的储存技巧,男人满意地扛着蛇皮袋离开。
程心拿着钱怀揣不安:“他不会回来找我们吧?”
耿云野地上的东西收起来,轻笑道:“不会,这是我们的劳动所得。”
程心咬着下唇:“新鲜菌子都卖不到这个价。”虽然很欣喜赚到一大笔钱,可她生怕对方觉得受骗带着公安过来抓他们。
耿云野让她放心:“他既然付钱就说明有得赚,我回来的路上经过沪市,那边发展超乎你想象,过几天咱们去省城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