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承香殿梅园 日 外
李谡漫步在梅园中,看起来满腹心事。他身边只有姚汇一人跟着,其他内侍们站在远处等待。
姚汇:“方才大福殿那边有人来问话,说是太后过几日打算在用撒马尔罕上贡的金桃宴请官眷,问您有没有空一同参加。”
李谡:“我就不去扫兴了。”
姚汇:“太后此次请了许多未定亲的闺阁娘子,想是有意为陛下选妃,您不去看看?”
李谡:“太后决定就是。”
姚汇:“是。”
李谡看着眼前已经有些干枯的春梅,想到了郑元玢:“几日未来,这春梅都快凋谢了。”
姚汇:“是啊,如今已经是赏桃花的时候了。”
李谡:“桃花?”
姚汇:“说到桃花,当属含凉殿的开得最艳。当初修仪文氏喜桃花,在含凉殿种了很多,陛下去看看?”
李谡:“算了。叫人过来,剪几支开得好的春梅,送去宋国公府。”
姚汇:“是。”姚汇回头招呼身后的内侍们:“快来人,挑几支开得好的,亲自送给郑十一娘。仔细瞧着,可不许有一朵枯萎的!”
李谡:“等等,还有几样东西,我准备准备,到时候一起送过去。”
161 国子监大门 日 外
细雨如织,轻轻拂过古旧的屋檐
街上,各式马车错落有致地停靠在门口,车夫与下人交头接耳,焦急地等待着即将结束学业的郎君们。
郑家的马车停在一块避雨处,齐安身着素色长衫,手持一柄精致的油纸伞。
随着国子监厚重的木门缓缓开启,一群群学子鱼贯而出。
郑元琭在人群中一眼被齐安瞧见,齐安朝他挥手。
郑元琭跟身边的卢兴告别后,接过齐安递来的伞,上了马车。
162 宋国公府小门 日 外
雨势似乎并未减退,反而增添了几分凉意。
丹蔻正撑着伞,静静地守候在府邸的小门旁。
此时,正值门房换岗之际,接班的是闰柒,他认出丹蔻,略显紧张地打招呼:“是秦娘子身边的丹蔻姑娘吗?”
丹蔻:“是我,你是闰柒吧。”
闰柒脸上的紧张瞬间被喜悦取代:“欸对,姑娘还记得呢。”
丹蔻轻笑:“你的光荣事迹我当然记得。苏州码头那一跃,出了个大风头,你不忠心谁忠心?”
闰柒害羞一笑,又问:“姑娘这是等谁呢?”
丹蔻:“自然是等六郎,今日六郎从国子监回府,你不知道啊。”
闰柒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哎呀,看我这记性,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不过话说回来,我一直挺好奇的,堂堂六郎为何每次进出府都偏爱走这小门呢?”
丹蔻:“六郎向来行事低调,没事走什么大门呀,多招摇。”
正说着,路边传来马蹄踩在雨地上的声音,是六郎的马车到了。
闰柒见状,连忙上前去迎,跑着跑着,不慎从怀中掉出一张纸笺。
丹蔻瞧见,弯腰拾起,无意间瞥见纸上那熟悉的资涯盟印章,心中暗自思量,不动声色地将纸笺藏于袖中。
闰柒撑着伞跑到马车边等着郑元琭下车,一路护送至府门内。
丹蔻上前几步,朝郑元琭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六郎,您总算是到了。娘子得知您今日回府,特地差奴来接您。只是娘子此刻正在玉霜居与小杨娘子学习管账,无法亲自前来迎接,还望六郎勿怪。”
郑元琭:“让娘子费心了,倒不必来接的。你也快些回屋去吧,别淋湿了。”
郑元琭迈步向府内走去,丹蔻跟上他,边走边说:“六郎,娘子已经让人为您准备了热茶和点心,您先暖暖身子。”
163 卢府正堂 日 内
窗外细细敲打着雨点声。卢公、新平县主与卢韫真等人围坐一堂。
卢韫真目光游离,似乎心事重重。
恰在此时,卢兴步入正堂。
新平县主:“兴儿回来了,快过来坐,外面雨大,别着凉了。”
卢公摆手示意免礼:“不必多礼,快坐下歇歇吧。”
卢兴应声道:“是,谢父亲。”
卢公:“近日功课可有长进?春闱将至,你可有信心?”
