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长安攻略笔记 > 第22章 暗纹匕

第22章 暗纹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时间院落里寂静无声。

墙外被雪压弯的枝条上还停着一只肥雀儿,歪着脑袋,眼珠滴溜溜地瞧着院子里对峙的两人。

“好了好了,先不谈这个,西厅里还躺着个人呢。”在一旁冷眼旁观装了许久死的谢在青苦笑一声,举起手拍拍僵立在那里的裴佑,反问道:“你方才说那药是王征的,但却为何猜测崔大成才是凶手呢?”

裴佑闻言,话头在嘴边滚了一圈,笑道:“我哪里有那般大的本事,只是诈他们而已。不过看他们的反应,这案子跟他们也脱不了什么关系。”只向前略略几步进了西厅。

日光荡过低矮的门框,顺着窗户纸的破缝儿里挤进来,有些昏沉。裴佑抬眼扫了一圈,屋内空荡荡的,只有一套几案、一个书架,碎了一地的茶盏瓷片以及一个伏趴在几案上的死者,而徐让仍旧如同一根杆子,腰板直直地堵在那里,瞧见裴佑和谢在青二人进来,他也只是转了转眼珠子,无甚表情。

“不过县尉的死因应与茶水中的药粉无关。”

裴佑话音绕于房中,清清冷冷,听不出情绪,脚下一步一步挪近几案,到了孙县尉的尸体旁。

而那徐让仍堵在那里,没有一丝想要挪动位置的心思。屋内,一个明升暗降天机楼指挥使,一个相党亲信却被皇帝任命破案的大理寺少卿,一个被案件拖累不得脱身的京兆府少尹,三人相对无言,此间安静得似乎一丝活气儿没有。

裴佑只觉西厅内憋闷得仿若被外头的大雪掩住了自己鼻息,胸膛里头只有出气没得进气,黏腻地被空气糊住了嗓子,不留一点缝隙。

也懒得理他。

年轻的京兆府少尹拿起案上摆的瓷杯,自个拎起一旁的茶壶倒了一杯清茶,捏起一盏递与裴佑,眼见她道了声谢将那茶盏接过,又施施然将徐让拉到外头,避着裴佑小声劝道:

“慎微,你同她置气做什么,裴佑是帝王亲信,与你我自是不同,虽不在朝堂之上,但该掺和的事一点不少,甚至这长安城的官宦家事,她也没有伸不进去的手,她年纪轻轻就坐到指挥使的位置上,也总有自己的考量。这同你毫不相干的,案子破完咱也就散了伙了,何必弄这一时的不痛快?”

徐让闻言,只是扯了扯嘴角,硬扯出一个勉强看得出“真诚”的笑来,回道:“你我二人相交多年,甫一上任我便与你相识,我可是那多管闲事之人?”

“自然不是,你素来自扫门前雪,只在公务上下功夫,旁的一概不管。但话说回来,正是你素日如此,今日才……”谢在青沉吟道。

“王征兄长一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并非寻常人家所致,若是牵扯进什么不该牵扯的……”徐让说着,眼神穿过敞开的厅门,定在了之前他放在案上的绿毛鹦鹉。

那鹦鹉毛羽似乎不似前几日光鲜,见有人盯着它,扑棱扑棱翅膀,便头一埋不再搭理了。

徐让见此,轻抬了抬下巴,有些犹疑,挑眉问道:“这鹦鹉你识不识得?”

“不识得,我可不稀罕那些什么花儿草儿、蝈蝈鹦鹉的,只爱喝些小酒罢了,这鹦鹉我嫌躁得慌,太闹腾。”谢在青嘴角一撇,眼皮都懒得抬起,嫌弃道。

徐让闻言了然,不再多说,只拍拍谢在青的肩,笑道:“进去吧,你我在这里聊离她左不过一墙之隔,你不必担心,我不多事就是了。”

语毕,徐让踏步走了进去。

谢在青闻言,大舒一口气,心里一块沉石终于落地。

这案子虽小,但死者大小也是个官,虽说如今家属并未露面纠缠,但方方面面牵扯起来,只他一个还真不太好办。

不过话说回来,徐慎微这一个每日只知喝酒骑马,向来信奉“多事多患”,万事如风过耳当日只照当日活的“逍遥主”,竟也有想到后日之事的时候了。

谢在青心神微动,裴佑和徐让俩人明面上了不相干,但听闻半年前徐少卿不慎落马摔伤了腿,这其中与裴佑多少有些牵连。

或许,这其中自有瓜葛未曾明了。

不过谢在青转念一想,自圣人登基设立天机楼伊始,裴佑便在其中为皇室办事,浮面儿上只是一个有官职无实权,甚至不在朝中做事的天机卫,可长安大小官员或多或少都受过天机卫的恩威。这帮匪徒干的都是不能摆到日头下的勾当,乃天子手里最合心的利棋。而另一位,出身簪缨大族,老师更是三朝元老当朝尚书左仆射,受家族荫庇入仕,做到如今五监九寺少卿之位,掌大理寺大小事宜。

