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山大王的压寨夫郎 > 第11章 竹筒

第11章 竹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直到月上中天,因今日赏月,晒坝上还有很多人。

汉子们转到另外一张桌子上喝酒划拳,妇人们闲聊,今日不用早睡,寨子里的孩子们追逐打闹,热闹至极。

宋颂跟宋雁雁坐在一起,抓了把刚端过来的瓜子,听他们说绣活之类的,他不说话,但脸上有清浅的笑意。

今日月亮又亮又圆,月光比往常更加清晰,夜深时连烛火都熄了。

宋颂吃着上午做的月饼子,夜风舒缓,送来凉意,河边蛙叫蝉鸣,他抬头看着月亮,只觉人生宁静。

夜渐渐深了,孩子们熬不住,在娘亲阿姆怀中睡着,为着孩子睡得舒坦,妇人夫郎们便抱着他们回家。

宋颂这等年轻哥儿女子也不好久留,结伴回屋,到最后,晒坝上只剩下汉子们喝酒聊天。

月色皎洁,用不上灯笼,宋颂和宋雁雁挽着手回去,走在河边的路上,有些凉意。

把宋雁雁送了回去,宋颂这才踩着地上的影子往他住的地方走。

蛙声连绵不绝,小道上被草掩映的地方还有一些小青蛙跳过。

宋颂长呼一口气,脸上是活泛的笑意。

自七岁之后,他没再参与过这些热闹的集会,玩到半夜,那是汉子们才可以做的。

还吃了好多他从未吃过的东西,竟然还吃到了那些镇上富户才吃得上的羊和鹿。

宋颂吃饱喝足,在寨子里待的半月,寨里人对他的好意和善意,叫他更加感激周荃。

他是个身弱的哥儿,没有力气没有银钱,那便只能做更多好吃的,让周荃吃好。

宋颂一个人走在路上,忘记警惕心,一门心思琢磨着,明日给周荃弄什么中饭。

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宋颂警觉回头,高高大大的汉子从晒坝的方向跑过来,不知是喝酒了,还是跑了步,脸色有些发红。

周荃停在宋颂跟前,有个两三步路的距离,笑着道:“明日辰正下山,你到时来晒坝等着。”

周荃今夜喝了不少酒,声音不如平日里亮,低沉沙哑了许多,听在耳朵里,微微发痒。

宋颂忽然有些不自在,他点点头,又看了周荃一眼,小声道:“我回去了。”

周荃自是没漏掉那一眼,他笑起来,双眸弯着,眼睛亮如星辰。

他说:“你走,我看着你回去。”

