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红楼归梦 > 第38章 第二十四回 浪情子斋守隐归家 单巧姐下嫁乡里亲

第38章 第二十四回 浪情子斋守隐归家 单巧姐下嫁乡里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叫接了咱们家四姑娘回了园子里住着。我早起已叫人打扫布置栊翠庵,只等四姑娘回来好住去。因夜里我想四姑娘性儿执拗,若我代了太太奶奶们去请他回来,料也请不动。才来这里和奶奶商议,还须向老太太说了这话,竟请老太太带头,一家子女眷都往牟尼院去了,等见了四姑娘,既好说话也有了诚意阵仗,方能中用。奶奶们听着,可是这话?”

李纨先笑道:“偏你们房里能想出这话来,老太太只怕也没想到四姑娘的话呢。你说的很好,一家子娘儿们同去请他,又不是逼他还俗,不过在园子里修行,他见了如今也算好了,回这里住个三年五载的,又不耽搁他的事儿,倘是珍爷有日回来见了,也是欢喜的。难不成现有外来的道家只进门住了,倒短了自家人的住处使费去?我们立刻便往老太太前回了。”说着搁下茶杯,招手叫史林二人,起身便走出。忽平儿房里丫头雪棉找来,门口见了便向平儿回道:“门上小子要见了平奶奶回话呢。”李纨听了笑道:“这丫头是个有福的,先这里称起了平奶奶来了。”平儿嗔了丫头,笑道:“怕是丫头心里急,嘴里说错话的。”林黛玉只使平儿先回去看了。他姊妹三人先往稻香村见王夫人。

只说平儿这头刚走至蘅芜苑门前,见门上小厮一旁站等,见来,只垂手退后了回道:“有屯里人来,只说要见了姨奶奶。”平儿且进了,且道:“见我做什么,我又不认得几个屯里的。”小厮跟走的回道:“门上的也问了,只不说,道等见着了,才同姨奶奶说呢。因见门口只不传话来,才只道了是因巧姑奶奶……”平儿听此早断喝:“住口!不必说了,你只叫那人来这里。”见小厮答应着转身要去,又接道:“你带了他来,没有我的话,你也不许走。”小厮忙又应了,方去了。

原来平儿早料巧姐南下,只贾蓉送亲,贾蓉原是个绣花枕头,一等的纨绔膏梁,岂料果然出了事故了。当下门上的那个将来人带至蘅芜苑,门口也叫防着人进来。平儿见是个衣著粗简然洗的干净的屯人,那人房门口站立口里请安。平儿问了,回是刘姥姥女婿,又道巧姐三日前已在他家里住着的话。平儿听此暗惊,面上却不露出,只摆手另止了,点了头,便命丫头带他下去使用了茶饭,又叫拿几吊钱来,只嘱了早早打发了使去。

又叫进传话的小厮,看着道:“这来是刘姥姥家的人,特来向上头请安。原怕你们不让进来,方提起姥姥和我们巧姑奶奶,这里谁不知道咱们巧姑奶奶原是刘姥姥干闺女。罢了,我只向上头提了便完了。只要你仔细,今儿来人不许向园子里说起,你回去向门房里的说了,就说我的话,若园子里再有人提起来了屯里人的话,都在你身上了,你若不想还当了这差,不想领了这个月银米,只管偷着违了我的令。丢了差事,少了银米,还不算完,你不信,竟试一试!别想我这会子这里说说只是嚇人的,横竖我在贾家这么多年,这还是头一遭儿发狠呢。你可听仔细了?”小厮见平儿直眼看着,又说了这样话,那口气也冰冷起来,早已唬的跪倒,只磕头道:“有天大胆子也不敢的,只求姨奶奶超生。”平儿拿杯吃茶,半日道:“你回去见了他们,也该知如何跟他们说了屯里人的。我叫人送你回去,再听了你怎样说了。”说着,便叫“棉儿”,跪着的小厮只赌身发誓,只道:“请姨奶奶放宽心,只包了奴才一个人身上。”听平儿慢慢道了:“起去罢。”方爬起退了出槛方去了。平儿叫了丰儿走近只悄嘱了,便带着丫头棉儿往稻香村来。

平儿进来,走上前请安,王夫人只招手叫了近前道:“这就是你们当家人的细心处了,事事都在心上。俗说便宜不过当家,可见那便宜终究也不便宜,一日完了,还庆幸今儿算无差错,被子里枕上还要将白日事宗在心里头脑里颠几个过子,又计较明日许多事,凡百事皆须思虑周全,又恐短了这样儿,又操心少了拿样儿,这些我是经历过的。”李纨近旁坐着,见王夫人话落,便笑道:“就这还只算的半个当家的,若认真担缸起来,还不知又要怎样呢。”说的皆笑了。

王夫人笑道:“事不宜迟,明日早起,我们娘儿们同往牟尼院里,只讨了四丫头回来,叫他也在园子里清静的住着,也不指望他想着给我请安,倒是和菩萨一起也是七祖升天的事。他纵性傲孤僻,料也拂不过我的脸去。豁着一番受累,死活拉了他回来,也算对得起他那不知死活的亲哥哥了。”尤氏听此不觉以帕拭泪。

李纨便岔开话题,问起平儿才丫头叫去何事。平儿只遮掩的道:“也无多大事,又是那个刘姥姥,又托人进城里,捎来些土物罢了。我叫他们带了厨下吃了饭,又给了钱,叫末了打发去了便完了。奶奶不用管。”王夫人正和湘云说话,听李纨平儿说话,见不回了他遂也不问。一时众人领了命答应着,听叫散了,便皆辞出。

