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罗敷传之陌上三别 > 第98章 第 98 章

第98章 第 9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夜里我做梦了。

虽在梦中,亦很清楚自己正做着梦,挣扎着想要醒来,可就是醒不脱,梦,层层叠叠,醒了一层,还有一层,终于有人来了,我一看,竟然是项扶苏。

我吃了一惊,问:“你怎么来了?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他却不说话,目光复杂地走近,我不愿看他,转过头去。他将一只手贴在我的脊背上,热力透过衣衫印在我身上,我耐不住这沉默,也耐不住这热力,想回头找他说个清楚,一回头,身后的人却变成了小石头。

我说不清心情是惊是喜,亦或是失望,小石头却看出了我的犹豫,将手撤下了,说:“小英,你不喜欢,那我走了。”

“我没有不喜欢。”我拉住小石头的衣袖:“只是,我看到你,总觉得心虚。”

“心虚什么?”小石头展颜,笑着问。

我还未来得及回答,突然又被一个人抓住了肩膀,我再一回头,这一回却是师父。师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说道:“千里迢迢地带着你来泰山,为了你不惜和故人尴尬相对,你却还是惹下这么多风流债,真是个不争气的徒儿!”说着,拿出一个形似木鱼的东西,对着我的脑袋敲了几下。

咚!咚咚咚!我醒了。一时间分不清是梦是真,却觉得耳边的撞击声越来越响。我坐起来,晃了晃脑袋,想晃去幻觉,却见真的师父出现在我的房门口,一脸肃穆地说:“小英快起床,是太平钟。”

太平钟,乃是太平顶上的那口青铜大钟,上方下圆,鳞身云纹,钟声响彻云霄。当年商汤连年大旱,汤王为祈雨制了此钟。这些年来,太平钟只为两件事而敲:一是新年祈福;二是武帝封禅。这会儿既不是新年也不是封禅,突然敲响,钟声激越,定是出了大事。

我一边跟着师父向太平顶疾走,一边问:“师父,这太平钟曾经这样突然敲响过吗?”

师父点点头,神情愈发严肃,秀眉紧锁,简短地回答:“丁未年间,张陵治瘟。”

这事我知道,虽然彼时我还未出生。那还是二十四年前的事情了,那一年,天下大疫,疫情从京城起,逐渐蔓延至益州,巴郡,豫州,远至硕方。行数月,肆虐流行,可谓家家有丧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后张陵掌门人帅泰山派下山,散发“黄赤散九”,才始止疫,自此百姓尊称张掌门为“张仙人”,道教亦得以广博天下。

按师父所说,在那一年,太平顶的太平钟也曾经这样响起过。那么,这一次却是为了什么呢?

我和师父来到太平顶之时,泰山派弟子已多半聚集于此。太清宫大殿之外,守门的中年道士一见到师父,就舒了一口气,躬身道:“神尊请进殿,我师父师叔们已等候多时。”他说完,朝身旁的小道一摆头,小道疾奔而去,不多时,那震耳欲聋的钟鸣声就止住了。原来它就是为了召唤师父而敲的。

师父携我入殿,脚步虽快却沉稳。我是第一次见到这般大场面,饶是打小并非没见过世面,也忍不住一颗小心脏砰砰直跳。只见宝殿庄颜,穹顶入天,金碧辉煌,祥云笼罩,上供着三清,下摆着十数张八仙椅,正手的一张椅子空着,左手第一张椅子上坐着一个相貌平凡、神态平和的中年男子;紧挨着他坐的是一个满面倦容的瘦高个男人;右手第一张椅子上坐着小石头的师父崔文子;他下手坐着一个四十来岁年纪,白净好看的女道士。

后来我才知道,那相貌平凡的大叔就是张仙人的大弟子——“不胜剑斗”檀真子;满面倦容的大叔是张仙人的三弟子——“游手散人”木虚子;而那个好看的女道士就是东岳真人张炼师了。

我素来喜欢美女,何况是第一次见到做道士打扮的美女,忍不住往张炼师那儿多瞧了几眼。张炼师发现了,对我淡淡一笑,目光从师父的脸上转过,却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

他们见我师父进来,一齐从椅子上站起,檀真子率先拱手行礼道:“请神尊上座。”

师父端庄地落坐于正手的八仙椅上,我站到师父身后,打量着崔文子身后的道童——却不是小石头,大约以他的资历,还不够格进这大殿。

师父举手,请众人坐下。除檀真子之外的泰山诸侠都坐下了,他却依旧站着,拱手向师父汇报道:“神尊,今日请驾,只因天下又生大疫。师父尚在闭关,我等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请神尊过来定夺。”

“又生大疫?”师父微倾身体,问道:“何时?何地?如今是何种状况了?”

