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寂一大早看到李云琅和赵行舟,一同出现在府衙,本就嫉妒至极。
自上次他吻她,她只会贴着他的唇,不会启唇,不会换气,如此青涩,就知赵行舟的确是未越雷池一步。
饶是如此,看到他们并排站在一起,仍是不快。
回府后,拿着李云琢出入记录册子,在梅树下踱步等了许久。
即便她按他谋算地来了,心头也是一股浊气。
偏她更要刺他、扎他,谈什么与赵行舟相谈甚欢的事情,更是一团火上来,无处发泄。
只有把她压在身下,她才会求饶,妥协,才不会无视他。
“府衙的记录我看了,你哥哥近几日都告假,是他前日亲自告的假。府衙内他当日公务一切如常,不像要出远门的样子。”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可以去查他的行踪,举子案或是别的,我都可以向皇上求情,网开一面,有个条件。”
李云琅羽睫轻抬,望着他。
沈寂静静看着她的眸子,“我说真的,退婚。”
李云琅愣住,不知说什么好。
他佯装去解她衣襟盘扣,“否则,我来真的。”
他浑起来是真浑,她拿他没半点法子,李云琅委屈又恼怒。
皇家赐婚如何说退即退?
她去退婚,打得不止是赵行舟的脸,赵家的脸,更是皇后娘娘的脸。
惟有自己的名声坏透了,坏到赵家、赵行舟自己都不愿意要这门亲事了,这婚才能退成。
沈寂才能放过她。
她定定得在心里想完,半晌说出一句,“好,我退。”
小狐狸竟一点都不反抗?
“当真?”他大喜。
“当真,退了我便出家做姑子去。”
做尼姑,也总好过被他这样糟践。
沈寂轻啄她的唇,将她衣襟扣好,抚着她青绸般的发丝,“那我可舍不得。”
他的手,轻轻摩挲她的脸。
他很清楚得知道,这桩婚约是皇后娘娘所赐,她自己一个人退不了。
但,她愿意去言明态度。
这就很好了!
就算是被迫,他总会让她一步步,看清自己的真心。
看清她自己那颗心里,装得究竟是谁?
李云琅坐在太师椅上,细细查阅府衙的出入记录册子,正本副本皆对照过,的确是哥哥的笔迹。
他若为公,怎会告假呢?
若为私事,又有何需要瞒着家里呢?
难道哥哥真得深陷举子案?
沈寂拎起旁边炉上温着的热茶,给她倒了一杯。
热气氤氲,杏皮的香气裹着山楂的一点酸涩感飘上来,酸酸甜甜,和镇云的集市上的气息一模一样。
倒有一种他们二人还在镇云的错觉。
“这杏皮是西街那个大娘家的吗?”
“嗯,”她翻着册子,随口道,“上次她还问你怎么许久未......”
说到一半,才惊觉自己在说什么。
镇云比上京民风开放得多,那时他们在镇云最大的乐趣,就是两个人一起去逛西街的集市。
那时父王母妃几度催她回京,一度断了她的用度支出。
沈寂没有钱,他在军营为数不多的钱,全都要给他母亲买药看病。
逛集市从头逛到尾,只能在逛到最后的时候,拿着她随师父出诊,赚来的几个铜板,买西街街尾那家的杏皮茶。
有时,她还要偷偷把几个铜板,给来看病的病人买药材,等到集市开市的时候,她连一碗杏皮茶的钱都没有。
他不止一次,帮那个大娘爬树摘杏子,摘一筐李广杏,大娘换给他们两碗杏皮茶。
大娘对他记忆尤为深刻。
沈寂看着她,“你没告诉她,是你不要我了?”
李云琅低语,“没有。”
沈寂敛眉喝茶,漫不经心问,“是没有不要,不是没有告诉?”
李云琅垂眸。
他始终介意。
介意到自己不能嫁给赵行舟,或许是不能嫁给任何男人。
介意自己因何退婚,她思索着,看向中庭那株梅树。
日头晴好,梅花在盈盈碎芒下,闪着金色的光。
到底是不能告诉他个中缘由,她想。
他那时又没做错什么,为何如今要替他的嫡母受过呢?
他在镇云的军营,从来都是最勇猛的那个人,他那么拼命的想要爬上去,到上京为他母亲争一个道理,争一个沈家的名分。
她比任何人都懂他,懂他的不易,懂他的渴望。
沈寂不是个坏人,就这样糊涂着,也好。
想到师父曾经的责备,“雪夜一站就是几个时辰,这身子能到如今这般程度已是万幸,只是日后恐极难有孕。”
极难有孕。
初见赵行舟,他只是个陌路人,她自然不会将这种事情,随便跟一个陌路男人说。
彼时他说他会拒绝这门婚事,那她就更不必说了。
直至后来皇后娘娘赐婚,她好似突然没法子说了。
她想着就这样过吧?
