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风雨前夕
随着莫离的到来和林静有意识的经营,翊坤宫内部似乎形成了一种新的平衡。秦嬷嬷更加尽心辅佐,翠儿变得更加机敏细心,而新来的莫离虽然沉默寡言,但做事极为认真仔细,字也写得清秀工整,深得林静信任。
林静与德妃孟婉容也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联系。她们偶尔会一起赏花品茶,谈论诗词。德妃依旧是那副温婉和煦的样子,从未提及任何敏感话题,但林静能感觉到,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
与齐延祺的关系,也依旧维持着那种心照不宣的试探和疏离。他来翊坤宫的次数不多,但每次来,两人之间的交流似乎都更深入了一些。有时,他会不经意地提起一些现代才有的概念或词语,然后观察林静的反应;有时,他又会流露出对“李璟瑶”旧事的缅怀,眼神复杂地看着她。
林静则始终扮演着那个“失忆”但聪慧、努力适应宫廷生活的璟贵妃。她小心翼翼地回应着他的试探,既不暴露自己,也不让他完全失望。她知道,他们都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或者说,都在积蓄着足够的力量。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首辅大臣王允诚对于皇帝和璟贵妃之间那点不同寻常的“关注”,早已看在眼里。虽然皇帝依旧在朝政上对他表现出“敬重”,甚至在关键的盐运使任命上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但这并未让老谋深算的王允诚放松警惕。
他总觉得,自从那位璟贵妃落水醒来之后,似乎有哪里不一样了。而皇帝,似乎也因为这位贵妃的“改变”,而变得……不那么容易掌控了。
这种感觉让王允诚感到不安。他决不允许任何可能威胁到他权力的因素存在,哪怕只是一点点苗头。
这日,王允诚的心腹太监孙公公,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坤宁宫。
“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孙公公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行礼道。
皇后正在修剪一盆名贵的牡丹,闻言并未抬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孙公公来了,可是祖父有什么吩咐?”
孙公公连忙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回娘娘,相爷让奴才来给您提个醒。最近……皇上似乎对翊坤宫那位,有些过于上心了。”
皇后修剪花枝的手微微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哦?皇上心系后宫,雨露均沾,也是应当的。璟妹妹年轻貌美,又知书达理,得皇上青睐,不足为奇。”
孙公公嘿嘿一笑:“娘娘说的是。只是……相爷担心,璟贵妃毕竟是李太傅的女儿。若是皇上因她而与李太傅走得太近,恐怕……对娘娘和相爷的大业不利啊。”
皇后剪下一朵开得败了的花,扔进脚边的笸箩里,这才抬起头,看着孙公公,眼神冰冷:“祖父的意思,本宫明白了。你回去告诉祖父,后宫之事,本宫自有分寸,不会让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
“是是是,有娘娘您这句话,相爷就放心了。”孙公公连忙点头哈腰地退下了。
孙公公走后,皇后将手中的金剪刀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她看着窗外翊坤宫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李璟瑶……原本以为只是个凭着家世和几分姿色受宠的草包美人,没想到落水之后,竟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不仅懂得明哲保身,甚至还隐隐有与她分庭抗礼之势。更让她不安的是,皇上看她的眼神……似乎真的有些不同了。
不行,绝不能让李璟瑶威胁到她的地位,更不能让她成为李嵩拉拢皇帝的棋子!
皇后眼中寒光一闪,心中已有了计较。
几天后,宫中忽然传出一个消息:为了绵延皇嗣,充实后宫,太后娘娘懿旨,将在三个月后,再次举行选秀。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立刻在后宫引起了轩然大波。
选秀,意味着将有更多年轻貌美的女子入宫,分享皇帝的恩宠。对于那些本就不得宠的妃嫔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对于像林静这样,刚刚与皇帝建立起一点微妙联系的人来说,这更像是一个警告,或者说……一个威胁。
林静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和莫离一起整理书籍。她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选秀?在这个时候?是太后的意思,还是……王允诚和皇后在背后推动?目的不言而喻——用新人来分散皇帝对她的注意力,同时也借机安插更多他们自己的人进入后宫。
果然,没过多久,赵公公就奉命来到翊坤宫,传达了皇帝的“口谕”。
“娘娘,皇上口谕。”赵公公的表情有些复杂,“皇上说,选秀乃太后懿旨,关乎皇家体面和社稷传承,让娘娘……协助皇后娘娘,一同处理选秀事宜,务必办得妥帖周到。”
让林静协助皇后处理选秀?这简直是将她架在火上烤!选秀之事繁琐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出错,到时候责任算谁的?而且,让她亲自去挑选别的女人来分享自己的“丈夫”(尽管她内心并不承认),这简直是一种侮辱!
林静几乎可以想象到皇后和王允诚在背后那得意的笑容。
“臣妾……遵旨。”林静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和屈辱,平静地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王允诚和皇后已经开始出手了。她和齐延祺,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第一阶段的适应期,似乎在这一刻,随着选秀的消息,宣告结束。接下来的,将是更加残酷、更加直接的权力斗争和生存挣扎。
林静抬头望向窗外,天色不知何时阴沉了下来,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