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偏逢卿(原名三婚的我嫁给宋缺) > 第31章 李安

第31章 李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杀!"一声清叱响彻山谷,数百轻骑兵如疾风般冲入战局。为首的女子一袭红衣,长枪如龙,所过之处敌寇纷纷溃退。

在骑兵的帮助下,战斗很快结束。那女子勒马回身,摘下面甲——竟是一张明艳的脸。她生得极美,却非闺阁弱质的柔媚——眉如利剑出鞘,斜飞入鬓,一双琥珀色的眸子清亮如淬火的刀锋,顾盼间锋芒毕露。鼻梁高而直,唇若丹砂点染,下颌线条利落如工笔勾勒,肌肤是常年习武晒就的蜜色,更添几分异域风情。

她甩了甩枪尖的血珠,冲柳卿卿挑眉,"你们运气不错,再晚一刻,我可就懒得管这闲事了。"

柳卿卿上前一步,唇角微扬:"在下天衣坊柳卿卿,谢过女将军援手。"

李安眸光一闪:"天衣坊?"她望向满载货物的车队,意味深长道,"关中近来不太平,柳掌柜若想安稳做生意,不如换个地方。"

暮色中,两支队伍并辔而行。柳卿卿摩挲着李安赠的令牌,上面"李"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她望着前方红袍女将的背影,思绪如惊鸿掠影——当年李虎位列八柱国时何等煊赫,虽子嗣早夭,那七岁袭爵的小郎君如今也该长成。若这女子真是陇西李氏......。

"殷伯可知唐国公府近况?可还在大兴城?"她忽然开口,惊起道旁几只寒鸦。

老掌事捻须沉吟:"帮主倒是问着了。李阀这些年..."他压低嗓音,"明面上留些老仆在大兴装点门面,实则早把根基挪到岐州去了。独孤家的老夫人倒是常驻京中..."

"岐州..."柳卿卿眸中精光一闪,"殷伯,我们去歧州!"

"这?"殷掌事险些跌下马车,"

“柳当家,为何要换到岐州?我木氏在大兴已经营多年,蓦然转到岐州,如何应对这边的老客户,再说歧州远不如大兴繁华,我们如何打开局面?”

“用这个”柳卿卿将李字牌递给殷掌事。

“这是……李阀的令牌?”

“果然是李阀之人!”柳卿卿心里暗想,脸上却不动声色。

“有这个,再加上适才红衣女子的救命之恩,想必可以依附李阀打开歧州局面,至于大兴的布局——她压低声音,"刚才那些劫匪明显不是普通贼寇,而是军中之人。如今大兴附近暗流涌动,我们不明就里贸然前往,只怕性命难保。不如跳出这是非之地,另寻出路。"

殷掌事犹豫片刻,想到主上对此女的推崇,又想到刚才险死还生,决定听柳卿卿的转到歧州,至于大兴,待慢慢打听清楚再做打算。

两人共同历险,关系较之前更加亲近。一路上,柳卿卿刻意引导话题,着重打听关陇世家的人际关系,在脑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情报网。

殷掌事压低声音道:"唐国公如今年方十七,生的龙章凤姿,尤其箭术尽得独孤家真传。其母独孤夫人正在相看婚事,据说最属意窦总管家的千金。"他意味深长地捻须,"至于那位李娘子...二十岁仍未婚配,却统帅着一支八百人的'胭脂骑',乃窦将军特许组建的斥候营,专司陇山一线的侦查。"

"难怪..."柳卿卿望向远处尚未散尽的烟尘,"方才那些女骑士的阵型,分明是正规军的鱼丽之阵。陇山距此二百余里,她们却能及时赶到..."

"正是!"殷掌事点头,压低声音道:"听说这支娘子军配有上等战马,能在两日内从陇山驰援武关。如今姐弟二人都在窦毅帐下听用。李国公管着陈仓道的府兵,李娘子则负责巡查商路。听说上月还截获了一队伪装商旅的突厥探子..."

柳卿卿若有所思地摩挲着李安给的令牌。回想李安马背上的英姿,心道果然和书中写的一样。此地女子权利极大,关陇世家女子多有掌兵之人。只是...她目光微沉,方才那些劫匪用的分明是军中制式武器,却出现在这远离京畿的武关道上。

"此事不急,"她轻声自语,"还需更多信息判断。"抬头对殷掌事道:"先到岐州打开商路,再慢慢打探。"

商队改道蓝田,因沿途多悬崖栈道,需骡马驮运,每日仅能行40里。好在并未遇见劫匪贼人,一路平安来到蓝田。

在蓝田稍作休整后,商队继续西行。沿渭水北岸的官道前进,经咸阳、兴平,过武功县时特意绕道参拜了李阀祖宅。随后折向西北,取道扶风,终在出发后第十一日抵达岐州。

这一路上虽无惊险,却也颇费周折:渭水段需多次渡河,幸得木氏人脉颇广,持有令牌,省去不少盘查,武功至扶风间道路年久失修,车队不得不放慢速度,最后两日又遇上秋雨,泥泞难行,耽搁了一日行程。

入岐州城时,柳卿卿注意到城门守将对李安令牌格外恭敬,心知这趟改道果然押对了宝。

商队在岐州西市最大的"云来客栈"住下,柳卿卿甫一踏入厢房,便推开雕花窗棂打量街景。窗外正对着岐州最繁华的朱雀大街。

"小七,"她解下沾尘的披风,"你去打探下李阀在岐州的府邸坐落何处”。

待小七离去,她净手焚香,彩霞已为她研好墨,柳卿卿从描金匣中取出洒金薛涛笺。狼毫蘸了掺有金粉的墨汁,字迹如行云流水:

"天衣坊柳氏谨拜:

蒙赐援手于武关古道,恩同再造。今备薄礼,乞望赐见。若蒙垂青,当于巳时趋谒,不敢扰午憩清眠。"

写罢轻吹墨痕,取来天青色越罗装裱,又以银线缠了象牙轴。又派人通知殷掌事,问他可要上李阀拜访,忽听得楼下马蹄声急——小七气喘吁吁跑进来:

"帮主,李阀便在朱雀大街尽头后街,挨着窦府,门房说大娘子今早去了校场,明日辰时三刻回府。"他压低声音,"还听说一月后唐国公要行冠礼呢。"

柳卿卿指尖一顿,将拜帖交给小七时,又往他袖中塞了几个银元宝:"送去李阀,让门房美言几句,就说天衣坊柳卿卿和木氏商行上门拜谢。"

接着转身走向货箱,指尖掠过各色珍品:"南海的珍珠要浑圆无瑕的,拣一百颗用螺钿匣子装了。那两株三尺高的红珊瑚树,记得配上紫檀底座。"她顿了顿,"再从新到的越罗里选四套成衣——等等,取两套来改作窄袖骑装,用那匹红色织金线的料子。"

紫燕正清点着樟木箱中的岭南药材,柳卿卿瞥见,又添了句:"加十盒龙脑、二十匣安息香,听说独孤夫人近来眠浅。"想了想有喊朝雾,拿上一套你专为我制的珍珠玉露膏,用岭南独玉盒装上。”

待诸礼齐备,她带着彩霞,紫烟又检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轻声道:"救命之恩,总要显出几分诚意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