平儿送几个人出门,见去了,只折身进来,上前回道:“回老太太话,昨儿个恍惚听李贵回话,那个李奶奶怕不中用了。想着奶了宝二爷一场,到了这会子,该去瞧瞧,也算齐头了。”王夫人叹了,道:“若那样,可叫哪个去呢?”平儿笑道:“宝二奶奶竟是不必去的,虽说是旧府里原老太太手里的老人,然终究也是主子奴才名分,若叫管事的去,又没得简薄,莫若我自专,竟替琏二爷去了,又可代奶奶尽礼,也可总了门里的体面。”王夫人点头,便另平儿下晌去先瞧瞧。平儿答应着。王夫人又另玉钏取出一匹尺头来,只给了平儿使拿去做表礼。笑道:“只又让你受累一回了。”平儿福礼辞了,一壁笑道:“我也出去外头散散,老太太依了便是疼我了,感谢还来不及呢。”王夫人一笑,便使去了。

平儿匆匆的往回,见他几个人在前头走走停停,彼此的闲话,尤氏至路口已是转回寥凤轩去了。平儿几步赶近,笑道:“那个李奶奶不好了,我才问了老太太,便立刻要出了园子往那家去呢,就不送几位奶奶了。”说完只辞了脚不沾地前头的走去。惹得李宫裁掩口而笑,道:“他便不这样揽着差的忙活,这琏二奶奶的缺儿,早晚也是他的。”林黛玉道:“李奶奶可不是宝二爷的乳母?不过依着旧府规矩,人前口舌,叫他一声嬷嬷,原只是个混憨背晦的,我只没心肠派送丧仪。”史湘云道:“我看平儿神气恍惚的,才刚也听是屯里人专门见他呢。”说话已走至岔路,林黛玉说回屋櫛浴,李纨要回含芳阁,姊妹几个彼此的辞了,丫头跟着各自的回去,不提。

平儿回屋命棉儿收拾了个包袱,内里簇新几匹绸布,又掖着两只赤金珠钗,又叫丰儿拿红绫包了二百两银子,自往妆前戴了两样头饰,丫头伺候添了半新的褂子。外头早命备了车,拾掇妥帖便忙出来,门口上车,回头又向屋里人交代几句,住儿家的跟着伺候,带着一个媳妇一个婆子,另坐着马车,跟了平儿丰儿和丫头棉儿的车,两车出了园子直向刘姥姥家里。路上平儿只催使快些,及午后方才到了王狗儿家门首。可巧青儿因几日里在此帮忙,正门口和邻人闲话,见两辆车街道上停住,知是他爹早起已进城一回才回来。见了来车只忙向院里喊人都出来了。

平儿车里坐着,住儿家的后头下车走过来,车窗前回话。平儿附耳的叮嘱了,棉儿早出来,将包袱给了住儿家的,跟着的媳妇接了包袱挽着,住儿家见刘姥姥拄拐的出来,也不理会,只顾进了。才进院,便见巧姐一身青布印花裤袄,头上葛巾包着,正站立场院西厢房檐台上,却项上晶光绰约只戴着凤姐戴过的金项圈。住儿家的猛见巧姐在此,只惊的后退一步,跟着的那媳妇也惊异的包袱也掉了地上。王狗儿媳妇忙伺候拾起包袱递上来,住儿家的下死眼看了回狗儿家的,摆手道:“竟是包袱里这些,姨奶奶命统给了巧姑娘罢。”话音未落早转身带了那媳妇出来,走近平儿车窗口,只向平儿点头,又回头的看了王狗儿家门。平儿车里冷笑,叫了住儿家的吩咐了,住儿家的复进来,站立穿堂阶矶上,仰面道:“门里送的喜礼已到了,你们给新人布置花堂罢。”喊罢便跑出来,只进了车里。

原来王狗儿家几日前在门口偶见巧姐,跟着的只一个丫头一个奶妈,主仆守着几个包箱的行李,再街上问人打听他家,便收留至今。早也只这样打算,况巧姐住着已三四天了,早将亲事各色预备齐下,是以才往城内进了大观园,早由巧姐口中得知凤姐已是离了门里了,原说贾家若不管了,也便要娶了巧姐的,不想跟着就来了。

此时平儿等车在这里,已是引得屯人围观。巧姐进村只被王家收留,这里多半人都是知道的,此时再听王狗儿只门口招呼一声,让街坊乡党皆进院吃喜酒,便各个拿着预备的表礼,三三五五的拥了进院。只见男壮帮忙的,早请来的烹饪家几个妇女在后院里操持起来。年轻媳妇女孩便挤进巧姐住的屋子看他梳头换了新衣,青儿伺候着。青儿女婿只在大门外燃放喜炮,看热闹的抱着儿童堵住大门,人皆欲看了今儿新人模样儿。

一时见王狗儿家院人声嘈杂,哄闹声渐高,过人趋之若鹜,街道也显得空落,平儿车里便命棉儿叫回搀扶巧姐拜堂的媳妇,问了包袱首饰银子都给了巧姐收着,便命往回。几个人也不向门内辞了,只依命的上车便掉头的去了。

王狗儿家院里头已尽是酒桌排宴,菜馔挤挤,人声喧哗喜气洋洋。只一个耄耋拄拐苍头老翁才进来,道了门口两车已离去,板儿父子听了忙拔沉出来,站立大门外看时,见来的两车只拐弯的离了街头只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