“这次大疫,爆发地点就在泰安城内,我已派门下去访查过,起始不过十余天光景,但疫情发展极快,比二十四年前的那一场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疫病以二十至三十五岁的青年为甚,症状为发热、头疼欲裂、面色焦黑,上有黑斑,后期咳血。每每早起还正常,中午染病,晚上便即死亡。疫情传播极为迅速,这两三日以来,已成不可控制之势,逐渐向整个泰安州内蔓延。有州民想要逃离保命,往往尚未走到州界,已经发病倒地,白骨遍路,弃婴草间,观之如人间炼狱。有尘嚣日上之传说,都说……”

檀真子止住了话,师父追问道:“都说什么?”

“说这次大疫乃是天劫,因大汉运数已尽,匈奴人用邪法开启了泰山脚下的鬼界之门,群鬼涌出,举世不容生。”

檀真子的话音落地,大殿内突然升腾起一阵凉意。我来泰山以后,常听师父讲史书,知道泰山乃是阴阳交替、万物发育之地,东岳大帝掌人魂魄,主管世人生死、贵贱,山脚下的泰安州,就是天界、人界和鬼界的三界交汇之地。泰安州州界的蒿里山,则是冥府的入口。普天之下,凡是刚死之人,都要去那里报到;有一时不愿去报到的孤魂野鬼,就在泰安州里晃晃荡荡……总是不去呢,冥王就要派小鬼来抓,是谓“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师父闻此言,静坐片刻,淡淡一笑,说:“我活得久了,人间事也见得多。所谓鬼神之说,多数是人在作祟。这一次,只怕又是有人想乘乱谋变,意指江山。只是若只是乘乱也罢,若是刻意制造疫情,当真是罪不可赦了。”

檀真子拱手道:“还是神尊见识广博,此话如醍醐灌顶。这样想来,如今要做的事情,除了治疫之外,还要抓住造谣的人,控制百姓中的舆论恐慌。”

师父点点头,说:“刻不容缓。我这便收拾些草药,带徒儿下山去。”她的目光在下席转了一圈,坦然地对崔文子说:“你也来罢。”

师父此时叫上崔文子,一点儿也不奇怪,要知他的名号是“酒仙颠医”,医术自然了得。张仙人门下四徒,檀真子的七星剑法举世无双,木虚子是当世鲁班,张炼师擅制丹养生,崔文子却是以医术著称。

崔文子随师父的召唤站起来,拱手道:“谨遵神尊指示。崔文子门下共一十五人,但凭神尊调配。”他此刻的脸上神情严肃,意志满满,半点不见平日的酒鬼模样。

师父站起来,对檀真子说:“治疫之事,由我和崔文子的门下负责;你们其他几门,兵分几路,尽快摸清州内各地的情况,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半柱香之后,大伙在碧霞祠外集合,一同下山。”

“是!”大殿之内响起一片应答声,在那宝殿之中,回音分外雄浑。群侠对师父的调令心悦诚服,不仅是因为她辈分超然,还因亲见了她在大事前的沉着果断、思路明晰。

我亦满心自豪之情。没想到师父看起来弱质芊芊,竟然亦有侠女的一面。只是不知她这些运筹帷幄,是从何处学来——是了,想是她当年跟着霸王四处征战,耳濡目染,等到这一趟瘟疫大战告终,要找个机会好好和师父聊聊当年之事,一解我这颗八卦之心……

我满脑子的小心思还没想完,就被师父打断了,师父丢下一句:“小英,走!”,转眼就身在殿外了,我只好赶紧撒蹄子追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