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
“是,今早我来时,还未到上衙时辰,衙役也只有零零散散的八九人,只是当时正巧撞见了与县丞一同入衙的在青,我当时并未细看,见在青来了,我便出了西厅。”
徐慎微眼眉低垂,眉头越皱越紧,补充道:“当时孙县尉身上并无异样,凶手应当还未动手。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里面传来一声瓷器碎裂的声音,我们推门一看,只看到了一地的茶盏碎片和插在孙县尉肚子上的这把匕首。”
“这么说来,倒是有趣。”裴佑听到此处,只觉心中的沉水深潭中微荡了几荡,手中不停地摩挲着玉石袖扣。
半晌,徐让见裴佑似有犹疑,又肯定道:“屋内若是藏了人,只那一眼我便能知晓。”
“若按崔大成与王征的证词来看,崔大成与王征昨夜都离开过对方视线,只是互相包庇,县丞深更半夜来此目的也是不明,此三人皆有嫌疑,我本以为是崔大成将计就计,假借上茅房的名头拐进来杀了孙县尉,可如今想来,这罪名倒是不成立了。”裴佑眸中一凛,心中思绪翻涌。
思路就此中断,裴佑心中已是情绪翻涌,若以此为依据的话,之前的论断皆要推翻。
但,活生生的一个人,就在各路官员衙役的眼皮子底下被杀了,这行凶之人行动真能如此天衣无缝?裴佑沉下心来,试图缓缓放松紧绷多时的脊背,将后腰倚靠在案沿,手中不自觉摩挲着匕首精致的短柄,暗暗思索着。
其余二人各自寻地方坐了。
徐慎微经方才一番走动,再回屋已晃晃悠悠到了几案的另一侧,他随手捞来个方凳来坐,初时站着还未有知觉,此刻一坐下,却发现他与那孙县尉竟是同一平线,徐慎微微微抬眼,却发觉他与孙县尉竟诡异地对上了视线。
与死人对视,多少有些不能适应。
他无奈将视线瞥向一边,却看见了一旁沉思着的裴佑。
裴佑似有所觉,也凝了凝神,瞧见是他,嘴角一扁便转开了头去。
见证了全过程的谢在青虽不知内情一头雾水,但心中也琢磨出些味儿来,看他二人也添上了几分看戏的心思,他浅啜一口茶汤,并不打算开口。
要知道,这官场里,最不缺的就是八卦。
只有嘴严的人,才能享受到更多的八卦。
而八卦的背后,或许就是两股人的利益纠缠。
多有意思。
一侧的徐让仔细一想,他是挺讨人厌的,分开了这么多年,还要拿出当初的架势出来管人家,也不看看人家需不需要。于裴佑而言,自己已经是个该死的前任了,可这个前任非但没死,还要天天在她眼前晃悠多嘴,搁谁谁不膈应?
徐让正视不行,刻意地环视显得多少有些缺心眼,便也将目光挪了回去。其实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他只能看见她的侧脸,低垂的眉眼拢在雪光映过的阴影里,看不出眼睛里翻涌的思绪,眼下一圈儿乌青,办案的缘故,她将头发高高地束在脑后,发梢晃晃荡荡地拂在袍子上。
他只觉得,裴佑就如同现在这样,永远一副利落地模样,也永远一副坚冰般无所在乎的神色。
徐让不再想这些,低垂了头,像是抵触,也像是屈服,视线之中只装满了案几,以及案几下孙县尉老旧且染血的官袍。
血迹斑斑点点,零星点在袍子上,如同时兴的春日织花,掺着细叶,绽放着从前不为人知的岁月故事,
老旧染血的官袍?叶子?
