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薛家这一缘故,皇室便降下隆恩,官家崇诗尚礼,征采才能,凡世宦名家之女,皆亲送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的入学伴读,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薛蟠平素因闻得都中汴京,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宝钗待选,二为参加科举,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因此薛蟠打点下行装细软,正择日起身,临行之际,同宝钗上街来买些馈送亲友各色土物人情等类。
莺儿眼见角落里有个小女孩儿,她眉间有一颗米粒大小的胭脂计,便对宝钗道:“你瞧那姑娘,好好的蹲在那儿做什么呢?”
宝钗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果真见到那姑娘,在斗蟋蟀玩,旁边并无一人。
“我太喜欢你了,我要和你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宝钗高兴地道,说着就向她走去。
薛蟠一怔,看向宝钗,看着她靠近,越过,蹲下,对那女孩儿笑,他自己反而在原地呆了许久。
英莲掏出了一个小小的锦缎荷包,先前的笑容立马淡了,反愁眉深锁起来。小荷包上用丝线绣了一朵雪白的并蒂莲,旁边还缀着圆润的小玉珠。
虽然做工精美,但一看就知道,用料很便宜,而且很旧了。
薛蟠心内着实疑惑,待要上前去问,又怕唐突了姑娘。
谁知没过多久,从巷子里来了一位浓妆艳抹的妇人,她粗暴地拽起地上的女孩儿,英莲的面上闪过一丝慌乱,几滴豆大的泪珠儿登时滑落下来。
宝钗吃了一惊,忙携住英莲的手,薛蟠已上前几步,挡在那妇人面前,冷声道:“你想做什么?”
那妇人听闻此言,面色平常,语气却隐隐带着愠怒,扬声道:“我教训我的孩子,关你什么事?”
英莲含泪悄悄向宝钗摇头,宝钗冷笑道:“你就是这样对你的孩子的?”她拉过女孩儿,方才那妇人拉扯英莲时,宝钗看到她雪白胳膊上青紫的痕迹,那分明是被打出来的。
那姑娘干干瘦瘦的,身子薄的像一层纸,薛蟠一听,面上立即带了些恼怒,又猛然回想起爹爹和舅舅所说的话,只是察言观色。
妇人冷笑几声,见眼前姑娘生的是天然妙目,正大仙容,穿的是宫样盛装,衣裙华丽,面上顿时换上了一副可掬笑容,对着宝钗道:“这位小娘子,你是哪家的?姐姐看你年纪尚小,不适合来这唱曲儿的勾栏瓦舍,奉劝你还是离了这里罢。”
莺儿大惊失色,对宝钗道:“姑娘,我们走罢!”
英莲正欲开口,听了这番,一时语塞,面上充满自卑,连话都说不出来。
“我要把她买下来,要多少银子?”薛蟠忽开口问道。
他的声音平静,不带温度,英莲充满希冀地望着他。
叶九娘低头弄着指甲,伸了个懒腰,她想着英莲的模样儿好,还是末则,为人行事,温柔安静,更比别的女孩儿不同。英莲看似柔弱,骨子里倒很倔强,差不多的主子也比不上她,因此只叫好生养着。
何况几日前已收了天价,将这丫头卖给别家,叶九娘懒怠解释,摆手道:“不卖。”
宝钗问道:“这是为何?”
薛蟠又道:“我们要带她走,多少银子都使得。”他想着逛了这半日,母亲心里必悬挂着,也不愿多停留。
叶九娘转了转眼珠,笑道:“那好,我是个做生意的人,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宝钗笑道:“一锭黄金,不知你收不收得了。”
叶九娘面上大喜,收了交子,取来卖身契,看了一眼英莲,陪笑道:“既如此,这丫头就卖与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