卢兴:“儿子定当全力以赴,不负父亲所期。”
新平县主转头见卢韫真心不在焉,转而问道:“阿彧,在想什么呢?前几日还念叨着要去给三兄送吃食,现在三兄回来了,也不见你说话。”
卢韫真还没回过神来,喃喃自语道:“六郎应该也回府了吧。”
卢兴:“宋国公府离得更近,子明应该已经到家了。”
卢韫真这才猛然回神,抬头望向卢兴。
卢公见状,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严厉:“人家不需要你操心!过几日太后要在宫中设宴,你给我好好准备,哪也不许去!”
卢韫真:“进宫?”闻言,心中顿时如坠冰窖,脸色骤变:“真的要进宫?阿爷!您真的要让女儿进宫吗!”
新平县主连忙安抚道:“阿彧,你怎么了?不就是进宫参加宴会吗,也不是第一次去了呀。”
然而,卢韫真却显得异常抗拒,声音中带着哭腔:“不要!阿爷,我不想进宫!”
卢公脸色一沉,语气不容置疑:“胡闹,太后亲自下帖邀请卢家,让你母亲与你同去,岂容你任性拒绝?你若不去,便是抗旨不尊!”
卢韫真闻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紧咬下唇,努力不让泪水落下,心中却是一片绝望:“我……我真的要进宫……”
164 云岫居 日 外—内
雨后的空气泛着清新的泥土香,路面仍留着雨痕。
秦定儿轻步踏入云岫居的院落,凤仙紧随其侧。
丹蔻早已守候在院门旁,见秦定儿靠近,目光中闪烁着欲言又止的神色。她向前一步,微微欠身,未语先笑。
秦定儿心领神会,对凤仙吩咐道:“凤仙,你去膳房帮我取一盅石榴酒来。”
凤仙应下便离去了。
丹蔻随即将纸笺递给秦定儿,秦定儿边行边阅,眉宇间掠过一丝凝重。
阅毕,她将纸条揉成一团递还丹蔻,说:“你给闰柒传信,让他不要暴露,坚持说只为我一人效力就好,今后的情报,还是先交由千凌过目,再行转达含笑。”
丹蔻面露忧虑:“他若真被宋国公收买了怎么办?”
秦定儿:“他若真有这份心思,也不会暗中给我报信了。”
丹蔻:“是,奴这就去。”
丹蔻正要走,被秦定儿叫住:“欸,夜里再去。刚把凤仙支使开,你又没在我身边伺候,说不过去。”
丹蔻:“是。”
秦定儿继续往正宅方向走:“六郎回房了?”
丹蔻:“嗯,奴接了六郎回来更衣后,六郎就去拜访二公子和杨娘子了,刚回来歇下。”
两人步入屋内,见侍女们正忙碌地布置晚膳。
郑元琭端坐在板足案前,手捧书卷,见秦定儿进来,抬眼看她:“定儿,回来了。”
秦定儿微微俯身问候:“六郎,方才让丹蔻服侍您,没出什么差池吧?”
郑元琭:“丹蔻做事细心着呢,你大可放心。”
两人共坐在板足案前,任由侍女将一盘盘佳肴摆上案几。
秦定儿一时无言,目光不时掠过郑元琭。
郑元琭放下书卷,让齐安收了去。一抬头正对上秦定儿的眼神。
164 云岫居 日 内
两人目光交汇,片刻愣怔后立刻移开视线,转而协助侍女整理餐具。
凤仙端着一盅石榴酒进来:“娘子,您要的石榴酒。(看向郑元琭)六郎也来一杯吗?”
郑元琭:“好。”
秦定儿调侃道:“六郎不是不爱喝酒吗?这个倒是喝?”
郑元琭:“石榴酒不醉人,我就喝一杯尝尝味儿就行。”
两人开始用膳。
秦定儿:“原本说要去给你送些吃食衣物的,但一时被事情耽搁了,所以没去成,六郎莫怪。”
郑元琭:“方才齐安与我说了,是夕娘来了?”