赵行舟没有功名在身,不嫁或嫁给赵行舟,都是一样的可以远离朝堂、远离纷争。
日后或许,给赵行舟多纳几房妾室呢?
她是不介意的。
若非今日沈寂这样认真的提出,让她退婚。
她大概就这么稀里糊涂过下去了。
她一向自诩无愧于心,宁可天下人负她,绝不负天下人。
第一次正视自己很难受孕这个问题,这样对赵行舟公平吗?
这样的婚约,这样的正妻,这样的自己,是赵行舟真正想要的吗?
她离开金吾卫将军府,打定主意,去告诉赵行舟。
回家取订婚时的信物和婚书,今日索性了断得干脆一点。
行至王府,一个小身影格外眼熟。
是广源寺的那个小沙弥!
他定知道哥哥的下落!
李云琅提裙,过门不入,顺着那小沙弥的身影追上去。
小沙弥看到她发现自己的行踪。
一路逃跑,却走走停停,每行至一巷口或街角,必停下来等她,直到她看到自己拐入哪条街巷才跑。
拐了七八条小巷,直到一处破破烂烂的小院子处,小沙弥一闪身进了院门。
李云琅侧身贴在门口。
她不知小沙弥是否有同党,但此时的确不宜进门。
小沙弥一把将她拽进去,伸手捂住她的唇,低声说,“别喊!”
直等了一会儿,再无一人经过。
小沙弥放开她,左手搭在右手手背,躬身行礼,“得罪了!”
李云琅心下转念,这小沙弥并无害人之意。
况且,少年脚力自然远在自己之上,却每每在自己要追不到他时,他的脚步也好似累了一般会慢下来。
他,是故意被自己追上的。
“小师傅,你可是要跟我说什么?”
他拱手道“是”,目光灼灼,看向李云琅,“您这两日,可是在找那日我送信的那位大人?”
他说的是哥哥!
李云琅点点头,而后更加心惊。
这小沙弥,那日知道自己看到了他送信?
“您想的没错,那日是我故意让您看到送信的。来让我送信的是,如今的金吾卫大将军——沈寂!”
他盯着她的眸子,一口气说完。
李云琅眉尖微蹙,沈寂让他来送信?
还偏偏要自己看到?
为什么?
为了让她去找他拿玉佩?
难怪那日吴管事都未通禀一声就将自己引入府中,难怪他早早备好了杏皮茶。
一切都是他的筹谋。
将一封暗含同党之意的书信交给哥哥。
他在图谋什么,她不敢往下想了。
小沙弥继续说,“今日,我知道他为什么要我送信了!我见到那位大人被关进了金吾卫大狱!”
“什么?”
她不敢想的那个图谋,终究还是落地了。
“那书信是谁给你的?”
“那位金吾卫大将军,他亲手给我的!”
沈寂想栽赃哥哥!
李云琅手撑住身后的木门,靠过去,堪堪撑住身子,不让自己倒下去。
她尽力整理思绪。
这小沙弥说得就一定是真的吗?
焉知他不是要栽赃沈寂,搞乱上京,救出自己的同党呢?
“你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些?”
“那日我见你和那位大人都进了那院子,猜想你们是一家。您救我阿姐一命,我自当还您一命!广源寺那日,我救不了您,今日若能救那位大人一命,也算还了这一命!”
小沙弥一双眸子定定得望着她。
“我救了你阿姐?”
“对!两年前,镇云西街,我与阿姐在集市上卖货,阿姐时临盆。当日若不是您,她便会一尸两命,命丧黄泉。”
李云琅垂眸,的确有这样一件事。
那日,的确有一个小男孩一直守在一旁。
“好,今日多谢!”
她无心去想他的阿姐如何,当年孩子如何,只记着一条沈寂陷害哥哥。
回了王府,自哥哥书房取了那封信。
满目皆是要陷哥哥于万劫不复。
她不信,沈寂恨她至此?
“阿珠,你让两个家丁去大狱旁的店闹事,设法让金吾卫抓他们进大狱。”
“好!”
“记住,一定让他们假装赵家家丁。”
不到半个时辰,阿珠守着长街,一路小跑到街尾李云琅的马车后,小声说,“郡主,成了!”
李云琅看着手中赵行舟那枚金牌,幽幽地说,“好,一个时辰后我们去探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