晒坝上有汉子在叫他,但他没应,看着宋颂走进家门,烛火燃了又熄,他才回头往晒坝走。

*

天微微亮宋颂就起来了,他洗漱完,也没去李尧月家吃早饭,昨日做的月饼子还剩了些,不抓紧吃完,过两天就坏了。

他拿着一个月饼子,坐在门口吃。

他不是起得早的,起得更早的妇人夫郎,这会子已经吃上早食了。

宋颂咬了一口月饼,站起来走了两步,山上的早晨还有些冷,他身上只有夏日的单衣,穿在身上还凉飕飕的。

河里已经有鸭子在凫水,白白的羽毛在河里游半晌也不会被打湿,还时不时把脑袋埋进水里,去找寻那些能吃的玩意。

宋颂早上起来不饿,吃个饼子就饱了,他洗完手,去屋里提了前几日挖的野菜出门。

今日下山,是因着他的事,宋颂也不好意思吃寨子里做好的肉饼子,便早起准备自己做。

他在河边淘洗了野菜,路上遇见人便叫一声,算是打过招呼了。

他没有肉,就准备烙点野菜饼子,虽说是有些亏待周荃,不过他身上带了银钱,到时去镇上,给周荃买包子。

说起银钱,宋颂脸上露出笑意。

他当时买针线是找宋雁雁借了些银钱,他不做值钱的络子,那东西做得慢,不如绣些手帕,空的时候一天能绣三条。

周荃还帮他把手帕带下去卖了,他常年做针线,自然知道这些绣样的价格,周荃分毫未取,将卖得的钱全部给了他。

这次下山他也想揣点,想多买点包子,一个是给周荃吃,另一个是想着给宋莹带些。

野菜饼子不麻烦,宋颂手脚麻利,很快就铲了好几张大饼子在盆里,等放凉了就可以装起来了。

他又捞了一点前几日做的小葱泡菜,就着饼子吃,既丰富了口感,还不会被饼子噎着。

他不管周荃的早食,若是被人瞧见他早上从周荃家出来,哪怕明白他是给做饭,但难免不会有人多想。

忙完了灶上的事,看着天色已然亮了,宋颂拿了背篓出来,屋子周围长了些野草,他看着有些不惯,便来拔了。

拔着拔着,宋颂开始琢磨起过冬的事。

他们这冬日冷,如今又在山上,只怕是更冷,首要的事便是衣裳。

他当时上山着急,根本没拿厚衣裳,这段时日还好,可入了冬,若没有厚衣裳,他只怕是难捱过去。

再来,他没有田地,每月只能吃周荃给的米面,他一个人吃自然是没问题,只是家中有点存粮更让人感到放心。

这段时日是种白菜萝卜的时节,正好今日下山,他可以去买点种子回来种上,这样冬日多少有些吃的。

他手里有绣手帕攒的银钱,若是想吃肉了,向李尧月或是谁家买点应该也不成问题。

他站起来,环视一圈,寻摸着可以种地的地儿。

其实青竹寨都很适合种地,从槐江出来的一条小河流过这里,虽不知尽头哪,但看着是活水,里头有鱼鳝,这一片可是顶好的上等田。

若是在这里种粮食,收成定然好。

不过他一个哥儿,还是不宜多出门,会有人说闲话。

宋颂看了一圈,最后将目光投向了他住的房子上。

张老太太家也有后院,只是常年未住人荒废了,他住进来的时候就收拾打整过了,倒是可以开垦出一片来种点菜。

他自己有了菜,到李尧月家吃饭时就不会觉着不好意思了。

宋颂越想越觉着可行,他脸上露出笑容,想着等下就去跟周荃说,在他看来,周荃是青竹寨的老大,那他做点什么,肯定是要知会老大一声。

太阳已褪去朝时的霞光,颜色越来越淡,可光线却越来越强,宋颂看着天色,想着昨日周荃同他说的,便拿上背篓进屋。

快到辰正了,他把方才装野草的竹篮抖了抖,在下头垫上他自己的手帕,再将要拿下去的东西放进去。

他找了片宽大干净的叶子包住野菜饼子和葱泡菜,放在了竹篮的一角,另外一角放着他这段时日做的手帕和银钱。

他银钱不多,手帕一条三文钱,刨去还给宋雁雁的,他也就挣了七十来文,山下一个肉包子都要两文,他这儿最多也就能买二三十个包子。

他到晒坝的时候,周荃已经到了,他脚边蹲着两条狗,一只灰灰仔,另一只是乌儿。

他在李尧月家好歹住了些时日,乌儿也认识他,它比灰灰仔脾性好,见着他还一直甩尾巴。

看见周荃,宋颂脚步一顿,他以为自己算是提前来了,没想到还是让周荃等了他。

他看了周荃一眼,有些歉意。

周荃看见他,将手里的馒头三两口咽进去,然后轻轻踢了灰灰仔一脚,笑道:“这灰灰仔,早上不知在发什么癫,直叫唤,给我耳朵都吵聋了。”

灰灰仔回头朝他叫了声。

宋颂抿唇笑了一下,灰灰仔性情稳重,不会无缘无故乱叫的。

周荃站直了身子,抬步往寨子门口的方向走去,说:“那走吧。”

宋颂连忙跟上。

灰灰仔和乌儿也一前一后跑了起来,两只青色的身影奔跑在草丛间,耳朵随着奔跑的姿态一甩一甩的,看着可爱极了。

青竹寨常走的下山路是在另个村子后面,那边离镇上很近,不过这次是去看宋颂的妹妹,周荃就带他走了向昱常下山的路。

在寨子里生活了一段时日,天天满山跑,去挖野菜、摘果子,宋颂早已不是原来那个走两步路就要大口喘气的宋颂了。

起码能跟上周荃的步子了。

远离了寨子,灰灰仔和乌儿也不复方才的跳脱,一前一后走在周荃和宋颂的腿边,眼神警惕地观察四周。

“小心。”周荃拿了把砍刀,将前面挡着路的树枝给砍掉。

这条路他们不常走,杂草深密,若是不注意,可能会被藏在草里的东西给咬了。

日头渐高,不过密林深处,树木高大,树叶浓密,阳光也不大照得进来,因不熟这片林子,周荃就没说休息,想走到开阔些的地方休整。

宋颂也懂这个理儿,什么话也没说,紧紧跟在周荃身后。

又走了一阵子,周荃瞧着这边草浅了,又回头看了眼宋颂。

宋颂皮肤白,这会子走了许久山路,脸都走红了,脸上的汗更是打湿了鬓发,嘴巴都有些发白。

周荃连忙叫了休息,给宋颂找了块石头给坐下,担心宋颂受凉,他还给铺了几层草。

宋颂坐下,因太累,一时还感知不到周荃的好意。

他看着周荃从背篓里拿出竹筒,暗想自己昨日怎么没想到这个,这会子又累又渴,手边却没有解渴的东西。

他舔了下嘴唇,把脑袋撇向一边,只要不见着别人喝水,他就不渴。

“给。”

周荃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宋颂惊诧回头,只见周荃蹲在他身边,把手里的竹筒放在他眼前。

在他的示意下,宋颂抬手接过竹筒,等到周荃靠着树坐下来,他才回过神,问道:“你把水给我了,你喝什么?”

说着他站了起来,想把竹筒还给周荃。

周荃抬手阻止了他过来,从背篓里拿出另个竹筒,道:“我带了两个,你放心喝吧。”

昨日睡前才想起,宋颂第一次走山路,应该不知道要准备竹筒,装点水,于是起来连夜给做了个。

宋颂捏着竹筒,眼神感激至极:“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