能影响甚至掌握朝廷任官的世家大族与夺权登基想要集权的当朝天子,似乎有着天然的对立。

两家的棋子,也无甚差别。

但看今日,徐慎微对裴佑的态度,似乎内有隐情。前些日子圣人见陇右节度使贪墨一事,大有改革之意,只怕今日之事与此相关。

这头谢在青心眼子乱转,思及此只按下心绪不发,却见前一秒“内有隐情”的二人,已在那头错了身去,并没有了半分粘连。

裴佑几步掠过徐让身畔,对其视若无睹。待到了孙县尉的尸身面前,略略弯下了腰。

拇指并着食中二指,暗暗使了些力气。

“嗤——”

将匕首拔了出来。

孙县尉的脑袋仍低垂着,视野中也只能看见结了血痂的后脑,软塌塌地瘫在那里。只是方才抽出匕首的上身,留了一个大喇喇的血洞。

谢云与徐让二人皆有些错愕。

“裴指挥使这是……”谢在青欲言又止。

按理,应由仵作前来检验,从旁更要有衙役、书吏、死者家属、邻居以及地方保甲来确保验尸的公正。

可西厅内除了他们三人,再无其他,似乎有些不合规矩……

正纠结处,只见裴佑哂笑一声,捏着手柄微微抬眼,将其朝着光照处轻晃,颇为漫不经心道:“谢少尹不必担忧,裴某做事向来如此,何时守过规矩?介时若有人问起,说我先动的手便是。”

话止于此,他二人再不好多言。

裴佑将食指抵在刀背,向内一勾,那匕首便以掌心为点转了个圈。

“呵,果然。这匕首似有异样。”

“裴副使,此话何解?”

裴佑眉头舒朗,眼含炯炯之光,轻抬下颌朝着手中的匕首点了点。

在其他二人尚存疑虑之时,她又将匕首重复转了一圈。

因屋内昏暗,先前在孙县尉肚子上的匕首并不显得特殊,看着只是普通铁匠铺随意所制的东西,可于阳光下一照,这匕首随着所拿之人的动作逐渐倾斜,顺着倾洒下来的阳光描摹,开刃的地方竟显现出一排细小的文字。

“这匕首刃前有暗纹!”谢在青指着裴佑手中的匕首叫道。

裴佑转头瞥了眼一旁的徐让,却见他无甚反应。见她瞧过来,还挑了挑眉以示疑惑。

裴佑转过身来,不再搭理他。只对着谢在青解释道:“起初我也以为只是普通之物,我也是才发现,这匕首会在一定角度经阳光照射而显出特殊纹理……”

“似是外邦文字,突厥、吐蕃、回纥?”

“是吐蕃文。”一旁侍立已久的徐让终于开口,话中的肯定之势不容置疑。

又是吐蕃。

近来,陇右节度使一案、邓通一案,皆关涉吐蕃,若是此案也有吐蕃的手笔,那足矣证明吐蕃渗透进大承的势力已不容小觑,若任其自流不加干涉,或许会招致祸患。

裴佑眼神坚定,眉头微蹙,示意他说下去。

“这确实是吐蕃文,不过是只刻了一半的吐蕃文,虽不知全貌,但至少可以得知这匕首的来历并非大承。之前大非川一战,西域都护府被迫东迁,大承与吐蕃关系本就紧张,近年两国关系虽有修好的趋势,却还未到双方愿意互贸互市的程度,不过圣人一直有想与吐蕃贸易的想法,还未实施罢了。至于这个莫名的匕首,只能说,并不可能是正当途径所得。”徐让摇摇头,嘴角轻撇,全然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

又回到了那个纨绔子弟的架势。

裴佑此时却有些迷茫,心中仿若蒙着一团雾,她总想探出手来抓,但只能摸到一团迷蒙的水汽,无甚作用。

昨夜值班的衙役虽有充分的作案时间,但若是昨夜动的手,伤口的血应该早就干涸了,今早又如何会汩汩涌出呢?甚至她姗姗来迟时,血仍在外涌。

她一直怀着这样的心态审问衙中众人,而王征破绽露得太快,又与崔大成有关系捆绑,以致她也自然被王征带着走,认为二人是在昨夜下的手,而她忽略了一个点——

“若是凶手在你二人入衙之后才动手的呢?”裴佑眸中闪烁着光芒,似有一条绳索,牵着她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她忽然福至心灵,一个可怕的想法在她心中浮现:

凶手甚至是当着谢在青与徐慎微二人的面动的手!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谢在青还未从“凶手有可能当他面动手,而他没发现”这一震撼的消息当中缓过来,嘴却先行一步问了出来:“你的意思是,在我二人进了府衙,凶手才动手?而我们不曾注意?”

“正是。”裴佑颔首,心道,你这问的与我方才问的话有何不同?谁问谁啊到底。

她无法,只得又转向紧皱眉头的徐慎微,问道:“今早是何人发现的孙县尉的异样?”

徐慎微抱臂思索一会儿,沉声答道:“无人。”

“无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