秦定儿:“嗯,若是别人也就罢了,十一妹妹我可得罪不起,不得好生招待着。”
郑元琭突然笑起来:“你给夕娘吃什么异馔了,怎么没拿出来招待我?”
秦定儿也嗤的一声笑起来:“六郎想尝还不简单,我是怕让你尝了过后,要把我当成什么怪人物了。”
郑元琭打趣道:“你本也不是寻常女子,什么模样我都不惊讶。”
秦定儿一时被郑元琭逗开心了,咧着嘴笑不停:“行,六郎还是先用膳吧,晚些时候再拿来给六郎尝尝。现在吃了,怕是这一桌子美食都入不了口了。”
两人静静的吃了会饭,不时喝两口石榴酒。
郑元琭端着一杯石榴酒问秦定儿:“定儿在苏州时也喝石榴酒么?”
秦定儿:“没有,这是我在大嫂那里头一回喝到的,喜欢得很,便讨了一坛来。有机会要自己学着酿才好。”
郑元琭:“长安城美酒佳肴无数,你且慢慢品味。”
秦定儿:“是啊,还有樱桃毕罗,樱桃酪,和大嫂做的果脯。六郎出门求学这几日,我吃了不少好东西呢。”
郑元琭:“看来,短短几日,你在宋国公府融入得还不错?不过,我倒是也没想到,你竟会为了大嫂出风头,要知道,以你的身份,出风头是大忌。”
秦定儿:“果然是六郎,才回来多久,府里大大小小的事全知道了。(顿了顿)至于出风头,我也未曾多想,只是不忍见大嫂受委屈罢了。”
郑元琭:“我不过是让齐安和紫荆多留意些,不是怕你受欺负吗。没想到反倒是你欺负别人。”
郑元琭的回答让秦定儿有些意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说:“劳烦六郎还为我费心了。你且放宽心好了,我是最不会委屈自己的。”
165 宋国公府大门 日 外
府门前,几位宫中内侍静候多时。
领头的是姚汇,他身后站在前排的几个内侍手里一人手执一丛绚烂绽放的春梅花束,后排的则人手一个精致木匣。
一位家仆匆匆而出,面带谦恭之色:“姚先生久等了,有何圣谕需传达?”
姚汇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圣人特命吾亲送此礼,交给贵府的十一娘。”
家仆连忙躬身:“姚大人请随我来,仆即刻通报十一娘。”
说罢,家仆引领着姚汇及一众内侍步入府内。
166 郑元玢房 日 外—内
郑元玢轻盈地快步跑来,衣裙被清风微微浮起。
姚汇立于门外,见郑元玢将至,连忙躬身行礼:“郑十一娘,奴奉圣人之命,特将御赐之物送至您房中,还请十一娘收好,不负圣恩。”
郑元玢眨巴着好奇的大眼睛,问道:“圣人为什么要赏赐给我?其他姐姐们没有吗?”
姚汇但笑不语:“奴已将话带到,就先告辞了。”
姚汇轻轻摆手领着众人悄然离去。
郑元玢按捺不住心中好奇,推门而入,只见桌上摆放着一只精美的花瓶,几枝红梅傲然绽放,幽香袭人。她不禁喜上眉梢,轻笑道:“圣人真好!”
此时,杨令仪也闻言步入房中:“夕娘,圣人赏了何物?你如此开心!”
郑元玢拉着杨令仪的手,指向桌上的花瓶:“大阿嫂,您看!”
杨令仪:“春梅?”
郑元玢:“是啊,上次我随阿娘进宫时,去了承香殿赏梅,还遇到了圣人!圣人看我喜欢,就让我折几枝带回来。这几枝比上次的还要美!”
杨令仪笑道:“看来,圣人对妹妹很用心呢!”杨令仪转而又望向那一叠木匣,问道:“这些又是何物?”
郑元玢闻言,上前打开匣子,只见里面竟是满满当当的书籍:“竟是书?”
杨令仪打趣道:“你念书偷懒的事连圣人都知道了,看你还不好好读。”
郑元玢不由得面露失望:“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
杨令仪:“这可是御赐之物,这回,看你还敢不敢偷懒!”
话音未落,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