徐让灵光一闪,震了一下,似乎想起什么,猛然抬起头,眸光死死盯住裴佑,低声道:“裴指挥使,孙县尉身上的官袍似乎有所文章。”
裴佑闻言挑眉,示意他说下去。
徐让并未言语,只是起身绕过裴佑和谢云,到了案几对面的孙县尉近旁,将椅子往后挪了挪。
吱呀——
椅子腿擦过石砖地面,发出刺耳的声响。
一声响过,裴佑和谢在青已至近前。
眼瞧着徐让将椅子拉出,失去支撑的孙县尉随着动作左摇右晃,似要掉下椅去。
裴佑赶紧抬手将孙县尉的尸体按在那里固定。
视线下移的一瞬,她的眼角仿佛扫到了一点不同的暗纹,像血染就的,似乎还有点不同的丝线。
“你也发现了,对吧。”徐让抬头问她。
随即顺着空出来的间隙蹲了下去,寻觅片刻,手指尖捏了点什么东西才直起身。
“你们谁有帕子?”徐让想把手中的东西妥善安置,方才想从怀中拿巾帕时,却发现自己今早出来得急,并没有带帕子。
徐让无法,只好询问其余二人。
“我哪里会带那种东西?用的时候唤我小厮一声得了。”谢在青摊手无所谓道。
忘了他是士族公子出身,总角之年饭都喂嘴里不用嚼的那种,出门小厮成群,婢女结队,都不用他吱声,在园子里踩着个叶子都得一窝蜂上来看看谢在青金贵的脚有没有受伤……
谢在青只得用眼神询问裴佑。
“没有。”
不出意外的冷漠回答。
也没指望这一个从懂事起就一直舞刀弄剑,经常席地而睡、成日里东奔西跑的死士能有这么日常的东西。
从小到大,这女的哭了用手擦下去,流血了就撕一条袍角捆上。
裴佑是个流血了和泥玩儿的主,可惜徐让是个绣花草包。他还记得,刚上山那年,俩人一个七岁一个九岁,裴佑从襁褓时候就被师傅捡回去过活,年纪小但辈分大,实打实虚凭山掌门一脉大师姐。
徐让刚被师傅牵着手领上山,山上路太难走,还不许坐轿马。他好不容易累死累活走到山门,寻思换一个地方接着过他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却被告知一众仆从都不能往山上带,正耍着脾气,身旁领他上来的师傅也只是好脾气地看着他。
却看见迎面“飘”过来一个编着一头“惨不忍睹”小辫子的女童,手里提着一双弯似月、状如盘、比她脸都大的不知姓名的武器,轻声细语问道:
“你就是我的小师弟?”
当时,九岁的徐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阿娘,您常拜的观音像下头的坐莲花抱鲤鱼的童女活了!
然后,这童女就拉着刚上山气还没喘匀的他在师傅慈爱的目光中,“切磋”去了。
说是切磋,不如说是单方面挨打。
一来他刚来,根本没正式学过拳脚功夫;二来,这娃娃手里的兵器太诡异。
这一对东西瞧着扁扁圆圆的,每一个都从头上伸出来一截尖儿,锋利无比。身法不快,但却变化多端,就算眼前这个小姑娘还瞧着比他小上几岁,使出的力却绵中化劲,暗带锋芒。
徐让在家也是仗着师从家里头请的武师傅手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过一点皮毛功夫,得意地闪身而走,顺手从腰畔抽出一把刻花精美的长刀,这可是父亲母亲得知他要上山修行,特意找出来的收藏多年的名刀。此时的徐让,尚还憋着一股气力,想着自己身长手长的,难道还不能讨点零碎好处?
武器都有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
人也一样!
可回合招式之间,对方来势轻轻,但落到实处却狠辣至极,娇惯惯了的他哪里受得这般疼痛。
却也咬碎了牙不肯出声。
几回合下去,眼见着对方武器将要刺进心脏,徐让赶紧举刀拆挡,而女娃娃却又轻转了手腕,一个青龙返首,换了个方位又朝他脖颈刺去。
徐让撤手不及,回挡过程中手背不慎蹭过弯刃,瞬时划了一道浅浅的口子,鲜血流过手腕的那一刻,徐让懵了。
还未待他反应,听对面笑道:“又来了哦!”
他赶紧横刀架住,奇道:“你这是什么武器,我不曾见过,有四个剑尖就算了,外头还开了这么多刃!”
对方不答,可就在剑尖直冲他面门而去时,对方却突然停了手,收起武器,行了个辑礼。
“我叫裴佑,虚凭山钟山掌门门下弟子,今后我就是你大师姐了。”女娃娃稚嫩地说,又伸手点了点背后的一双日月状的武器,得意道:“这是子午鸳鸯钺,四尖九刃十三锋,边刃多着呢,过些日子好好给你看看。”
徐让此时腿脚还酸着,也刚挨了一顿莫名其妙的打,他掏出帕子擦着额头上因闪避“来势汹汹”的招式而累出的汗水,升腾的怒火瞬间就熄了下去。
他实在打不过。
傻子都能看出来,裴佑根本没有用成套的招式来对付他,只是随意挥舞几下手中的武器。
都能给他累成这个熊样。
而裴佑和他“切磋”恐怕也是因为他上山还未怎样,就先闹了一通少爷脾气,师傅不好教训他,这个同辈的大师姐便借着切磋的名头,让他收敛收敛山下养起来的高贵脾性。
这个切磋过后,他也明白,家里的那些惯常的财富和权势,在这里根本不管用,没有人会因为他是哪个世家大族的郎君公子而对他谄媚讨好,也没有什么特殊高贵的身份,他就是他自己了。
于是他收起了帕子,也叉手还礼。
“徐让,承蒙照顾。”
…………
回过神来,谢在青见他要用帕子,唤了侍立在门外的小厮将帕子送了进来,已然平整地铺在案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